楔齿龙:大型盘龙目生物(长3米/神经棘极为修长)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00:470阅
楔齿龙是一种肉食性的盘龙目爬行类生物,诞生于2.95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和大部分盘龙目生物一样都和现代巨蜥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上下颌骨前端都长有匕首般的牙齿,背部脊椎处则长有极长的神经棘。
楔齿龙的体型

楔齿龙属于盘龙目生物中比较大的一种,和兽孔目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体长一般能够达到3米左右,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狮子,是当时爬行类中最大的一种生物,和背部长有巨大帆状物的异齿龙有得一拼,非常善于捕食猎物。
楔齿龙的外形特征

楔齿龙整体看起来就和现代的巨蜥差不多,它的四肢生长在身体两侧,尾巴非常修长,占到体长的一半,而口鼻部则比较钝,嘴巴长有犬牙和切割牙,异常的锋利且尖锐,是明显的肉食动物,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背后脊椎处长有修长的神经棘,一直从颅后延伸到尾巴前端。
楔齿龙的生活习性

楔齿龙之所以背部从头到尾都长有一整条粗壮的神经棘,主要是因为这样能让它背部肌肉更好的附着和活动,从而使得它更便于肌肉发力扑向猎物。楔齿龙虽然看起来非常笨拙,但是它的咬合力是很强的,上下颌都长有硕大的弯曲的锋利牙齿,并且嘴巴张开的程度非常大,所以它都是以大型的脊椎动物为食的。
楔齿龙的化石发现

楔齿龙的化石主要都是在北美洲发现的,集中分布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萨斯州,根据它化石埋藏的地层可以看出它诞生于二叠纪的初期,属于最古老的爬行类动物之一,和异齿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楔齿龙的背部没有帆状脊椎,无法调节体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专家发掘千年古墓,一老农说:不要挖我家祖坟专家说“不行”
在当今的考古工作中,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有助于保护长眠于地下的文物,也有利于当今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中国考古界也发掘了众多的古墓,比如马王堆汉墓等,这些古墓的发掘填补了人们对历史的空缺。比如在马王堆汉墓的3号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五十二病方》,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早的方剂,它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的众多空白。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5:580001资治通鉴讲的什么 资治通鉴由谁主持编写(司马光)
资治通鉴讲的是政治、民族、军事为主,对经济、文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对后人起到警示的作用。由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多卷部编年体史书,一共294卷,经历19年著作,从周威烈王23年开始写起,一共经历5代后周世宗显德6年,属于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历史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资治通鉴我要新鲜事2023-08-24 16:31:240000山东一艘古沉船 出土110件文物 价值10亿 考古家:贷款买下
我国古代商贸频繁,船只制造技艺精湛。沉船不一定都出现在海中,有些沉船也可能埋藏在陆地下面。在山东菏泽发现的这艘元代沉船被发现时已经埋藏在陆地下面了许多年,其中出土的罕见完整元代青花龙纹梅瓶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这件元代青花龙纹梅瓶非常珍贵,估价至少为一亿元,是我国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18:230000北京出现的罕见墓葬 难道说主人是韦小宝(四品官员)
北京的墓穴是清代一个四品官员。2006年5月,一座罕见的古墓在北京出土,墓主穿着清朝的龙袍,但戴着明朝的发髻。经过研究和分析,专家们怀疑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众所周知的韦小宝。清代官员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34:34000016年江西挖出一大五小六棺 一家人同时死亡 墓中陪葬品堆积如山
江西南昌,这座八百年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考古工作者不断发掘出汉晋时期的高等级古墓,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两年前,南昌象山的海昏侯墓引起轰动,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没想到短短一年后,考古队又在南昌城内的一个施工现场有了新的发现——一处墓群,共有10座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1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