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姚明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昨天央视新闻的微博发了一个新闻,也引发一个话题#姚明小时候想当考古学家#,这一下让我们广大看姚明打球的球迷且学考古的学生为之一振。在视频中,姚明告诉主持人,小的时候由于父母都是打篮球的,所以刚开始本能地比较排斥,并不想子承父业。他当时喜欢看历史、地理类的书籍,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但是16岁的时候,在一次训练中,他发现球鞋摩擦地板、撞击篮筐的声音,奋力跑步的风声就觉得非常好听,由此唤醒了体内天生的打篮球细胞,所以才对打篮球产生兴趣。然而,我想说的是:幸亏姚明没有成为考古学家,否则对中国考古学界而言仅仅是少了一个年近不惑为五斗米而折腰奋笔疾书的学者,但制与中国篮球界却少了一位划时代的球员和伟大的引领现在篮球改革的旗手。
假如姚明干考古,会怎么样呢?对我们考古学目前的研究而言,主要分为以时代做划分做田野考古的,这个是目前全国干考古的绝大多数;还有在过去二十年急剧增加的人群,他们一般是做科技考古的,比如动物、植物、人骨、碳十四的等等;还有一类属于极少数做理论的,我们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发展尤为匮乏,人称沙发考古学家。
当我们把姚明小时候想当考古学家的消息发到朋友圈的时候,首先就有朋友说,姚明肯定干不了旧石器,因为旧石器发掘出来的多是十分细小的小石粒,他们可能认为姚明的手太大,所以那些精细小活儿姚明可能干不了,有张飞绣花的意思,由此推断类似纺织考古、文物修复的那些活儿姚明几乎是没法干的。所以,以传统田野考古学而言,更倾向于姚明干我们夏商周甚至到汉唐时期的考古。我们后段的考古虽然在某些具体遗迹需要精细化清理,但是作为专业的考古学家,由于后段的考古往往大面积发掘,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协调与各级地方领导的关系,协调工地上专业人员、技师和民工的工作,联合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研究。而姚明的领导力、幽默感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情商,绝对比绝大多数的干考古的厉害得多。而我们传统考古对器物和遗迹的认识,其实并不要求天赋有多高,只要不是色盲就好,更多的是要求多年脚踏实地的积累和学习,而以姚明的勤奋劲儿绝对没问题。
至于科技考古,目前是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已经出现的情况开始要求所有干传统考古的多少都要学会一些科技考古的手段。以姚明1980年出生,那么上大学应该在1997年左右,那么他们这一代目前应该是中国考古学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当年接受的学习多还是以传统考古为主,但是后期读硕博和工作之后也多多少少会接触很多。但是唯一比较疑虑的依然是,科技考古很多还是做那些非常细小的东西。而且做科技考古也不是姚明当年作为小朋友想的可以亲历考古新发现那种。
至于,搞理论的在中国考古学界本身就少,大多都是出国接受美国那一套之后,开始认为国内的考古学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较国外落后,就开始做理论。我总感觉这类老师有点类似于哲学家,他们在国内也属于少数派。但是,目前随着这么多年发掘的资料增多,如何发掘,如何才能将发掘的材料解释好,就成为大家思考的问题,确实需要大家的反思,并提出新的解释理论。但是国外那一套到国内似乎总有些水土不服。而年龄与姚明相仿的广大考古学工作者,无论是否出国学习,都开始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中国考古学未来有望在他们这一代有所改变,可惜中国考古学没有姚明式的人物。
试想如果姚明当年真的成为一名考古学家,而且以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应该也可以进入考古国家队——社科院考古所吧。那么他现在估计也就刚刚评上副高没几年,常年在外带队搞发掘,说不定手气比较好已经有一两项发掘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他依然需要每年至少往核心期刊发一篇文章,而且手头还有一大堆资料等待他整理,但是旧的资料还没有整理,新的发掘项目便等着他带队赶紧发掘。可能如此踏实地工作下去,可能若干年之后姚明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如果成为这个行业的绝对大牛和领军人物那实在是未可知。
然而,幸亏姚明后来从事篮球事业。在篮球领域姚明是有绝对的先天天赋和家庭条件的,这些我们已经不必多说。也正因为这些天赋以及他后天的努力,所以他打球的时候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中锋之一,我国最好的篮球运动员。退役之后,凭借巨大的影响力和对篮球事业的热心以及他在这个领域的智慧,使得他成为中国篮球的当家人。如果他从事考古事业,那绝对没有他在篮球方面的优势。所以说,人呀还是要做自己擅长的领域的工作,这样才能把能量最大化释放。
那么相应的是,我们考古这个行业是不是也急需像姚明这样有能力,有影响力,并对这个行业造成深远影响的人物呢?昨天是张光直先生去世20周年的日子,圈内又出来不少怀旧的文章。张先生在七八十年代率先为中国考古界刮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这些后辈是无缘见先生,但是从他的文章,他的书以及众多学者写的关于他的文章,我们知道他是一个相当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中国考古学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由表及里 格物致知——第二届旧石器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结业
2022年8月8日,第二届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题培训研修班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成功举办开班仪式,本届研修班是针对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现状而开展,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国内外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进展,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时光飞逝,课程与实践已然走到尾声,八位学员在此期间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于11月6日顺利结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4:320000古墓挖到一半发现竟是自家祖宗!队长:继续挖,全部交给国家
普通人对于考古这件事一般是排斥的,觉得始终是挖别人家坟的事,有些折损阴德或者说是不太吉利。然而,我们要明白考古与盗墓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盗墓贼的行为我们是谴责的,他们只是为了钱,而考古队一般是受上级机关指派对无意间发现的古墓进行一定的带有保护措施的挖掘,以免它们受到破环。考古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重大意义,毕竟中华五千年历史还是需要后人来佐证的!我要新鲜事2023-04-21 19:57:470000科学家在破冰船漂流389天后宣布噩耗:北极正在死去,怎么了?
你知道吗?我们印象中万里寒冰覆盖的北极,此时正面临灭绝之旅。浮冰数量持续减少、微小咸水气泡中的微生物信息越发微弱、仅剩的植物正在灭绝,这一切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北极正在死去!科学家曾组成探险团队驾驶破冰船在北极圈内漂流389天,他们看到冰山融化、冰柱崩塌,北极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冰封的国度。你以为这对人类来说是好消息吗?不,恐怕一场新的灾难会因北极崩塌而迎面袭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1:140000讲座:孙庆伟: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
本文为北大《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的讲座纪要。摘录于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图1:孙庆伟教授在讲座中01中国之争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华文明早期探源的问题不仅成为一个考古界的学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最早的、最核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最早的中国”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孙庆伟教授从学界最关注的两处遗址——陶寺与二里头——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8:290000陈淳:考古学发展的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考古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有200年时间了,而作为一门西学东渐的外来科学,它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100年。科学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历程,被考古学史家大致分为进化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几个阶段,体现了研究目的、分析方法和科学思维的重大转变。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0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