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的原因是什么:风暴致重心偏移(南宋初期)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1:02:511阅
明代时期,著名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一度远航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大约三十多个国家,也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名扬海外。不过其实早在商周时期,海上贸易就已经萌芽了,其中以南海航线为最,因此南海也有了许多的沉船,南海一号是最早发现的一个,那么南海一号沉船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南海一号沉船的原因是什么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的一艘商用贸易船只,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中失事沉没,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艘船的沉没的原因,人们有很多猜测,有人认为由于南海一号是一艘商用贸易船只,因此虽然他的面积巨大,但是船上的人员并没有多少,因此遇见暴风雨的时候难以抵挡,船只就这样沉没了。

专家们在打捞这艘沉船的时候曾对这个船进行过沉没的“实景模拟”,根据船只遗骸在水中沉没的状态和位置有推测出“南海一号”是用一种垂直的状态沉入海底的,沉没原因是重心严重偏移。专家们在船中发现了许多铁器,推测当时的卸货方法很可能是先卸下铁器,然后再卸下瓷器,因此铁器都在上层货架上,然而这种装货方式却间接导致了这一危难。

南海一号在遇见风暴之后,船内的货物发生了大量的偏移,瓷器由于易碎被重点防护,而铁器并没有做固定,因此风暴发生后这些铁器全部堆到了船首,使得船首重量增加,因此最终船只以直立的姿态沉入深海。
船上主要文物

经过考古学家的打捞,南海一号上出水了许多文物,其中完整的瓷器有2000多件,这些瓷器带有浓重的异域风格,很有可能是海外定制。除了瓷器之外,船上还发现了一些金手镯、金项链等黄金首饰,金项链的长度有1.7米。除此之外船上还发现了许多铜钱、铁锅和铁钉,还有不少铜环。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人税负痛苦指数不比现代人低,历朝都有减税,清朝一做法最难学
“轻税入官”,古代的政策性减税本文作者倪方六减税,成为2019年中国国家财政主题。在4月23日举行的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总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小老板应该感到高兴!税收是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主要来源,合适的税负是心须的,但如果过重就不合理,不应该了。因此,减税与收税一样重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080001小型剑龙科:肯龙 背部长有6对尖刺(拥有第二脑)
肯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侏罗纪末期的启莫里阶,属于剑龙科中体型偏小的,体长只有5米左右,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臀部或者肩膀两侧长有两根尖刺,向后延伸,而背部则沿着脊椎生长着6对长刺。肯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9:100000小型植食恐龙:平头龙 头盖骨像帽子(求偶时决斗利器)
平头龙是一种肿头龙类恐龙,诞生于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的颅顶骨非常的厚实且宽阔,看起来就像是男生剪的平头发型,不过上面布满了各种骨瘤和突起。平头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发掘出来的,其中仅包含一个破碎的颅骨。平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51:180002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考古中国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1乌尔巴克齿龙:亚洲小型食肉恐龙(长1.5米/89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生活过许多大型恐龙,也生活过许多小型恐龙,比如乌尔巴克齿龙,它出土于亚洲乌兹别克斯坦,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乌尔巴克齿龙基本资料乌尔巴克齿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1.5米,与芦沟龙、似鸟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606位,生活在距今9300万年-89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乌尔巴克齿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31: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