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考古•平凡者 | 考古百年——殷墟考古技师简史(一)
一部殷墟考古学史,半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殷墟近百年考古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深远意义,毋庸置疑。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令人振聋发聩的考古学大家,更离不开那些默默奉献、寂寂无闻的考古“平凡者”。正如所有平凡而精彩、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一样,在这些“平凡者”中出现了不少术业有专攻的行业翘楚,而那些即便只是短暂参与发掘、整理的“平凡者”,也同样为殷墟考古作出了贡献。石璋如先生不仅是殷墟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一代宗师,他的《殷墟发掘员工传》更是让人无限感慨之作。这本书让我们知道,那些没有太多机会出现在考古学术成果中的“平凡者”,同样是殷墟考古的中坚力量。
新时代十年,殷墟考古的步伐正在加快,殷墟考古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我们特此推出殷墟考古“平凡者”系列,集腋成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续写出一部《殷墟发掘员工新传》。
——何毓灵
考古在大众眼中是冷门且小众的学科,但对于殷墟遗址保护区的村民来说,却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保护区的村民中隐藏着许多考古“高手”,这些“高手”便是考古技师。考古技师也被誉为考古界的“基石”。殷墟遗址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国考古技师的摇篮。殷墟技师成长史反映了中国考古技师发展的一个缩影。
起源与奠基(1928-1937)
100多年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之上的文字,故大量收集并进行研究。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多,所谓的“龙骨”在古玩市场获得了较高的价格。在利益的驱使下,位于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便“热闹”了起来……
1928年,傅斯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代理所长,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口号。在这个背景下,聘董作宾先生为通信员,对小屯村进行调查。董作宾雇佣村里一个年轻人为向导,带他到挖出甲骨的地方。这个年轻人因此机缘巧合成为殷墟历史上第一个被雇佣的“技师”。虽然他所指的甲骨坑位置有所偏差,但经过董作宾现场调查,认为殷墟甲骨并不像罗振玉等人所说已经被挖尽。因此向上级汇报,决定对小屯村进行发掘。为了方便发掘,发掘团雇佣小屯村及附近村庄发掘甲骨的“老手”为工人。在这些工人中,一部分被石璋如先生称为“精锐部队”即考古技师,另一部分为普通力工。这些力工多数为农民,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帮助发掘团进行发掘,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些技师中,比较有名的便是王景文,被誉为“天字第一号”技师。王景文泥水匠出身,受过考古技术训练,清理人骨干净利落,在工地担任班长职务。在西北冈1217号大墓发掘中,他对腐朽的木鼓进行整体套箱,即对木鼓周围的泥土进行切割,套入制作好的木箱内封装,然后运送到室内进行清理。此技术让他一战成名,且“套箱”技术沿用至今。此外,他还参与了著名的YH127甲骨坑搬运,并对搬运方法提出了至关重要的意见。搬运YH127坑时,李绍虞设计为两根纵杠,每杠前后各16个工人,一共64人。但因YH127坑重达五千斤,采用杨木不结实,且两根纵杠受力点单一。最后因纵杠断裂宣告失败。
王景文见此提出两点改进意见:第一,将杨木改成榆木,增加韧性;第二,将两根纵杠改为一纵一横“十”字型,每杠8人。这样既减少了人力也使受力点更加平衡。采用王景文的建议后,YH127坑才顺利运送到安阳车站。
另一位比较有名的技师叫何国栋。他曾在古董店当过学徒,有一定的基础。他从殷墟第一次发掘便开始参加工作,因为表现较好,从普通技师慢慢成长为长工。发掘团当时一共有两位长工:刘明和何国栋。刘明负责站内工作,何国栋负责田野工作,长工均是按月发放工资。何国栋具备一定的领导力,管理工地井井有条,技术也不错,因此在浚县辛村发掘时,被任命为总工头,待遇比长工又高一级。何国栋和刘明这种长工模式,在殷墟发掘历史上是一个先例,为殷墟之后的发掘开创了新的用工模式。
“史语所”在殷墟十五次发掘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为第十二次发掘,最多时达500人,相当于部队营级单位。其中包括大量农民、泥瓦匠、木工等。普通工人按日工结算,每日四角。长工和技师论月发放,每月十二元,提供伙食。这样的工资水平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收入。因此吸引了大批社会人员,许多人通过介绍才能进入发掘团,这为殷墟培养技师提供了数量基础。
“史语所”在殷墟发掘的十年时间里,不仅培养出大量考古学家,如董作宾、李济、郭宝钧、梁思永、石璋如等,更培养出殷墟第一批考古技师。这是殷墟技师的形成时期,技师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清理遗迹现象和管理工人。绘图和资料整理则有专门职员负责。长工模式完善了考古雇佣模式,为殷墟遗址后续发掘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人才储备。
