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55

邓淑苹:玉带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结晶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7:41:290

南北朝时(420-589年),华北的北魏、北周等政权的皇族为发迹自东北的鲜卑族。隋朝、唐朝的皇室,出自混有鲜卑血统的关陇集团。对中亚、西亚的各种“胡人”文化都很包容接纳。位于昆仑山北麓的于阗地区,自古便居住着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的塞族,发展出颇具影响力的政体于阗国(公元前232-公元1006年),其王族尉迟氏即属此族。

在浩瀚的文献中,有颇多关于从西亚、中亚输入玉器(包含美石制器)与玉料的记录,笔者曾做过梳理。输入的玉器中,玉带是最常见的器类之一。本文附表列了3-11世纪从西亚、中亚输入玉带记录共16条。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白玉,唐,4.5 cm × 4.1 cm × 0.8 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玉带,就是镶嵌玉石带銙(带版)腰带的通称。三国曹魏(220-265年)时的《魏略》虽属私撰,但史料价值甚高。书中记载疏勒(今日喀什)进献大秦赤石带:“魏略曰疏勒王献大秦赤石带一枚。”(详附表第1条)这是有关西域进献玉带的最早纪录。

根据《后汉书•西域传》等考证,“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后者即地中海东端,今日叙利亚一带。

《南史•列传第六十九》记载:西域地区,“人皆善骑射,着小袖长身袍,用金玉为带”。由此可知,五六世纪时以金玉装饰腰带已是西域地区服饰常制(附表)。

唐代文献清楚显示当时于阗国是制作玉带的主要地方,且在唐初,于阗国曾献玉带给开国之君唐高祖及其继位者,即是有“天可汗”尊号的唐太宗。

狮纹白玉带饰带跨上面有狮子纹饰,是唐朝中外交流的见证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新唐书》纪录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621年)曾赠送有战功的李靖一条“于阗玉带”:“李靖破萧銑时所赐于阗玉带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环,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此事更详细地纪录于《全唐文》,并明指:“高祖所赐于阗献三带其一也。”说明了于阗进献给唐高祖李渊三条玉带,李渊将其中一条送给李靖。由此可知6世纪前半叶,用玉带的习俗已从中亚东传到华北(详附表第3、4条)。

《旧唐书》记录:“于阗国,西南带葱岭,与龟兹接……其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详附表第5条)从这些记载可知,“于阗玉带”已是当时珍贵的“时尚舶来品”。

于阗国境内的和阗地区是昆仑山北麓采集河中玉籽料的主要地方,因而发展了很好的玉雕工艺。许多迹象显示,于阗国统治者对玉料采取垄断策略,故而唐王朝势力虽大,但境内玉料不足,所以礼神玉器常用似玉之“珉”代替。因而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下令规定:“自今以后,礼神六器、宗庙奠玉,并用真玉。诸祀用珉,如以玉难得大者,宁小其制度,以取其真。” 唐德宗即位时(779年)派朱如玉求玉于于阗,所得均为玉器而非玉料:“圭一,珂佩五,枕一,带胯三百,簪四十,奁三十,钏十,杵三,瑟瑟百斤,并它宝等。”(详附表第7条)

于阗国玉作的盛况被清楚地记录。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年)派遣供奉官张匡邺,假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前往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高居诲将旅行所见写成《高居诲行记》。此份记录已佚,但不少书籍保存部分内容。例如,《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三引《高居诲行记》:”其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一曰白玉河……二曰绿玉河……三曰乌玉河……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为之捞玉。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边者。故其国中器用服饰往往用玉,今中国所有多自彼来耳。”

此一情势延续了近四百年,虽然于阗国已于1006年之前被喀喇汗国吞并,但北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仍有来自于阗的白玉带入贡(详附表第16条)。

检视附表第6-16条可知,在漫长的岁月中,西亚、中亚持续进贡玉带。除了于阗,今新疆北部的回鹘以及盘踞西藏的吐蕃也常进贡玉带。当然不排除吐蕃、回鹘进贡的玉带,实际是于阗工匠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附表第6、11两条,分别记载唐玄宗开元初(713年)有来自大食的“宝钿带”,以及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有来自波斯的“宝绁玉带”。都是来自伊朗高原的腰带。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8世纪前半叶的“大食”正值倭马亚王朝,除了原本的阿拉伯半岛外也占有伊朗高原。所以不排除附表第6、11两条所载的,713年来自大食的“宝钿带”、934年来自波斯的“宝绁玉带”,都是伊朗高原的腰带。

“宝钿”意指“镶嵌珠宝”,唐代确实见到不少珠宝镶嵌的服饰。但“宝绁”的“绁”是“高昌所产细麻布”。笔者窃疑“宝绁”可能是“宝钿”的误记?

