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三十次的古墓 居然没有少一件文物(墓葬机关)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20:350阅
大人物的墓葬里都有厉害的机关。本世纪初,河南省文物部门在上蔡县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坟墓,经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的坟墓。据专家介绍,建造古墓的工匠们在夯土层下放置了大量的沙石,夯土层厚11米,包含1000多块不同大小的基石,其中最大的一块超过150公斤。在考古的早期,专家们甚至用挖掘机来清理沙子。

迷惑盗墓贼
盗墓贼挖洞时,沙子会通过小孔进入洞内,岩石也会被拖走,导致塌方。盗墓贼不是逃走了,就是被埋在地洞里了。因此,当陵墓被清理时,发现了8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专家估计,这个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设计很可能是由一名盗墓贼大师制作的。不仅如此,墓葬还使用了神秘的棺材来迷惑可能进入墓葬的小偷。

真假棺材
在主人棺材上方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假棺材,显然是为了吸引那些想偷东西的盗墓贼,这样他们的尸体和贵重的陪葬品就不会被偷走。流沙层中还放置了许多金玉碎片,用来迷惑盗墓贼。专家们怀疑盗墓者的棺材一定非常精致,因为在清理棺材时,在棺材周围发现了大量轻盈而新鲜的金箔片,这些金箔片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外面剥落了。

墓主身份
棺材底部还有一个铜棺,用以支撑生前的财富,使墓主在死后能有一个豪华的坟墓。在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中,青铜器较多,包括大量的礼器、乐器、兵器、车马等。此外,还有金、玉甚至鼎。我们都知道,鼎在中国墓葬文化中是墓主身份的标志,表明墓主是封臣或同等级别的人。专家介绍,古代南方人会用这种形状的器皿洗澡,但大多数是陶制的,而坟墓里的器皿是青铜制的,楚式图案非常明显,应该是楚国时期的贵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河南考古:辛村遗址中流失在外的国之重器
先秦时期的葬俗以“聚族而葬”为主。墓地可以分为“公墓”和“邦墓”,前者是以王室、国君为主的贵族墓葬,后者则是平民的墓葬。公墓地的布局经过规划,以国君墓为中心,其他墓葬依墓主与国君的关系亲疏排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410000墓主留给盗墓者的3句“毒话”,中国一句最成功也最可怕
考古中发现的“毒话”本文作者倪方六人间四月,主题是“上坟”。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仍来聊聊与墓有关的话题——面对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盗墓者,如何让他们收手?我在研究盗墓史,发现借助语言力量反盗墓很有趣。这一现象中国民间称之为“绝命咒语”,又叫“毒话”。使用绝命咒语,让盗墓者从心理上惧怕而收手,这在中外反盗墓设计中都有使用。如古埃及法老陵墓——金字塔中,便发现了绝命咒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3:340000来新夏:追忆“读已见书斋主人”
余嘉锡先生他博学而不猎奇,曾自题书房名“读已见书斋”,语虽平淡而意义深远。这是针对当时有些人的矜奇夸秘,以获读人所未见的孤本残篇为荣的时弊而发。季豫师用读已见书来表示对时弊的不屑。0000被盗文物现身拍卖会 估价超5个亿 专家:不能卖 必须无偿归还
在2000年2月的一天,一个越洋电话向河北省文物局举报,称美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有一件估价高达5个亿的被盗文物,很像当时王处直墓被盗的武士石刻。这个消息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国家文物局立即与美国拍卖会联系,并要求停止拍卖,并将文物归还中国。虽然拍卖会方还是有些犹豫,但中国专家提供了证据,并将法律文件和证据提交给了美国政府,坚决表示:不能卖,必须归还中国被盗文物。经过漫长的跨国诉讼,这件文物终于回到了中国。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26:410000古代皇帝有公文保密义务,唐朝保密有四条红杠,谁碰谁倒霉
古代犯了泄密罪怎么处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保密制度古今都有,为了防范泄密,古人采取了很多手段,如“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的“泥封”,就是其中之一(见《古人防公文泄密发明一种封装技术,后成通用保密手段,至今管用》一文),但是光有防泄密手段和技术不行,还得从制度上进行加强,对泄密者采取惩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