发展与壮大(1950-20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恢复了对殷墟的考古工作。1950年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武官、四盘磨、小屯、大司空、苗圃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当时参与调查发掘的技师多为史语所培训的熟练技师,如魏善臣、何振荣、屈如忠等。此时殷墟急需培养一支考古发掘队伍,以保证殷墟遗址发掘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安阳考古发掘队,1959年修建了安阳工作站。安阳工作站的建立,为培养殷墟技师提供了场所条件。
工作站学者结合“史语所”的殷墟发掘经验和实际情况,采取两种培养技师模式。第一,工作站招聘附近村庄具有考古发掘经验的年轻人进行培训,按月发放工资,类似“史语所”长工模式。招聘的技师职能分工明确,分为站内工作和田野工作。站内工作内容包括文物修复、绘图和资料整理等。田野工作内容包括田野发掘,现场记录、绘图、照相,管理工人等。
第二,由本地发掘技术经验丰富的技师领导工人,成立发掘小队,与工作站签订发掘合同,配合工作站进行发掘任务。发掘小队需要培养本队技师,同时也要负责招募和管理发掘人员。工作站依据工作量,支付发掘费用。两种模式的推广,使殷墟短时间内培养出了大批考古技师。
屈光富是安阳工作站优秀技师,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级技师。发掘殷墟宫殿区时,郑振香先生正在绘制墓葬,那时屈光富年龄还小,便在旁边认真地观看。郑先生将绘图方法细心的教授给他,并要求他现场绘制。结果小屈光富极具考古绘图天赋,很快便将墓葬人骨绘制完成。郑先生看后大为赞赏,高兴地交给杨锡璋先生看并说:“你快看,小尾巴第一次画墓葬,画得这么好,长大了一定是干考古的料!”如郑先生所愿,屈光富毕业以后,入职工作站,逐渐成为殷墟田野发掘的中坚力量。
他参与1989年郭家庄发掘、1997年黑河路发掘、2003年孝民屯发掘、2010年刘家庄北地发掘等。屈光富最为擅长绘制遗迹图,著名的M54(亚长墓)和大司空车马坑遗迹图均出自他手。年近花甲的屈光富老师因身体原因已退居二线,但每次谈起考古工地和遗迹绘图时,总会神采奕奕地讲起考古工地往事,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考古技师们。
经过三十多年的培养和发展,殷墟技师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上百人的规模。2003年至2004年孝民屯遗址考古发掘,是殷墟技师队伍的“大会战”。此次发掘是殷墟发掘史上单次发掘面积最大者,发掘面积达6万平方米。发掘单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参加了部分工作)。此次发掘,殷墟考古技师全员参加,并邀请其他考古队技师进行支援。每日出工人数达数百人。通过这次发掘,展现了殷墟技师娴熟的发掘技术,促进了殷墟技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同时也培养出一批年轻的考古技师。
这个时期的考古学者如马德志、安志敏、郑振香、陈志达、杨锡璋、杨宝成、刘一曼、唐际根、岳洪彬等先后主持和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此时殷墟考古技师需要掌握所有发掘技能,包括遗迹辨别、遗迹编号、绘图、照相、记录整理、管理工人等,与史语所发掘时的技师相比,技能提高很多。这是殷墟技师发展和壮大时期。殷墟遗址发掘也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如殷墟妇好墓发掘、小屯南地、花园庄东地甲骨发掘及洹北商城的发现等。这些成绩离不开殷墟考古学者领导,更离不开殷墟考古技师的付出。
改革与创新(2010-至今)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考古技师职业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地环境差,没有劳动保障,晋升机会少,再加上社会就业机会增多等原因,导致现今的年轻人愈发不愿意从事考古技师这个职业。以目前情况,殷墟考古技师的年龄普遍在50~60岁之间,30~40岁之间少之又少,20多岁的年轻技师几乎没有。考古技师老龄化,低学历,后备力量不足,不仅发生在殷墟遗址,全国其他遗址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与之相反的是现在考古发掘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考古技师的技能和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的考古技师不仅需要掌握常规田野考古发掘技能,更要求会使用电脑绘图,无人机航拍,RTK测绘等新技术,种种原因造成现在考古工地的年轻技师寥寥无几。
为了保证殷墟遗址这支百年考古技师队伍的传承和发展,殷墟也开始了改革之路。国家文物局不断完善考古技师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分门别类的资质认证,在国家职业大典颁布的基础上,完善考古技师、文物修复师和文物建筑修缮技师的职业设立,研究制定相关职业标准,使考古技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得到提高,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考古技师队伍。
