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犄龙:巨型跖行类生物(长4米/长有硕大眶上角)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6:130阅
印度犄龙是一种主龙纲下的爱珍多龙科跖行类,诞生于2亿4700万年前的早期三叠纪,虽然体长只有4米,但也是当时体型最大的植食性生物之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眼睛上方长有一对非常硕大的眶上角,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印度的中央邦。
印度犄龙的体型
印度犄龙属于一种三叠纪时期的大型植食性跖行类生物,并不是恐龙的一种,它们的身体非常的庞大且笨重,虽然4米的体长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只能排到413位,但是和三叠纪时期其他的植食性生物相比,它算是数一数二的巨型陆地生物了,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犀牛大小,类似于欧姆殿龙的体型。
印度犄龙的外形特征
印度犄龙和大部分的主龙类生物一样,都是身高比较矮小的,尾巴占到身体一半的长度,四肢长于身体两侧,脖子较长,躯干粗壮,但无法轻快的快速奔跑。印度犄龙最有特点的就是它眉骨上的犄角非常尖锐且修长,向前保持着弯曲,科学家发现犄角化石上带有磨损痕迹,所以这也意味着它们很可能是用角来完成打斗的,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强劲的力量。
印度犄龙的生活习性
印度犄龙和大部分跖行类生物一样,都只能缓慢的进行行走,但是如果遇上威胁,它们也能爆发出强劲的冲刺能力或者一个转身就将犄角捅入掠食者的肚子等。印度犄龙生长着叶状的细小牙齿,所以它基本上都是以植物为食,休闲的时候会躺在石头上晒太阳,而过于炎热时则可能会泡在水中放松,不过它们没有现代植食性动物强劲的消化能力。
印度犄龙的化石发现
印度犄龙最早的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的印度境内,这批化石当时就埋藏于印度中央邦的霍桑贾巴德县的红色泥岩之中,在挖掘的时候它头上的角就引起了不少古生物学家的注意,在仅仅只有25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挖掘出了7个个体骨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奇事三则,夫妻下葬80年后仍栩栩如生,墓飘异香
古代盗墓奇事三则本文作者倪方六我的《中国盗墓史·古代人物卷》正在出版之中,不久将和读者见面。就此来说说盗墓。盗墓本身就是很诡异的事情,而在盗墓过程总会出现奇事,在史书上,这类记载不少。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说故事三则。刘表夫妻下葬80年后仍栩栩如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1:210000孟姜女坟考古大发现,竟是秦始皇行宫遗址,浴池、卫生间一应俱全
孟姜女坟考古大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传说中的孟姜女墓,至少有5座,这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聊过(见《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很传奇,其坟的传说也特别,合葬时出了蹊跷》一文)。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山海关外的“姜女坟”。此墓见于民国《临榆县志》:“有石出海上,形肖冢,人以为姜女坟。”临榆县1954年已撤销,划归今秦皇岛市。所谓“姜女坟”其实是一组自然耸立的礁石,史称“碣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4:110000有种病染上就不能结婚,结婚要离婚,亲人避之不见,古今隔离老死
疠风,列为“五不娶”之一本文作者倪方六进入秋天,便到了传染病又一高发时期。我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古人最害怕的传染病之一肺结核(见《有一种很古的恶性传染病现代都得防着,死后去吊丧都可能被传染上》一文)。传染病确实是可怕的,即使在已有相当有效药物的现代,都是不可大意的。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近期又在各地流行,年年爆发,防不胜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7:480000侵华日军挖出啥惊世灵物,偷运回国后当祖宗供着?遗憾至今没追回
原题:日本人被迫交还部分唐僧灵骨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再聊日本在中国盗骨的事情。日军挖出唐僧玄奘灵骨后,这可不是小事,非同一般,惊世灵物啊。这一消息虽然严密封锁,但最后还是泄露出来了。有良心的中国媒体记者不顾危险,有意将此事在报纸上抖了出来。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23日,上海《申报》报道:“日本高森部队于中华门外建筑稻垣社时,发现报恩寺旧址埋有玄奘法师遗骨及佛像、铜匣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2:080000海外国宝:弗洛伦丝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墨留丹青
#2022生机大会#弗洛伦丝·惠洛克·艾斯科夫(FlorenceWheelockAyscough,公元1878~1942年)的经历、学识与收藏在众多博物馆捐赠者中最为特别。弗洛伦丝生于上海,其父为加拿大商人,经营航运贸易。在波士顿受教育后,她于1897年重返上海,学习中文、文学与历史,并写下一篇颇具先锋意义的汉代墓葬文章。在上海,她还邂逅了英国商人弗朗西斯·艾斯科夫并与其成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6: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