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提纳翼龙:北美翼龙类(第三对牙齿硕大/长15厘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3:260阅
乌克提纳翼龙是一种翼龙目下的古魔翼龙科生物,诞生于白垩纪初期的阿尔比阶末期,目前仅发现了一块口鼻骨骼化石,于美国的德州境内发现,所以只能得知它的总长可达15厘米,其中第三对牙齿是最大的,长度可达17.7厘米。
乌克提纳翼龙的外形特征

根据乌克提纳翼龙目前的化石来看,只能得知它脑袋的大致样子,它和其他的翼手龙类生物一样,颅骨都异常的细长,并且头上还长有头冠,而乌克提纳翼龙的头冠独特的点就在于前端宽阔,头冠也是从鼻骨上开始延伸,显得非常高耸且狭窄,尤其是口鼻处也是前端宽中间窄。

并且乌克提纳翼龙的牙齿也是生长的大小不一,其中第一第二对牙齿生长相对越来越大,但第三对牙齿则比第一对还要更大,横截面长度可达17厘米多,而第四对牙齿就变得极小,之后又出现了略大的牙齿,再就是牙齿越来越小,这很可能是为了更好的钳住被抓的鱼类。
乌克提纳翼龙的生活习性

乌克提纳翼龙主要是以水生动物为食,因为拥有着超强的飞行能力,所以它常常会飞到河面上进行猎食,在鱼类跳出或者接近水面的时候就张开自己的长嘴,很快就能将鱼类咬住,而大小不一的交错分布的牙齿也能更好的钳制住鱼类光滑的身体。
乌克提纳翼龙的化石发现

乌克提纳翼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境内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美国德州的塔兰特县附近,其中虽然仅仅只包含了一块吻部化石,但是科学家据此也推测出了不少的信息,比如它属于残喙翼龙类,能够以鱼类为食,第三对牙齿是体型最大的,属于鸟掌翼龙科生物中的一个演化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清朝皇陵大多数被盗,而明十三陵为何无人盗?
明朝历经230多年修建的13座皇陵,以及众多陪葬墓地,占地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明朝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些皇陵从未被盗过。与此相比,其他朝代的皇陵多多少少都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燕山山麓,自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修建长陵以来,历时230多年才完成了13座皇帝陵和陪葬陵墓的建造。然而,对于如此密集的古墓群来说,竟然没有受到盗挖的事件,确实令人称奇。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24:360000湖北挖出千年古墓 一下让全国震惊(古墓马车)
古墓里有马车的都是皇帝和郡主。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纵观中国历史,大小朝代频繁更迭,每个朝代都有许多陵墓。历史上也有很多盗墓贼。有时当考古队发现坟墓时,盗墓者已经把坟墓里的宝藏都拿走了,只给考古队留下一个空坟墓。湖北省出土了一座古墓。当专家到达时,他们发现盗墓者挖了一个13米长的防盗洞。考古队调查后,开始了抢救发掘。挖掘马车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39:110000拉布拉达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背部长鳞甲/长18米)
拉布拉达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18米,主要用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体型巨大,脖子和尾巴很长,背部长有特殊的鳞甲。拉布拉达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一共发现了3处。拉布拉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43:180000河北出土了辽代古墓 发现了千年前吃剩的饭菜 原来古人吃这些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八里村出土了十座辽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其中一座墓穴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桌未吃完的饭菜,这些食物已经保存了千年之久,让人对古人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1:02:340001花脚大仙分享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系列之一
广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州地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广州建城两千余年来的流变、积淀与对外交往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1:1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