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 |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山东涉水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
作者:山东水下考古中心
定远舰铁甲起吊
山东省水域环境多样,水下文化遗产丰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略大于陆地面积。内陆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49条,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湖泊湿地众多,仅南四湖、东平湖水域面积就达1800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山东9市25县(市、区),山东境内全长628公里;京杭大运河贯穿山东5市18县(市、区),全长近643公里,占京杭大运河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丰富多样的水域,海岸线与河流的变迁,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涉水文化遗产,对研究阐释人类起源、海岱历史文化区的形成、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产生、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形成发展、文化交流、融合与传播、丝绸之路等诸多重大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顺应考古学科和文化发展需求
开创水下考古研究之路
成立机构 开创先河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机构精简、人员压缩的背景下,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省级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所属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设置综合部、水下考古研究室、技术装备部和工程规划研究室四个部室;编制17名,现有在岗职工25人,其中在编人员12人,聘用考古技师、文物修复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0人。2016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团体资质,成为山东第5家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同年还取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是山东省第2家同时具备考古发掘资质和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
定远舰水下考古
成立以来,中心落实全国水下考古一盘棋的战略部署,积极参加全国水下考古项目,参与了“经远舰”水下考古、海南省水下调查、宁波水下考古等项目。积极参加水下考古人才培训,5人获得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从业资格。开展“水下考古讲坛”,结合项目实施,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考古能力和研究水平。组建水下考古物探队伍,在国家文物局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采购了多波束测深仪、旁侧声呐仪、水下机器人、海洋磁力仪等水下物探设备,组建了全国第一支独立的物探队伍,完成了山东东平湖、庙岛群岛、日照桃花岛等水域物探扫测工作。山东涉水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整体走在了全国前列。
绘制蓝图 引领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决策部署,围绕山东海疆、黄河和运河三条线性文化遗产带保护研究工作,以涉水文化遗产调查工程、重点文化遗产带考古研究工程、科研提升工程和考古成果及其转化工程四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构建三线两区的总体格局,形成山东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体系。
一是构建主责突出的工作体系。积极做好涉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出土出水文物保护,建设相关文物保护实验室和文物库房;做好研究阐发和宣传工作;承担配合基本经济建设工程相关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二是构建特色鲜明的科研体系。积极探索水下考古学科建设,以课题统领科研,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安全观教育、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策划开展相关课题项目。出版“山东水下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举办“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坛”;牵头成立“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搭建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交流平台。
三是构建创新务实的能力体系。强化考古技能培训,落实“水下考古讲坛”长效机制,依托项目实施举办各类考古技能培训班。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及社会团体、企业的合作,联合开展考古技能人才培养。加大现代科技的运用,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考古工作的新途径,加强规范管理和引导。
四是构建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以过硬党支部建设和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单位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一岗双责各项制度。严格项目全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实施流程,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加强工作站平台建设,做好工作站的运转和提升,建成布局合理、统筹全域的工作站体系。配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做好北海基地建设,共同开展相关考古研究工作。严格合作单位的管理,出台合作单位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核,规范管理,确保合作质量。
聚焦主责主业发展需求
提升考古工作水平
厚植根基 探索中成长
“十三五”期间,我们以强基础、练队伍为主,探索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完成东平湖及其淹没区水下考古调查、庙岛群岛南五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威海湾1号甲午沉舰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山东省古港口遗址调查(渤海沿岸海港调查)等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梁山吴庄沉船水下考古调查、威海近现代沉船水下考古陆地调查、荣成海港调查等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庙岛群岛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威海湾清甲午沉舰水下考古调查、威海湾1号清甲午沉舰第一期水下考古等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级经费课题项目。完成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港水下考古调查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斋堂岛水下考古调查两项配合基本建设水下考古项目。
