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大秦帝都,千古咸阳
如果说雍城是秦人的“圣都”,那么荟萃六国建筑艺术精华,凝聚天地渭河神韵,“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并为中国历代帝都建设树立样板的咸阳城就毫无疑问是“天下第一都”。
咸阳城作为秦国和统一后秦王朝的首都,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长达143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商鞅第二次变法,开始在咸阳建造宫殿,第二年,秦孝公正式迁居咸阳新宫。从此,原来仅是西周时一个小小乡邑—程邑的咸阳,一跃成为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秦始皇统一全国前后,又对咸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每消灭一个国家,就派人将该国家的宫殿图样描绘下来,动用大批劳力在咸阳北阪照样修建,由此形成了一个仿照的六国宫殿的专门区域。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秦咸阳城地跨渭河两岸,城市布局采用了不对称的建筑群体组合形式,因地制宜,依山势地形而修建城郭。咸阳全城的范围,以今咸阳柏家嘴和塔尔坡为东西区间,北起咸阳北阪的二道原腹部,向南跨过渭河,延伸至今西安西郊的阿房宫村和北郊的阎新村一带,大致包括了今天咸阳到西安之间的渭河区域。由于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咸阳城的扩建和重建工程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否则,咸阳城的规模当更加巨大。
秦都咸阳不但规模巨大,而且规划合理,既有供皇帝和各级官吏使用的宫城,又有供市民活动的大城,有广场,有街市,有作坊,还有美化环境和丰富生活的苑、囿等。就建筑分布而言,渭河以北集中了政治性的宫殿群——咸阳宫城以及“六国宫殿”群。咸阳宫是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处理政务和宴请百官的主要场所。

渭河南岸分布着仿照天上双子星座的章台宫和兴乐宫,用于祭天的极庙(原名信宫),专供皇太后居住的甘泉宫(南宫),以及准备做新皇宫的阿房宫,等。许多各具特色的离宫别馆,风景优美的苑囿池湖,星罗棋布,散置于渭河两岸。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上林苑、兰池与兰池宫、宜春苑与宜春宫等。帝都的各大宫殿群之间都由甬道、复道、阁道相互连接,交通非常便利、安全。由于渭河横穿过整个咸阳城,为了方便南北岸的往来,当时在渭河上建有一座长三百八十步(合526.68米)、宽六丈(合13.8米)的大桥(横桥)将南北两岸连为一体。这些不但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惊人气魄,以及设计师的建筑想象力,同时也证明了整个咸阳城是按照“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天体结构来设计建造的。





2015年秦都咸阳城遗址宫殿核心区采集到一件石磬残段,东距已发掘的一号宫殿遗址约544米,超景深显微观察确认有制作及敲击痕迹。根据采集位置、同出遗物、形制特点等信息综合分析,确定其时代为战国晚期一秦,应与咸阳城北区乐府机构有关。

2016—2017年, 在“咸阳宫”西的胡家沟地点, 进行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遗址和4座古墓葬的主动发掘。此外, 在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 司家庄秦陵周边以及一些平民墓区也有发掘。
在近年的调查和勘探工作中, 发现在西部地区、北部地区遗存类型变化存在一些规律, 据此推测咸阳原海拔420米左右可能是咸阳城北至的“边线”之一。尤其重要的是在现高干渠以南、海拔420米左右存在的东西向的沟渠, 经勘探证实与汉成国渠窑店段由西向东的走向相抵牾, 这为咸阳城北界所在提供了新线索。在海拔420米以南, 自西向东依次有手工业制作、府库、官署、宫殿等不同功能的大型建筑40余处, 仅西部的聂家沟和胡家沟区就有14组建筑明确是与国家级府库和手工业制作有关。这些建筑规模宏大, 其中一组基址东距“咸阳宫”西墙26米, 平面呈长条形, 南北总长约142、东西宽约37米, 内部有三个单元, 外部东、南有夯墙和踩踏面。

