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县发现战国时期王侯陵墓,曾侯乙编钟成珍贵遗物
1978年,我国湖北省的随州市随县擂鼓墩发掘出一座战国时期的墓穴,这座墓穴被认为是至今所发现的战国墓葬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但是,它的发现却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当时在这里建厂的部队为了战备需要,在一座小山包的地方炸开土层,却发现在红砂岩中有一层褐色的土层,这个土层中还出现了木炭和各种古董器物,让当时现场的人开始怀疑这里是否埋藏着一座大型的古墓。

第一次到现场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并不懂考古,认为这里肯定不是古墓,让施工队继续施工。后来,由修理所副所长王学贵多次上报,墓穴终于被正式发掘出来。这个墓穴东西长21米,南北宽6.58米,面积达到了220平方米,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王侯的陵墓。这个墓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夯土、青膏泥和木炭,木炭的存量甚至达到了12万斤,是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古墓中存量最大的一个。
这个墓穴内共发掘出了15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金玉器、青铜器、车马器和竹简等。这些陪葬品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一套编钟,即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总共有65枚,做工精细,保存完好,被认为是战国时期中国青铜乐器的巅峰,是国宝级的宝物。

这个墓穴的发掘,为研究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线索。考古专家通过分析这个墓穴内发现的陪葬品,推断出这个墓穴主人的身份是王侯级别的贵族,也是一位军事家。同时,这套曾侯乙编钟也说明了曾国和楚国关系的良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这个墓穴的发现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如果不是王学贵的坚持和多次上报,这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可能永远被埋没在土地里,无法为人所知。这件事情再次说明,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不能因为个别人的无知和错误判断而破坏、忽略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个墓穴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对我国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辉煌。通过挖掘这个墓穴,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的王侯贵族生活、武器装备、乐器演奏等方面的情况,丰富了我们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同时,这个墓穴的发现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大都无城”的挑战:周原发现西周城址和先周大型建筑
2020-202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开展工作,寻找西周城址和先周时期的大型建筑。通过调查、铲刮断面、钻探、试掘、大面积揭露等手段,确认了周原西周城址,发掘城门一座、先周和战国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各一处。一西周城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1:010003张光直:“夏”问题: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显然是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自从科学的考古学在中国发达以来,很多人都期待着考古学对三代的历史会有重要的贡献;甚至很可以说,许多人会认为考古学对中国史学最大的贡献应该在三代。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2:31:470000刘邦当皇帝时干了一件事:鼓励贩卖人口,民间竟然不反对,为何?
古代贩卖人口是合法的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央视《等着我》节目中,一些寻亲者大多是幼时被人贩子拐卖的。看到这个情节时我就想问,警方去查当年的人贩子了吗?逮到多少?这些人贩子罪该万死!在古代,贩卖人口也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人口贩在古代很多时候并不违法,但政府也尽可能解救被贩卖人口。(现代抓人贩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6:570000白山龙:蒙古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5米/距今9300万年前)
在恐龙世界,虽然食肉恐龙战斗力更强,但体型往往是食草恐龙更大。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白山龙,它出土于蒙古国,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白山龙基本资料1、体型:白山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6.5米,与暹罗暴龙、鞍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03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93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52: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