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姚明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昨天央视新闻的微博发了一个新闻,也引发一个话题#姚明小时候想当考古学家#,这一下让我们广大看姚明打球的球迷且学考古的学生为之一振。在视频中,姚明告诉主持人,小的时候由于父母都是打篮球的,所以刚开始本能地比较排斥,并不想子承父业。他当时喜欢看历史、地理类的书籍,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但是16岁的时候,在一次训练中,他发现球鞋摩擦地板、撞击篮筐的声音,奋力跑步的风声就觉得非常好听,由此唤醒了体内天生的打篮球细胞,所以才对打篮球产生兴趣。然而,我想说的是:幸亏姚明没有成为考古学家,否则对中国考古学界而言仅仅是少了一个年近不惑为五斗米而折腰奋笔疾书的学者,但制与中国篮球界却少了一位划时代的球员和伟大的引领现在篮球改革的旗手。

假如姚明干考古,会怎么样呢?对我们考古学目前的研究而言,主要分为以时代做划分做田野考古的,这个是目前全国干考古的绝大多数;还有在过去二十年急剧增加的人群,他们一般是做科技考古的,比如动物、植物、人骨、碳十四的等等;还有一类属于极少数做理论的,我们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发展尤为匮乏,人称沙发考古学家。

当我们把姚明小时候想当考古学家的消息发到朋友圈的时候,首先就有朋友说,姚明肯定干不了旧石器,因为旧石器发掘出来的多是十分细小的小石粒,他们可能认为姚明的手太大,所以那些精细小活儿姚明可能干不了,有张飞绣花的意思,由此推断类似纺织考古、文物修复的那些活儿姚明几乎是没法干的。所以,以传统田野考古学而言,更倾向于姚明干我们夏商周甚至到汉唐时期的考古。我们后段的考古虽然在某些具体遗迹需要精细化清理,但是作为专业的考古学家,由于后段的考古往往大面积发掘,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协调与各级地方领导的关系,协调工地上专业人员、技师和民工的工作,联合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研究。而姚明的领导力、幽默感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情商,绝对比绝大多数的干考古的厉害得多。而我们传统考古对器物和遗迹的认识,其实并不要求天赋有多高,只要不是色盲就好,更多的是要求多年脚踏实地的积累和学习,而以姚明的勤奋劲儿绝对没问题。

至于科技考古,目前是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已经出现的情况开始要求所有干传统考古的多少都要学会一些科技考古的手段。以姚明1980年出生,那么上大学应该在1997年左右,那么他们这一代目前应该是中国考古学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当年接受的学习多还是以传统考古为主,但是后期读硕博和工作之后也多多少少会接触很多。但是唯一比较疑虑的依然是,科技考古很多还是做那些非常细小的东西。而且做科技考古也不是姚明当年作为小朋友想的可以亲历考古新发现那种。

至于,搞理论的在中国考古学界本身就少,大多都是出国接受美国那一套之后,开始认为国内的考古学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较国外落后,就开始做理论。我总感觉这类老师有点类似于哲学家,他们在国内也属于少数派。但是,目前随着这么多年发掘的资料增多,如何发掘,如何才能将发掘的材料解释好,就成为大家思考的问题,确实需要大家的反思,并提出新的解释理论。但是国外那一套到国内似乎总有些水土不服。而年龄与姚明相仿的广大考古学工作者,无论是否出国学习,都开始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中国考古学未来有望在他们这一代有所改变,可惜中国考古学没有姚明式的人物。
试想如果姚明当年真的成为一名考古学家,而且以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应该也可以进入考古国家队——社科院考古所吧。那么他现在估计也就刚刚评上副高没几年,常年在外带队搞发掘,说不定手气比较好已经有一两项发掘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他依然需要每年至少往核心期刊发一篇文章,而且手头还有一大堆资料等待他整理,但是旧的资料还没有整理,新的发掘项目便等着他带队赶紧发掘。可能如此踏实地工作下去,可能若干年之后姚明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如果成为这个行业的绝对大牛和领军人物那实在是未可知。
然而,幸亏姚明后来从事篮球事业。在篮球领域姚明是有绝对的先天天赋和家庭条件的,这些我们已经不必多说。也正因为这些天赋以及他后天的努力,所以他打球的时候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中锋之一,我国最好的篮球运动员。退役之后,凭借巨大的影响力和对篮球事业的热心以及他在这个领域的智慧,使得他成为中国篮球的当家人。如果他从事考古事业,那绝对没有他在篮球方面的优势。所以说,人呀还是要做自己擅长的领域的工作,这样才能把能量最大化释放。
那么相应的是,我们考古这个行业是不是也急需像姚明这样有能力,有影响力,并对这个行业造成深远影响的人物呢?昨天是张光直先生去世20周年的日子,圈内又出来不少怀旧的文章。张先生在七八十年代率先为中国考古界刮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这些后辈是无缘见先生,但是从他的文章,他的书以及众多学者写的关于他的文章,我们知道他是一个相当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中国考古学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安徽挖掘出来三国时期大墓 墓主人和孙权有关(三国墓穴)
安徽挖掘出来的墓穴可能是孙权的儿子。2003年有一个安徽本地的考古队。在进行探查的时候就挖掘到了一个坟墓。当时的考古队也是非常的兴奋,因为根据花纹来看。很显然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墓穴,另外这个墓穴里面的装修十分豪华,根本不是一般的达官贵族能够使用的,所以领头有考古专家马上就认定这应该是吴国的一个皇室成员。墓穴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50:160002?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
1972年李家山首次考古发掘至今,已历50年。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开幕。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6:490001炒作并非现代创意,吕不韦使用一种手段,成功推广了《吕氏春秋》
古代的炒作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炒作,已成如今网络时代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用专业术语来讲,这叫营销策划。在中国古代,想出名同样要炒作,要学会“包装”。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就是因为炒作图书时炒出来的,这起炒作策划的幕后人叫吕不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2:230001秦始皇陵外围发现的竹简 揭露秦始皇为人(秦竹简)
秦朝留下来的竹简说明秦始皇不是个暴君。2015年,在湖北里耶古镇的一口枯井中发现了秦代竹简。这些秦朝的竹简可是连司马迁都没有见到过,专家们第一次看到秦简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枯井中发现的秦代竹简36000多枚,20多万,他们清晰记载了秦国当时的法律、赋税、徭役等等方方面面关于秦国的法律法规。秦竹简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56:330000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56: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