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角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拥有平坦的方形颈盾)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36:393阅
迷乱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和颅顶非常的平坦,而鼻骨上长有硕大的骨质突起,第一批迷乱角龙化石是在北美洲境内发现的。
迷乱角龙的体型

迷乱角龙的体长只有5米,在角龙类恐龙中并不算大,虽然颅骨就占到一大半,但是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312位,几乎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大小,体型类似于巴克龙、犹他盗龙以及大眼鱼龙等。
迷乱角龙的外形特征

迷乱角龙和华丽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和大部分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长有颈盾和尖刺的,只是它们的位置、数量以及大小不同。迷乱角龙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颈盾和颅骨都呈现非常方正且平坦的状态,边缘长有非常多密集且细小的10个尖刺,其中8个都是非常小的,而且在鼻骨上长有尖刺。
迷乱角龙的生活习性

迷乱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生活于白垩纪时期,由于白垩纪的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茂盛,所以大部分都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苏铁以及针叶类为食的,再加上它鹦鹉喙状的坚硬嘴壳也能非常好的切断有韧性的植物根茎。
迷乱角龙的化石发现

迷乱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境内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个颅骨化石和部分躯干碎片,口鼻处非常宽阔,颈盾上长有尖刺,鼻骨有隆起,这些都和华丽角龙非常相似,但是它们的化石发掘地却相聚非常遥远,因此才将其列为新的种属,最终将其称为“迷乱角龙“也是因为它和华丽角龙相似性太高导致的。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陈恒:考古学取代不了史前史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000001“这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
深海之下,千百年前的历史静静封存;空寂之蓝,失落的海底遗珍惊艳时光。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和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的沉船,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堪称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7:550001盗墓贼与考古学家的区别
盗墓贼与考古学家,一直是中国考古领域中的两股势力,前者贪图利益,肆意破坏历史遗存,而后者则是以挖掘发现为目的,探寻历史的真相。尽管法律已经禁止盗墓行为,但是在某些地方,盗墓贼仍然能够活动自如。这种情况,不仅对考古学家的工作造成阻碍,更是对历史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23:27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古代彩陶)
古代彩陶彩陶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是以红色赤铁矿(赭石)、黑色锰氧化物及白泥三种颜料,在红褐色或橙黄色的陶胎上绘画纹饰,入窑烧成的彩绘陶器。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钵内用黑色颜料绘画人面纹与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特有纹饰。图片来源:《世界陶瓷全集10中国古代》,页1,图9。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4:04:530000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Ⅲ
三、黄土高原的变迁与农林牧布局的关系现在的黄土高原和历史时期初期的早已有了显著的差异,就是历史时期中各个阶段,前后也未能完全一样。这种差异乃是长期陆续不断演变的结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