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古墓”发掘期间,发现一桌千年前的筵席,食物残渣清晰可见
丧葬文化,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种类之一。尤其在厚葬风气盛行的年代,各种陪葬品的精妙,绝对超过后人想象。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处千年前的古墓中,其墓室中的实际情况,别说后人想不到,甚至许多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大辽古墓
这座墓穴名为大辽古墓,同时也在1993年间,当选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说起这座古墓的发现,和其他墓葬都十分不同,甚至还带有一些侥幸的意味在其中。
了解考古工作的人都知道,古代传统墓葬,往往都是人们挖掘某一区域意外发现土质不对,随后展开深入调查并揭示墓葬的真面目。
可大辽古墓不一样,它直接“坦坦荡荡”地出现在世人眼中。彼时张家口河子西乡下八里村的一个村民夜间浇地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土地竟然被自己浇出两个大坑。
持续不断地浇灌,水位却一点上升的迹象都没有,这让村民十分慌张,于是立即打电话告知当地派出所具体情况。
民警同志们到来以后,也弄不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在人群中有人说道,不如让考古专家们来看一看。
收到消息之后,文物管理所考古专家郑绍宗立即安排一个省考古队前来调查,为下八里村村民发现的特殊情形找出答案。
经过长时间小心仔细地挖掘和勘探,三四米大的大坑逐渐显露出真面目。尤其是墓门出现之际,在场所有考古人员都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处了不得的墓葬。
甚至不仅只是独墓,而是一整个墓葬群。
而经过长时间勘探考察,考古学家们最终给出结论,这应该是辽代留下的辽墓群,其中诸多壁画也给出证明,该墓葬的主人应该是辽代著名佛教居士张世卿。
匪夷所思的宴会
如果仅仅只是发现一处大型墓葬群,虽然令人高兴,但还不至于全国震惊。可大辽古墓墓葬群中,竟然出现一场匪夷所思的宴会,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筵席位于七号墓张文藻的墓室之中,一桌千年前的筵席,让在场所有专家都大为震惊,直呼这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古人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不足为奇。甚至将这种场景以“写实”的方式记录在世人眼前,这也没什么。
关键是已经过去千年时间,墓葬群再次显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为何没有一点历史的沧桑感。后人若是能够直接通过桌上盘子中的食物想象彼时的场景,这未免太不可思议。
就像一张UFO的照片展现在某个新闻之中,于是人类将外星人的生活场景都已经推测出来,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外,考古学家更加诧异的是,在这桌未曾吃完的筵席上面,竟然还有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食物残渣。
要知道张世卿生卒年为公元1043年—公元1116年,距当时已经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面,哪怕食物残渣也都应该消失不见了才对。
更何况将宴会放在自己的墓室之中,这种特殊的丧葬文化,也十分让人不解。
哪怕生前再怎么期待宴会,也不至于到了如此地步。严格意义上讲,丧葬与宴会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感情的文化,两者合二为一,的确有些唐突。
古代与现代
当然,时间早已过去千年,古人究竟如何考量某一件事情,后人自然无从知晓。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或许还有无数类似“奇葩”的设计和想法,只是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而已。
历史留下的奥秘太多,唯有通过考古才能真正找到最终的答案。尤其是古代科技的先进,也一定能给今人相应启发。
今人无法了解食物残渣为何能够保存到现在,就像当年兵马俑墓葬群中的一些宝剑为何见了氧气依旧没有生锈一样。
不同时代、不同科技程度下使用的不一样的保存方法,绝对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并学习。
原本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不少人已经逐渐看轻了考古事业。可只有真正深入了解考古才会明白,中国先辈们曾经的智慧,多么璀璨且辉煌。后人的轻视,又显得多么可笑而无知。
对话历史,是让后人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考古研究,则是让后人至少拥有和历史对话的能力。若是数典忘祖,哪里还能继续向前。
大尾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大尾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1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目前还没有明确正式的种属分类,处于疑名状态。大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51:120000郑建华:浙江古代青瓷综论
浙江是青瓷故乡,也是古代世界主要的青瓷产地。所谓“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视角在此。肇始于夏商之际的原始青瓷,绵延至明清时期的龙泉窑青瓷,三千余年,在几乎贯穿古代中国历史时期的维度内,在大体相同的地理空间,浙江地区的瓷业生产,始终以同一瓷系产品——青瓷为主流,名窑辈出,官民两系,蔚为奇观。一、历史分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6:560002讲座消息:南京大学人文讲坛
南京大学人文讲坛讲座时间5月28日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郭静云5月29日盘龙城时代的历史地图郭立新时间:16:00—18:00地点:图书馆报告厅讲者介绍郭静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0:370000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 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考古专家 不敢动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遗产,保护文物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物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控制温度和湿度。不过,有些文物竟然能够放在露天,被风吹日晒都不需要担心损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44:140000美国人也有为难的时候,馆藏的中国文物修复不了,只好向中方求助
美国向中方求助复中国文物本文作者倪方六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科技水平一直领跑全球。以芯片来说,美国一停供,连华为这样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技术公司都拿它没辙,只能被卡脖子。但这么说并不等于美国人什么都行,中国就不行。比如,在文物传统修复技术方面,中国专家就让美国人竖大拇指,遇到问题为难了,要向中国求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