同时积极做好主动性田野考古项目。完成昌邑市廒里沉船考古发掘、东营市垦利区海北遗址考古发掘、利津铁门关遗址考古发掘等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山东海丝申遗点调查研究、东营垦利区刘家盐业遗址勘探、梁山县前码头遗址考古勘探、德州苏禄王墓考古勘探等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
转型提升 成长中壮大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提水平、高质量为主,助力考古学科发展。主动性项目做好做优,今年以来已经完成4项涉水文化遗产考古调查项目,其中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历时55天,调查遗址506处,新发现156处;山东古港口调查历时47天,调查自然村及遗址合计75处,新发现码头38处;昌邑市潍河流域考古调查历时50天,调查遗址120处,新发现7处;青岛西海岸新区水下文物资源陆地调查历时58天,调查新发现明清海防遗址40处,新发现沿海陆地遗址8处。配合地方开展巨野昌邑故国诸侯王墓区域系统调查与勘探,淄川区西坡地窑址、巩家坞窑址、泰山区汉明堂遗址、肥城市精礼寺遗址、荣成市宁津所遗址、阳信县豆腐店遗址等7项主动性考古勘探项目。
庙岛群岛海域水下文物资源普查项目启动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提升服务水平
注重研究阐发 增强文化自信支撑
“十三五”期间,出版《海岱遗珍》《海岱丝语——“一带一路”与山东研讨会论文集》,发表研究论文26篇。编制《铁门关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规划建设调研报告》获得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组织举办“一带一路”与山东、考古学视野下港口与码头、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等学术研讨会。完成《2018年滨州市滨城区马坊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等4项发掘报告初稿。
考古学视野下港口码头学术研讨会
目前正在编写《2019~2020年利津县铁门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报告》。今年以来已完成《泰山封禅文化研究——寻找泰山封禅之路》《考古视野下港口码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考古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编辑工作,签订出版合同,年底出版。成功申报《济南章丘区合庄南唐代墓地资料整理与研究》《泰山封禅文化考古学研究》两项2021山东省艺术科学课题。联合淄博师专举办首届淄博窑古陶瓷研究会,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威海举办近现代沉舰研究、保护与利用研讨会。
注重成果转化 助力核心价值观建设
策划实施“考古进课堂”活动,制定年度进课堂计划。利用考古工地,制作各类宣传展板,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在泰安西城村遗址发掘、小清河考古发掘、垦利海北遗址发掘等项目中积极与地方政府或文旅部门联合开展公众考古活动,扩大社会教育面。扩大社会宣传,依托考古成果,联合相关媒体,策划宣传考古工作与成果,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了《发掘记5——永不沉没(水下考古“定远舰”)》,参与录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共同组织的“启航新征程文旅话开局”主题融媒体访谈节目,扩大了影响。创建中心微信公众号,做好涉水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普及,依托多种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宣传考古知识。
担当基本建设考古 服务经济建设
定远舰铁甲出水
“十三五”期间,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42项,其中调查勘探项目33项,考古发掘项目9项,调查勘探面积230万余平方米,发掘面积7795平方米。今年以来承担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勘探项目43项,其中已完成勘探面积近350万平方米。承担广饶县实验一小傅家路校区、岚山区凤凰山社区二期、小清河复航章丘合庄墓地3项抢救性发掘项目。完成潍青公路及连接线工程坊子区后曹村北遗址和安丘市西金堆村遗址配合性发掘项目2项。正在实施潍青公路及连接线工程安丘市鹿村北墓地(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和肥城市高温水供热二期工程肥城市晒书城遗址(发掘面积2850平方米)、肥城市旅店遗址(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肥城市道口遗址(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4项配合性考古发掘项目,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践行新时代发展需求
守正创新作贡献
围绕主责主业创新工作
制定山东省水下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计划,启动山东省水下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实施山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划定工程,完成刘公岛及相关海域第一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划定及申报工作。谋划课题引领,积极开展济水、古泗水和黄河故道相关调查研究。加强对山东区域早期运河文化遗存(文献记载春秋晚期吴王夫差开凿沟通泗水、济水的“菏水”,战国时期齐国开凿沟通济水与淄水的“淄济”运河)的调查研究,开展山东地域特色运河考古研究(元代打通渤海莱州湾和黄海胶州湾的“胶莱运河”),深化沿海盐业遗存保护研究阐发,持续开展海洋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弘扬,加大沉舰沉船水下考古研究力度,积极开展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研究,致力于东北亚文明比较互鉴研究等。
搭建平台助力发展
加强工作站建设,完善威海、日照、泰安和昌邑工作站建设与运转。同时根据涉水文化遗产分布情况,结合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与地方文博单位合作筹建青岛市黄岛区、东营市垦利区等工作站。牵头成立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拟于10月份举办涉水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和学会成立大会,加强与省内外同行联系,提升水下考古学科与学术发展水平。
规范管理提升效益
提升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承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建设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的制定工作。11月份将承担全省考古勘探工作培训班,提升文博单位考古勘探技能。制定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基本建设考古管理办法,严格考古现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探索考古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以转型提升为导向,突出技能和理论相结合,定期开展“水下考古讲坛”,同时依托考古项目,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淄博师专等职业院校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泰山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推动考古勘探、发掘、文物考古绘图、文物修复等相关专业设置,在课程内容指导、授课,图书实物等方面探索支持,在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方面,献计献策献力联合培养理论水平高、技术操作娴熟的一线考古技能人才。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考古工作,鼓励组建相对稳定的考古技工队伍,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提升考古水平和能力。依托工作站建设和考古项目实施,邀请地方文博部门参与,连续两年在泰安举办田野考古技能培训班,“以干代训”培养一线技术人员,带动引领地方文博机构发展。
