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 古墓里的骨头去哪了 如果没找到后人 留着还有何用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大发展,修建新的高铁、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地下墓葬和古代遗址重见天日。这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出土的陪葬品和具有研究价值的器物可以被送到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览,但古人的骸骨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考古专家没有找到墓主人的后代,那么这些人骨还有何用途呢?

根据2020年6月份的最新消息,西安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体质人类学实验室从西安市博物馆接收了一批几千年前的人类骸骨。西安大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和古代人骨标本库。近年来,许多省份将整理完好的古人骸骨送到西安大学进行研究,这些古人骸骨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西安大学的教师会带领学生对这些骸骨进行初步测量。通过与不同曲线特征的比较,可以判断这些骸骨的来源地。

西安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实验室通过研究大量古代人骨标本,推断出各地区的人口发展、迁徙以及文化演变过程。考古发掘的合作单位都会将出土的古代人骨送到西安大学。近几年,湖北、安徽等省份的古代骸骨也被送到这里。根据西安大学赵东月教授的介绍,通过研究各地出土的人骨,可以对当地几百上千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索。例如,西安作为古都长安,从西安出土的古代人骨可以研究唐朝长安城及周边地区居民的体质特征,还可以探讨古代,尤其是唐汉时期,长安作为世界开放化国际都市的饮食习惯等方面。
通过古人骸骨上保留的细节,可以了解古代长安城内人群的迁徙和交流方式。西安还出土了许多外国古代人骨,例如2018年甘肃省出土了一座具有明显异域特征的古代墓葬。甘肃省的文物单位将墓葬中出土的古人骸骨送到了西安大学。通过分析,确定墓主人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阿拉特地区的人。他来到甘肃应该是为了做生意,但不知何因在我国去世。考古队员还发现了许多西汉时期的古代人骨,通过碳元素分析,西安大学完整地还原了大月氏部落往西迁徙的过程。

古墓中出土的古人骸骨基本上会被送到各个大学进行研究和保存。这些古代骸骨虽然没有那些华丽的陪葬品重要,但它们背后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这些骸骨进行测量和分析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当西安大学的古代人骨标本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现有的古人DNA,可以探究整个中华民族的起源。因此,尽管古代人骨可能在外表上没有那些令人瞩目的陪葬品重要,但它们在揭示历史谜团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施氏无畏龙:全球最大恐龙化石(长26米/尾椎骨占1/4)
施式无畏龙是一种庞大的植食性恐龙,据科学家推测它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6米左右,体重更是重达65吨,可以说它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一种恐龙化石,单单是尾椎骨就长达9米,它的第一批化石发掘于阿根廷境内。施氏无畏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51:56000082年农民捡到武则天金简 文物贩子开价10万 上交获1500奖励
曾在1982年,河南的屈西怀农民在嵩山上采药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金属片,上面刻满了字。这件宝物很快引起了文物贩子的注意,他们不惜出价高达10万元要购买。令人惊讶的是,屈西怀并没有选择将宝物卖出去,而是坚决将其上交给了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27:380000酋长龙:南美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2米/属于疑名)
酋长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仅2米,最早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化石,但是这批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一根胫骨和少量的牙齿化石,所以无法准确的判断它的种属关系,只能暂时将它保持为疑名状态。酋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52:240000安徽发现一座大墓,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真是前辈,盗洞打得奇准
三国孙休定陵疑云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发了不少历史稿,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换个主题,还是说大家感兴趣的盗墓。来说说三国孙休墓。我在《三国大墓》一书中,有一节谈的是孙休。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吴主本与他无缘。但在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给了他机会。孙綝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当了皇帝后,把“恩人”孙綝给谋杀了,不然祸害太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6:190000大型食草蜥脚恐龙:大安龙 体长5米(仅在四川发现化石)
大安龙诞生于侏罗纪的晚期,在蜥脚目恐龙中属于腕龙科,外形也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虽然生长达到了5米,但是它的脖子和尾巴就占到了大半,体型非常不算非常庞大,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365位,但是它也是大型恐龙的一种,化石也是在05年才第一次被发现的。大安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7: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