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年古墓葬一九岁女孩,陪葬品达230件,其中一件如今成国宝
十三朝古都,上世纪五十年代,意外之间,突显一座隋代墓葬,规格极高。而墓主人身份更引来无数猜想,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墓主人是位年仅九岁的小女孩。随着探索的深入,铭文壁画绚丽非常,墓主人名唤李静训,家世显赫,兼备北周、隋两朝皇室血统,尊贵无比。步入这千年古墓,探索历史的真相……墓中一尊长方石棺椁,其中一具宫殿形状的石棺雕刻,斗拱结构、莲花纹瓦当、庐舍居所、壁画彩雕一应齐备。

阴森可怖之下,又有谁能想到,一切都是源于亲情的离别苦痛和惆怅。风烛残年的老人对于亲人离世的苦痛哀愁,即贵为皇亲贵戚,富有天下又如何?却只能徒费辛劳,祭奠亡灵而已。为了祭奠公主,随葬品也是穷极奢华,石棺里塞满了金玉首饰,共计230余件,遗体之上多层锦绣绸缎,全身随葬金玉宝珠器具更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项下项链:链身由28颗嵌金球熔铸,续以细密金丝编织连接,垂饰以鸡血石、青金石和珍珠,上端附着一块凹刻鹿角的青金石。
其时,李母为宇文娥英,其外婆为杨丽华,隋文帝长女,隋炀帝姐姐……她前半生在动乱中度过。自然,朝堂颠倒几次下,历经坎坷的杨丽华对这唯一的女儿自是宠爱有加,还虑及后事,亲自择婿。被青眼相加的李敏同样不凡,其祖李贤为北周骠骑将军、河西郡公,父亲李崇随北周武帝宇文邕平齐,后又效力于隋文帝杨坚,官至上柱国,但在开皇三年的反击突厥战争中殉国。隋文帝心有愧疚,便将李敏接进宫中抚养。话说这美少年风流倜傥,在隋杨皇室的支持下,仕途大顺,最后官至光禄大夫。而李静训便是李敏与宇文娥英的第四女。

李静训自幼被外祖母杨丽华接进宫中抚养,倾心照料。可好景不长,大业四年,在前往汾阳行宫时,不幸染病夭折,年仅九岁。随后便以以极高规格礼制予以厚葬,并被破例葬在长安万善尼寺内。此外还在墓葬周边广建高大的楼阁和宝塔,用于诵经超度。此后历经混乱战火,改朝换代,世事变迁,高楼巨塔早已化为青烟,而这段故事也无人知晓,直到千年之后的1957年,西安市的一次城市建设活动才意外发现这颗沧海遗珠:
一个原本早已湮没在青烟古籍中再无人知晓的往事,千百年后,虽如蜉蝣般短暂却如同惊鸿一瞥,草略人世繁华,道尽世事沧桑。
其后,隋炀帝起初也并未违背保全宗室的承诺。但天有不测风云,隋末动乱,风云乍起,令众叛亲离的杨广十分恐慌,而一则谶语直指李敏。杨广以自杀为条件来保全宇文娥英。而她竟听从了宇文述的蛊惑,上表诬告反侧,结果遭至全族屠戮,宇文娥英亦被赐死。

七年后,曾风光一时的李家轰然倒塌。又四年,隋朝覆灭。一缕青烟而已,尽赴沧桑
地下文物看陕西:始皇一统天下
#博物馆奇遇记#自春秋战国以来,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特别是从事思想理论研究的“士”,所热衷追求的一个政治理想,就是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这一政治理想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国国君嬴政实现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53:090002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巧用一土法试探后,见没危险才敢下去
谁盗了光绪妃墓?倪方六民国二十七年,对清西陵来说,是个灾年。当时,中国最后一位帝陵——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接着,崇陵的妃墓又被盗墓者光顾。对于妃墓被盗,民间说法很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0:070000有一种病叫“飞尸”,过去一人被传染上可致全家死亡,现代人都怕
飞尸,传播最厉害的传染病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传染病。近期有关“病”话题比较多,而眼下的夏秋季节之际,正是传染病容易爆发的季节。在古代,伤寒、瘴气、飞尸、疠风、虏疮等五大传染病,都曾给中国古人带来了深重之灾难,阴影至今挥之不去。这里先说——“飞尸”。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59:1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铜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5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