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角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拥有平坦的方形颈盾)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36:393阅
迷乱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和颅顶非常的平坦,而鼻骨上长有硕大的骨质突起,第一批迷乱角龙化石是在北美洲境内发现的。
迷乱角龙的体型

迷乱角龙的体长只有5米,在角龙类恐龙中并不算大,虽然颅骨就占到一大半,但是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312位,几乎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大小,体型类似于巴克龙、犹他盗龙以及大眼鱼龙等。
迷乱角龙的外形特征

迷乱角龙和华丽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和大部分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长有颈盾和尖刺的,只是它们的位置、数量以及大小不同。迷乱角龙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颈盾和颅骨都呈现非常方正且平坦的状态,边缘长有非常多密集且细小的10个尖刺,其中8个都是非常小的,而且在鼻骨上长有尖刺。
迷乱角龙的生活习性

迷乱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生活于白垩纪时期,由于白垩纪的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茂盛,所以大部分都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苏铁以及针叶类为食的,再加上它鹦鹉喙状的坚硬嘴壳也能非常好的切断有韧性的植物根茎。
迷乱角龙的化石发现

迷乱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境内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个颅骨化石和部分躯干碎片,口鼻处非常宽阔,颈盾上长有尖刺,鼻骨有隆起,这些都和华丽角龙非常相似,但是它们的化石发掘地却相聚非常遥远,因此才将其列为新的种属,最终将其称为“迷乱角龙“也是因为它和华丽角龙相似性太高导致的。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刘建国:石窟三维重建中的控制测量
石窟遗址是依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寺庙建筑,单个石窟的平面一般呈长方形、马蹄形、方形等,有时中部有中心柱。石窟是佛教建筑与佛教文化发展、演变的载体,内部往往装饰有雕凿或泥塑的佛像,中心石柱雕造有佛龛与佛塔,内壁往往绘制有表现佛像或佛教故事的精美壁画等等。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09:560001神秘秘闻!济北王最后一代墓穴藏身于双乳山?
在1995年双乳山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穴,这个墓穴一共出土了大概2000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有着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最让大家惊讶的是一个玉覆面,这个所谓的玉覆面是用玉把整个脸部都给覆盖住,分为了18个部件。考古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和清理,才把这18个部件全部都给拼接而完成。几乎可以算是我国的国宝之一。汉代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8-17 17:50:340000南雄龙:中国大型恐龙(长6米/拥有两大分支物种)
南雄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镰刀龙科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到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4-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目前一共发现了两种南雄龙分支,包括步氏南雄龙和短棘南雄龙两种,分别出土于甘肃省和广东省。南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27:220001“万象中轴”IP形象首次亮相 面向公众征名
7月23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助力中轴线申遗卡通形象——“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首次亮相,同步发起该IP形象的征名活动。从即日起至7月27日,这只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将面向社会公开征名,汇集各方意见。7月31日至8月2日,将从“海选”中选出优质的10个名字,通过“北京西城”官方微博等渠道开启投票活动,最终结合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定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18:270000考古大发现:南方发现4700年前的木结构建筑;陕西发现个环壕聚落
考古界又有大发现了:南方发现了4700年前的木结构建筑;西边发现了个环壕聚落湖南常德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4700年前完整木结构建筑基址,这个还是挺厉害的,要知道中国考古学确定最早的城址,北方是郑州西山遗址,南方是湖南城头山遗址。都在5000年以上。而城头山遗址和鸡叫城遗址,都在湖南澧县,说明这个区域在4、5千年前,还是有较发达的文化的。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07: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