田野考古工作方案专家论证会
实施重点项目引领
带动发展需求
山东威海湾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引起广泛关注
定远舰遗址位于威海市刘公岛南部海域,北距刘公岛海岸约500米,东南距日岛约750米。遗址掩埋深度约2~4.5米,略呈东北—西南走向,遗迹分布范围东西最长110米,南北最宽约32米,分布面积约2800平方米。
自2017年10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前身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威海湾进行物探扫测开始,历经4年时间,两次抽沙发掘,共提取出水大型铁甲、通风管、板材等舰体构件及子弹壳、炮弹引信、拉火、瓷碗等各类文物1790件/组。其中打捞出水的定远舰铁甲宽2600、高2832、厚305毫米,重18.7吨,为英国制造的钢面铁甲(康邦甲),代表了当时世界复合装甲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定远舰作为一等铁甲舰的标志物,也是目前国内外现存唯一一件定远舰康邦甲。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时,强调“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定远舰遗址发掘出水了大量文物,充实了甲午战争研究实物资料,将极大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的展陈和教学内容,将推进文旅融合,以更震撼人心的方式激励广大社会民众回望历史,铭记教训,发愤图强。
下一步,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将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及地方文博机构,继续开展威海湾内其他北洋海军沉舰的水下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
调研定远舰遗址发掘
山东东营垦利海北遗址考古研究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海北遗址位于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村北,遗址南、东、西各有公路穿过,东北距县城9公里,西北距镇政府3公里,为第五批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至2020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垦利区博物馆、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两年对海北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确定遗址范围东西581米,南北528米,遗址面积约17.7万平方米,核心区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2~3米,距地表1~4.2米。发掘面积1076平方米,发现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的影青瓷、临汝窑的青瓷、山东淄博窑的瓷器及大量的生活用器。同时发现有南北向堤坝路1条,东西向堤坝路1条。房屋2座,附属砖铺面4处,大型垫土面,灶14座、灰坑102个,土墙零星分布。
项目的实施深化了我们对宋金时期的古港口与码头遗址的认识,为宋金时期东北亚地区的文明交往和山东的海洋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对研究山东省渤海南岸地区出水瓷器和出水瓷器的传播路线与分布、海上丝绸之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几年的发展,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已成为一支水陆两栖作战的重要考古力量。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才是核心,成果是关键,保护是职责,服务大局是目标的理念,聚焦主责主业,以贡献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己任,推动考古学科发展;积极融入大局,围绕“一带一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大部署,发挥水下考古的独特作用,贡献更多水下考古力量。
(作者: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考古队员夜住墓室看文物,睡在棺边,深夜里感觉有人从棺内爬出来
明益端王朱祐槟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从哪来的?不少网友参观博物馆时可能有这样疑问。作为国有正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藏品来源,主要靠搜集、自采和发掘这三大渠道积累藏品。具体操作时有不同的选择,如搜集有社会征集、市场收购、公民赠献、国家调拨、馆际交换、分配接收等。自采主要是自然采集,很多民营博物馆藏品中,除了购买,接受社会捐赠外,这样来源的藏品很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9:300001南昌发现一个古墓群 挖掘现场已经被曝光(南昌古墓)
二零二一年南昌发现墓葬群找到了五十多件文物。江西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墓葬非重点区域,其实一直以来江西的考古工作进展的都比较慢一些,而在2021年的11月份,有记者从江西南昌的博物馆就得知了。他们在2021年的9月份进行一个商场的搭建工作的时候发现的一共清理出来了八座墓葬,另外还有着50多件文物,根据当地的考古人员介绍说,这应该能够确定出来,是在明朝中期当地的一个大家族的墓穴。明朝家族墓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21:520000河南盗墓高手远赴青海,挑战“九层妖塔”成功,货出手当天被举报
青海热水墓地盗墓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青海省热水古墓群,是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都兰县热水乡野外调查时偶然发现的,目前已探出200多座古墓葬,属于唐朝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因为盗墓小说《鬼吹灯》中的“九层妖塔”原型,就是其中的一座墓,离“血渭一号”大墓不远,热水墓地也因此名气大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9:450001天镇龙:山东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9000万年前)
在关于恐龙的10个世界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最特殊的恐龙,它们要么最大,要么最小,还有的跑的快,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恐龙天镇龙,它很普通,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天镇龙基本资料体型:天镇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4米,与肢龙、史托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13位,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12:160000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叭角龙是一种原角龙科恐龙,生存于8500万-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仅仅只有2米而已,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第一批喇嘛角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出土的,当然在北美洲也发现了相关化石。喇嘛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1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