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九世之乱”: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商人会频繁迁都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八”,是指从商契到商汤有过八次迁徙,“后五”是指商朝有过五次迁都。当然,无论“前八”还是“后五”的数字,古今学者争议颇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先商与商朝时,商人的确频繁迁都。
先商阶段暂且不论,问题是商朝时期为何频繁迁都?根据尚书记载,盘庚迁殷之后,追溯先王时说“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对于其中的“大虐”,古人有着不同解读,认为或是人祸,司马迁认为是争权,或是天灾,重点是躲避水灾,盘庚曾说“先王适于山”。
古人记录历史时,或因时间久远而想当然,或因当事人有意掩盖真相等,导致后人无法窥得真相,而考古却可以通过蛛丝马迹,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原貌。商朝遗址考古,大致破解的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与史书记载不大相同,如此也就难怪商朝会爆发“九世之乱”。

商朝建国200年:商王开启宗教革新?
商汤灭夏之后,在夏都二里头旁边,兴建了商朝都城——偃师商城。与此同时,在如今郑州一带,兴建了郑州商城。学者分析认为,商朝前期采取东西二都的格局,起初都城在偃师商朝,郑州商城为陪都,仲丁时可能从偃师迁都到了郑州。
考古偃师与郑州商朝时,发现“人祭”现象是从少到多,起初沿袭二里头习俗,很少出现人祭现象,但大约百年之后,人祭行为迅速增加,成为国家级的宗教行为,到商朝建立200年时,规模极其惊人。至于人祭兴起的原因,其中之一可能与战争、扩张有关。

然而,在郑州商城末期,距今大约200年时,考古专家在宫城墙边发现三座反常的祭祀坑,里面全都是青铜重器,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只有一个坑中埋有数量极少的人兽骨头。以青铜器情况与祭祀坑位置来看,祭祀的主人只能是商王!
问题在于:按照当时商朝习俗,商王主祭的活动,如此高级奢华的青铜器,必然配备更多的“人牲”,但为何在突然之间,商王祭祀时不用“人祭”了?
显而易见,商王转变了祭祀思路,决定采用“不杀人”或“少杀人”的方式祭祀,而这一结论是有考古证据支撑的:
首先,与三座祭祀坑同时的,还有一个特别现象,即王宫区的头盖骨加工厂(做成头骨酒器)突然停止运营,大量即将完工的头盖骨被扔到壕沟埋葬。
其次,商朝在南方的据点——位于武汉的盘龙城遗址,人祭非常稀少,更习惯埋藏器物祭祀,这一点可能影响到了商王。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湖北几乎没有人祭,商人占据盘龙城后,可能受到当地习俗影响,于是鲜有人祭行为。
因此,位于郑州商城的晚期商王,发起了一场宗教革新,想要取缔“人祭”。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改革都会引发或大或小的政局变化,那么这一次宗教革新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改革派与保守派之争:引发九世之乱?
与宗教改革几乎同一时间,晋南、武汉、河南等大大小小的商城,都相继沦为废墟,而此后十余年,郑州商城也沦为废墟,之后商都应该迁到了郑州惠济区的小双桥遗址。
毋庸置疑,出现这一现象,要么外敌入侵,要么内部战乱,由此导致包括郑州商城在内的诸多城池衰落。无论考古还是文献,都不支持外敌入侵,因此答案只能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内战”!
史记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仲丁死后,他的众多弟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
史书没有谈及争位原因,但通过上述考古发现来看,这场内战的表面是王位之争,实质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争,波及范围极广,战况极为惨烈,毁掉了无数城池。
史记又载:“帝仲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仲丁迁都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避开都城的保守势力,河亶甲与祖乙的迁都,都在九世之乱前期,无疑是因为内战迁都。文章开头提到的盘庚曾说“先王适于山”,大概是为了躲避敌方,而不是因为水灾。
其中,河亶甲居相之“相”,极有可能就是小双桥遗址。小双桥遗址考古表明,似乎为了发泄对改革派的不满,该遗址人祭现象更胜往昔,且对“人牲”更加残忍。
通过殷墟考古可知,殷墟延续了人祭活动,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最终保守派取得胜利。
总之,商朝前期四次迁都,核心原因在于宗教改革,导致内战爆发,表现在史书上就是“九世之乱”。最终,或许为了避免内部争斗,或许由于气候原因,盘庚时期迁徙到了安阳殷地,此后商朝在此定都300余年。
秦代时期的一口枯井,出土20万字古籍,考古家:内容根本不敢公布
我要新鲜事2023-07-10 12:30:350000广东洞穴里发现古墓 里面居然闪着金光(金光古墓)
广东洞穴里发现的南越国王墓打开之后闪烁着金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个施工队在进行桥梁建设的时候在广东发现了一座陵墓,而在考古队进入到这个墓穴之后,发现里面堆满了各种金子,银子以及铁制品。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专家们花费了七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把这座墓穴当中的所有文物都给清理了出来。足足有着1000多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传国玉玺。巨大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51:470000西方人眼中的极致艺术 流落海外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
我国有不少的精美青铜器流落到国外。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璀璨历史文明的国家当中,也出现过很多可以代表历史的物件,比如说瓷器以及丝绸等等,当然最让大家关注的就是青铜器,因为中国可以说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根据当前我们所研究出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清朝发展历史,而我国也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因为战争以及各种因素让这些青铜器流落在外。象尊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50:590000大松山墓葬群发现 展现千年历史画卷(考古发现)
就在之前考古队发现大松山墓葬群跨越了千年的历史。从去年的7月份开始,贵州的文物研究单位就组成了联合的挖掘。团队在半年的时间里对于在之前发现的大松山墓葬群进行了挖掘。而这一次的挖掘工作十分的重大,总共完成了1.35万㎡的挖掘,在其中找到的墓葬接近两千两百座,而找到的文物数量更多,接近了4000件,大松山墓葬群可以说是在整个贵州的考古历史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松山墓葬群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30:010000考古现场发现被同伙弄死盗墓者骨架,石块往头砸,瓦片上还有血迹
宝鸡纸坊头西周墓葬的特别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陕西宝鸡是中国三大出宝地之一,有“青铜器之乡”美誉,时不时就能挖出贵重的青铜器。这篇头条号要说的宝鸡西关纸坊头,就是一处多次出宝地之一。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百年间这里至少三次现宝。文物资料上可以检索到的第一次现宝,发生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2: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