唐代镶人造宝石玉带出土于长安区南里王村窦皦(627年)墓唐,全长150 cm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新唐书•车服志》:“起梁带之制:三品以上,玉梁宝钿,五品以上,金梁宝钿。”可知玉带中有一种“起梁带”。上图就是“玉梁宝钿带”的最佳实例。其出土自唐初上柱国左卫府中郎将窦皦的墓,以优质白玉制作带板的框架,内嵌黄金及红绿等仿宝石的玻璃。承陕西省前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告知,镶嵌物中有明显的气泡。

目前考古资料显示,当时大唐帝国境内似乎尚无制作人造宝石的技术,但当时伊朗高原也无真正的闪玉(nephrite)资源与琢玉技术,笔者窃疑图一这些镶人造宝石白玉带銙可能是于阗玉工模仿波斯“宝钿带”等制作,尚待日后进一步考证。

前文论及曹魏时(220-265年)疏勒曾进献大秦地区的赤石带。“大秦”一词泛指罗马帝国及地中海东岸今日所称叙利亚地区。3世纪伊朗高原上正是萨珊帝国(Sassanid Empire,224-651年)创建之初并与罗马帝国争夺地中海东岸的时期。下图分别描述帝国创立者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l,?-约240年)与其子沙普尔一世(Shapur I,约240-272年)的马上英姿。

▲萨珊帝国创建者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持枪比武英姿石雕上身像及所系腰带现存于伊朗Naqsh-e Rustam
萨珊帝国第二代君王沙普尔一世骑马英姿巨型石雕全身像以及腰带部分现存于伊朗Naqsh-e Rustam

下图是萨珊帝国骑象石雕,他们所系腰带上似乎都嵌贴或圆或方的饰片,甚至腰带下方连接有圆尖形、长条形装饰(?)。与后文论及的粟特人腰带,北魏、北周至唐初蹀躞带颇为相似。

萨珊帝国时期的骑象石雕骑象者与腰带部分在Taq-I Bustan

粟特(Sogdians),人种上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族,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在中国史籍中又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等,南北朝至隋唐时,在河中地区建立了康、史、安、曹、石、米、何等小国。历史上的粟特人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因此长期受其周边强大的外族势力控制,但粟特人非但没有灭绝,反而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不仅保存了独立的王统世系,而且成为中古时代控制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

近年,在太原、西安等地发掘粟特人的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讯息。例如,下图石椁上的浮雕图,出自太原隋开皇十二年(592年)鱼国人虞弘的墓葬,虞弘曾在北周担任“检校萨保府”,执掌袄寺及西域诸国事务。后又担任隋代的仪同三司,品阶为正五品。这些石椁上浮雕的都是当时粟特人熟悉的或向往的生活场景,无论骑马或宴居,都系着钉饰金属(?)或玉石(?)片的腰带,下图粟特骑士腰带就与上图沙普尔一世的腰带很相似,下方都有圆尖形装饰(?)。

粟特族骑士与狮子搏斗浮雕与线图(局部)
虞弘墓出土粟特族骑士骑马奔驰浮雕线图
虞弘墓出土粟特族墓主与女主人对饮浮雕(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出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粟特人安伽墓中的壁画,骑马者所系腰带上等距离嵌着方或长方形带板,带头反转插入腰带,带头嵌有一端平直、另一端椭圆的铊尾,与下节将讨论的北亚鲜卑族系的腰带相似。

北周石椁上浮雕彩绘粟特墓主骑马图

上节已讨论西亚萨珊至中亚粟特文化中的腰带传统,事实上居于北亚的鲜卑族也有装饰腰带的传统,学者曾详加研究。下图是北周武帝(561-578年)的铜带饰。皮质带鞓部分已朽,只见铜质带扣、带銙等。