从建筑的体量上可以看出, “咸阳宫”西部不仅是手工业生产场所, 还有官署管理机关。2016年发掘的府库遗址, 东西长约110、南北宽21米, 土木结构, 毁于烈火。出土了大量石编磬, 30余件残块上发现刻文, 内容为“北宫乐府”“乐府”及“右四”“八”“三”等数字编号,这些文字验证了2015年采集石磬的属性, 确定了秦置北宫并设乐府的历史事实, 同时对判断该组建筑的用途提供了证据 。这是秦都咸阳城考古中第一次可明确用途和名称的建筑遗址, 对研究咸阳城北区布局有重要的意义。

在秦代的宫殿建筑中,以阿房宫最负盛名。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感到咸阳人口众多,以前修建的宫殿太小,下令在渭河南岸修建朝宫。所谓朝宫,就是举行朝会、庆典及商议朝政大事之宫,也是帝王常居之宫。为了和秦王朝的万世帝业相称,朝宫的总体设计极尽宏伟之能事。作为朝宫前殿的阿房宫,东西长750米,南北宽116.5米,殿内举行宴飨活动时可以容纳万人就座,大殿四周是可容纳10万人的广场,广场四周竖有12米高的大旗。大殿之前排立着收缴全国兵器所铸成的12个各重24万斤、高达7.2米的巨大铜人,宫门口还设有一个防止不轨之徒的独特装置—磁石门。阿房宫工程仅进行了不到3年,便因秦始皇去世而停工,后秦二世胡亥又开工营建,但不到一年便因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而不了了之。阿房宫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三桥镇一带。遗址面积达65万平方米,其中仅一座前殿的台基遗址便高达10米。正是这巨大遗址所具有的磅礴大气和饱经岁月的苍茫、浑厚、深沉,才引发唐代长安才子杜牧的无尽感慨与联想,促使他写出中国文坛有关建筑物的第一名篇—《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虽有文学夸张,但阿房宫的雄伟壮丽、磅礴气势,显然是任何帝王宫殿都望尘莫及的。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关中后,放火焚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熄,据说阿房宫在这场劫难中被焚烧殆尽。于是,后世又有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感叹唏嘘。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遗址内未发现火烧痕迹,或许当年那场熊熊烈焰并没有波及阿房宫。





西安发现二百多金饼 遭到工人哄抢(西安金饼)
西安发现的219枚金饼是埋葬在西汉时期。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西安北郊的一个砖厂推土机推土时,无意间发现一堆黄灿灿的东西,一时间周围干活的工人全都围观了过来。随后他们在周围的区域又发现了一大堆金饼,但都相继被一抢而空。随后警察立马赶往现场,将这批金饼全部追缴回来。219枚金饼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14:150000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 无史料记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华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部落时期。炎黄子孙在这些部落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一历程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商朝的兴起和商纣王的倒台,我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随后又经历了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文化繁荣。然而,一些外国人认为我国的历史只能从商朝开始计算,认为我国的文明只有3500年,而不是5000年。1、仰韶文化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8-20 21:02:000000西安,曾经有条“考古路”
地名是凝固的历史和记忆,以西安这座周秦汉唐古代都城所在的城市而言,像蓝田、周至、户县、高陵、长安、栎阳、阿房宫等等的名字,往往都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让人一地听它们,就不由得生出与古人对话的“穿越”想象。很多时候,单单一个地名,就可以让两个完全陌生的乡党倍感亲切、顿生“乡愁”——文化的魅力总是无所不在。考古路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54:220000窃肉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约1亿6千万年前)
在恐龙世界中,不止有大型食肉恐龙,也有很多特点明显的小型恐龙,窃蛋龙算一个,窃肉龙也算一个,它体长可达3米,是一种剑龙科恐龙,浑身遍布利刺,不仅防御力强,也极具威慑力。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窃肉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32:570000古墓中的五岁新娘 解开皇族秘辛(古代冲喜)
坟墓中的五岁小姑娘是为了给失去的王子冲喜。众所周知,古代人在去世之后都会在墓穴中放很多的陪葬品,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陪葬品都成为了如今非常珍贵的文物了。古人除了在墓中放置陪葬品之外,那还有要求活人殉葬的制度,真的是让人感到心酸。工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15: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