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龙:蒙古卵形恐龙(下颚骨厚实/以硬壳动物为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5:360阅
虎尾龙是一种准卵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外形酷似鸟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下颚骨明显比其他同类恐龙生长的更加厚实,所以科学家怀疑它很可能是以贝类等硬壳软体动物为食,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蒙古境内。
虎尾龙的外形特征

虎尾龙的嘴巴没有牙齿,呈现鹦鹉喙状,外形和现代鸟类相似,眼睛尤其硕大,呈现正圆形,后肢修长肌肉发达,前肢则较为短小,但是长有三根尖锐的指爪,尾巴则极为挺直。虎尾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下颌骨非常的厚实,很可能是为了压碎食物而进化出的特征,从而科学家也就研究出了它的食性。
虎尾龙的生活习性

虎尾龙由于下颚骨比其他卵形身体的恐龙都要长的厚实,所以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拥有着非常不同的食性,需要大力的进行咀嚼或者切割才进化出了这一特征,所以推测它很可能除了种子之外,还会啃食一些带有硬壳的软体动物,比如贝壳、螺丝等,和鸟骨龙一样都是杂食性恐龙。

而且之所以会想到水生动物,也是因为虎尾龙化石出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另一种巨齿类恐龙,而这一物种大多是生活于湖泊或者河流的附近,这也就验证了它很大概率是生活于潮湿环境之中的,这也使得它的食性将会变得非常广泛,从而才延伸出了它是以贝类等水生动物为食的猜测。
虎尾龙的化石发现

虎尾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这批化石当时埋藏于内梅格特地层之中,主要位于戈壁沙漠之中,化石的完整度并不是很高,但也发现了它的下颌骨化石非常厚实,同时根据它的股骨化石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并不大,这具个体可能是未成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小头龙:南美小型恐龙(长4米/带有特殊碟状骨)
小头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棱齿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4米,和橡树龙的整体外形非常相似,脖子极为修长,占到身体比例的大半,但脑袋异常小,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地区发现的。小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44:520000长江中游原生国家文明成长的动力机制初探
[摘要]因生产的内在需要而致社会分工和协作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推动社会复杂化并最终导致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所在。在旧大陆各原生国家文明成长的过程中,谷物成为主食及集约化生产而内生的水利合作需求,提供了推动社会协作网络超出聚落的初始诱因。环境限制只是加速国家化的催化剂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34:26000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及其研究
这里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第二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第三是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一、“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九五”规划期间的一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文科项目过去没有任何项目列入这样一个计划,这也表明“夏商周断代工程”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文科计划,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计划。0001三角龙头骨有多硬,角能轻易刺穿霸王龙(头骨占身体1/3)
关于恐龙,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霸王龙了。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三角龙,这是一种由三只角和巨大褶边的恐龙,看起来就皮糙肉厚。接下来,通过三角龙头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头恐龙。一、三角龙头骨有多硬,刺穿霸王龙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56:5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