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肉兽:最大的牛鬣兽科动物(长4米/狼和熊的结合体)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00:400阅
裂肉兽是一种牛鬣兽目下的哺乳动物,诞生于3700万年前的始新世末期,属于大型杂食动物的一种,被认为是牛鬣兽科下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以达到4米左右,主要以腐肉为食,第一批化石出现在中国的内蒙古和河南境内。
裂肉兽的体型

裂肉兽虽然体长只有4米,体重达1吨,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仅仅只能排到413位,但是在始新世时期来看,它却是当时牛鬣兽科中最庞大的存在,毕竟4米长的丽齿兽在二叠纪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时最大掠食者之一,而同体型的裂肉兽也就完全不在话下了。
裂肉兽的外形特征

裂肉兽看起来和现代的熊很像,但是它的尾巴更加细长硕大,四肢则较为粗壮,上下颚骨的前端长有非常纤细弯曲的牙齿,看起来像是犬科动物,非常适合撕裂猎物的皮肤和肌肉,所以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长有狼头的棕熊,和中新世纪出现的犬熊高度相似。
裂肉兽的生活习性

裂肉兽体型极为硕大且笨重,加上它长有极为弯曲的犬齿,所以基本上只能捕捉一些速度比较缓慢的大型动物,比如雷兽等,但更多的还是选择腐肉为食,它宽阔的颌骨能够很快且强劲的咬碎猎物的骨头,不过它也并不是只能吃肉,部分牙齿也透露出它偶尔会食用一些非肉类食物,比如植物的果实等,但还适应的还不是非常好。
裂肉兽的化石发现

裂肉兽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37年于中国的内蒙古发现的,当时是由一位叫做格兰杰的专家发现的,不过其中只包含了一块颅骨化石,因此我们对它的外形还不是非常了解,只能从50多厘米的颅骨中判断它可能是牛鬣兽中最大的物种,不过在河南地区也发现了它的牙齿,但是还只是疑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一眼史前三千年——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陳詠琛)河南南阳市黄山遗址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马俊才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米小土山上及周围。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进行了长年连续主动性考古发掘。2020年度该项目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2:260001武则天墓地在哪里:武则天墓地位于咸阳市(葬于乾陵)
武则天的墓地被称为乾陵,该墓地位于西安地区。在墓地中埋葬了两位皇帝,一位是唐高宗,另一位就是武则天。据传闻称,武则天在墓中的状态十分雍容华贵。其身上穿着120套入殓的衣服,同时口中还含着一块十分宝贵的玉。在其身下有着十分珍贵的床褥,棺椁中还有许多书籍和字画。不仅包括武则天自己所写的书,还包括《兰亭序》的书法原本。一、武则天墓地位于咸阳市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17:410002结节龙:北美中型恐龙(长有层状板甲/没有尾锤)
结节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结节龙科恐龙,属于植食性甲龙类恐龙之一,诞生于1.13亿年前-9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在4-6米,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背部没有耸起的板甲,布满了瘤状突起,尾部也没有骨锤,外形更像是剑龙,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发现的。结节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36:340000《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02:540000老人看童书是什么感觉?我最近读了一本这样的书
【书评】“老人”看童书是什么感觉?本文作者倪方六已过了“六一儿童节。最近收到友人寄赠的一套作品,一看却是“童书”,书名叫《米娅当家》。这对已进入“老年”的我来说,很意外,觉得有趣。我平常阅读的全是文史类、工具书,翻一下这书书,倒是轻松,还勾起了我的“小时候”,我的芳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5:2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