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齿兽:二叠纪最大掠食者(长4米/首个长犬齿哺乳类)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6:140阅
丽齿兽是一种兽孔目下的哺乳类爬行动物,诞生于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超过2.5米,其中颅骨就占到45厘米长,拥有着现代猎豹般的速度,每小时可以奔跑100公里,算是在恐龙诞生之前最强壮的一种顶级掠食者。
丽齿兽的体型

丽齿兽最多可以长到4米,体重可达200-300公斤,虽然这样的体型甚至还不如中型恐龙,甚至只有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大小,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所以在二叠纪时期也算是极为庞大的,而这样的大体型不仅没有使它变得笨重,反而帮助它增加了不少的威慑力,奔跑能力也成为了当时史前生物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丽齿兽的外形特征

丽齿兽拥有着非常硕大的颅骨,最大的成年丽齿兽脑袋可以长到45厘米长,几乎占到身体的五分之一,它和异齿龙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它演化出了犬齿,也就是和后期哺乳类一样的特征,并且四肢也从之前长在身体两侧,开始变长变粗,再加上它的尾巴挺直且修长,所以能够给它提供更好的支撑力,让整个身体提起了高度,再加上尖锐的指爪和牙齿也使得它能够成为最强大的掠食者。
丽齿兽的生活习性

丽齿兽作为二叠纪时期最强劲的掠食者,它的主要食物都是以中型生物为主,比如二齿兽、水龙兽,甚至是龟类的祖先-杯龙等,当然除了它极为强壮的身材,还有锋利的牙齿之外,它最多可超过每小时100公里的奔跑速度也给它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丽齿兽大多是生活在沙漠或者针叶林之间,它也是首个长犬齿的脊椎动物,能够轻易的撕裂猎物的皮肉,因此还一度被称为二叠纪野狼。
丽齿兽的化石发现

丽齿兽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南非的卡鲁盆地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吴家坪阶地层之中,被认为是在2.5亿年前的一场二叠纪-三叠纪时期的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爆发所导致的灭绝,它的外形和狼非常相似,而它拥有的犬齿在哺乳动物发现史上也算是非常大的突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刘瑜:长沙博物馆藏近代醴陵窑彩瓷综述
醴陵被誉为“湘东门户”,位于湘赣两省交界之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醴陵陶瓷器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烧制粗陶。东汉时期,醴陵已有较大规模的陶器作坊。据《醴陵县志》记载,醴陵瓷业始于清雍正年间。201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醴陵窑管理所对沩山周围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南宋晚期至元代的青白瓷窑址,从而推翻醴陵制瓷始于清代的说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53:590000王益人、袁文明:寂静的诉说——丁村旧石器考古3.0
2013年开始的丁村遗址群考古工作,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个旧石器考古项目,也是丁村遗址自1953年发现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次田野考古工作,我们称之为“丁村旧石器考古3.0”。这次考古工作较前1954年和1976—1980年的两次调查发掘而言,持续时间最长(从2013年至2020年),探索的范围最大,收获也最为突出。考古学研究是一个推理的过程,不能单靠“运气”。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5:10:290000丰富善本珍品再现昔日云冈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雕刻最为恢宏,具有皇家风范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抚今追昔,云冈石窟作为北魏一个朝代成就的恢宏工程,一千五百多年来的战火与风尘湮没了一些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记忆,而历史遗留下来的善本珍品的影像资料,重现了昔日的云冈石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1:190000敬天祀神 越族土墩墓背后的信仰与葬俗
越文化最具特色的遗存是原始瓷和土墩墓,两者皆自马桥文化时期形成,延续至战国后期,与越文化的兴衰基本同步。我们透过越族特有的历史遗存,还原先民与神灵的相通,探寻思想、民俗演变的转折,以揭示越族信仰变迁的历史底色。土墩墓的溯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46:090000南京最传奇墓葬:800年后打开尸身不腐,朱元璋向墓主许愿赔罪
南京最传奇的一座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提到南京名墓,不少网友应该都会想到明孝陵、中山陵。其实在老南京眼里,最传奇的名墓是宝志墓——又称宝公塔。说起宝志墓,不要说外地人了,不少南京本地的年轻人也许未必清楚。宝志是谁?此人可不简单,比朱元璋还传奇,在佛界影响极大。宝志是南朝僧人,俗名“朱宝志”,是中国古代佛界一大禅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27: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