北周武帝铜带饰线绘图(561-578年)

下图是北魏洛阳永宁寺(516-534年)泥塑像局部线绘图。综合两幅图的资料可知,当时是在腰部正面左边腰带上嵌长条形带銙、在背面腰部腰带上嵌圆形带銙、腰部正面右边的腰带上嵌椭圆偏孔扣眼片,带銙与扣眼都是上下二层,中央空槽供腰带穿过。穿戴时,按照人身身躯肥瘦选择扣眼穿系好,再将多出的一截绕插进腰带,带头所嵌金属铠尾则垂在人的左下方。

从下图永宁寺的资料来看,上图北周武帝的铜带饰上,那铸造得十分华丽、两端作花叶纹、被考古报告中称作“蹀躞饰带”的铜饰片,很可能才真正是带头前端的“铊尾”。

这种北亚鲜卑民族嵌金属为饰的腰带传统,与西亚大秦、波斯,中亚粟特的嵌美石为饰的腰带传统在北朝晚期至隋唐之际做了某种程度的融合。所以前文窦皦墓出土的玉带,在形制上相似于这两幅图所示的北魏腰带,但带板以及铊尾外框已改为白玉制作,内中所装饰的“宝钿”可能源自西亚波斯传统。

北魏泥塑像线绘图(局部)

下图为北周骠骑大将军若干云墓(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出土的一组完整的八环蹀躞玉带,因该墓未经扰动,玉带还系在墓主身上,确知位于腰后的八个方鈴下方各以金圈连接可供悬挂生活用品(火鉴、大觿、算囊等)的玉环外,九个椭圆形带偏心孔的“扣眼玉片”就绕到腰前,出土时还有一个“扣眼玉片”被带头上的扣针插入。这些方銙、扣眼玉片都分上下两层,下层为铜片,两片以金质铆丁结合,中央空隙供皮质鞓穿过。经研究,原报告中两件被称为“蹀躞骨饰”的实为象牙质圆柱柄铁刀,出土时分左右挂系于墓主腰后。有学者做了正确的复原线图。

北周八环蹀躞玉带

近年发掘隋炀帝墓,出土了当时最高规格的十三环蹀躞玉带。可能由于该墓曾经迁葬,出土时所嵌玉饰堆栈无序。经过整理排列,公布如下图。

隋十三环蹀躞玉带玉器,隋,隋炀帝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市博物馆

北朝至初唐的蹀躞带,多在人腰背的带銙下方连以圆环,用来垂挂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小工具。有学者认为不是一定要垂圆环,也可直接在带銙上开个所谓“古眼”,即是窄长孔,来悬挂小用品。这种随身佩戴实用工具本是马背民族的习性,所以北周至隋的玉带上多有活环。到了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2年),曾规定“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即是在腰带上挂上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哆厥、针筒、火石袋七件工具。但到了唐玄宗开元初年,就罢除了这条规定。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朝廷对腰带及其配件又有“禁断”等新规定。故开元二年可能是正式下令停止佩戴“蹀躞七事”的时间点。

所以盛唐以后的玉带多只有玉带銙,下方不连可悬物的圆环。有名的何家村出土的十副玉带中,九副均属之,仅一副“九环蹀躞玉带”是在带銙下方连有可悬物的圆环。推估其制作时间应在开元年间以前。

北朝至初唐九环蹀躞玉带玉器,唐,出土于何家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新唐书•舆服志》记载了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0年)制定官服颜色与带銙质地、数目的使用情况。据此可知,玉带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使用的服饰。

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

自从唐代将玉带订入官服制度后,基本上,玉带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末,在中国有近千年(656-1644年)的历史。

龙纹玉带镂雕白玉,明,9.5 cm × 4 cm × 0.6 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学界关于玉带制度的论文甚多,但多关注其晚期发展。笔者从文献、图像、实物三类史料综合研究,初步推测:中国玉带制度应始于北朝时期,糅合西亚、中亚、北亚的腰带传统,在和阗美玉大量采集下发展的新服饰,可说是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结晶。

本文原发于《北方民族考古(第5辑)》,注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