安阳工作站提高技师工资待遇和福利,完善劳动保障制度,招聘高学历专业人员等措施提升技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各考古发掘小队成立文化公司招募社会专业人员,保障公司田野发掘水平。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殷墟技师队伍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加入,队伍模式由原先农民和社会闲散人员,逐渐转变成具备各种考古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完成了新老技师的交替任务。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殷墟技师发生了质的改变。新一代的年轻技师不仅具备所有田野考古发掘技能,而且可以独立完成田野考古发掘任务,了解每次考古发掘的目的,并且有一定的考古学见解。同时他们也精通电脑办公软件和绘图软件,能熟练掌握遗迹测量,航拍,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新技术。闲暇时他们也会将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整理成文章,发表在考古期刊上,与同行分享。目前殷墟技师队伍在何毓灵、牛世山、岳占伟、王迪等考古学者的领导下,考古发掘日新月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如配合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发现大量商代遗存。洹北商城主动发掘发现城内制陶、铸铜、制骨作坊区。安阳工作队对王陵区外围勘探,发现王陵区隍壕等。殷墟技师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着殷墟遗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28年至今,殷墟科学考古发掘已走过近百年。殷墟技师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许多人是从父辈们的手中接过手铲,参加到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来的。殷墟考古技师们薪火相传,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殷墟考古奋飞不辍的精神传承。大邑商很大,他们却很渺小,然而在“大邑商”心中他们却是一群坚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
考古百年,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辛勤探索,为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作出毕生贡献。今天,中国考古蓬勃发展,离不开考古人一代代的努力。考古技师作为中国考古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中国考古历史长河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应该获得尊重,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有这样一群国宝“守护人”,中国考古未来可期。
附记: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先生与安阳博物馆刘晓阳女士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对两位师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何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5月19日第5版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唐晓峰|甲骨卜辞:中国最早的地理记录
19世纪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在药铺常卖的“龙骨”上识出文字,从而掀开以甲骨文(卜辞)研究历史的新阶段。甲骨文的发现,与竹简帛书、敦煌文书、故宫档案的发现,并列为20世纪我国历史文献的重大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58:51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南京城
明代早期的都城。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应天府城,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始建于朱元璋称帝前两年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洪武二年(1369)大规模兴建新城和宫城,费时4年,以后又继续建造各主要城门和“后湖城”,到洪武十九年初步完工。洪武二十二年又加筑了外郭城。如果连外郭城在内,明南京城可称世界古代第一大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0:380000白起木牍出土,历史学家猜测其身份!解析其时代背景!
发掘出位于陕西咸阳城东郊的一个古墓后,考古专家发现墓中出土了一件刻满文字的木牍。经过专家的解读后,他们震惊地发现历史曾经骗过了我们。这座墓据说是秦国第一战神白起的墓,里面发现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2:07:400004阿穆尔龙:黑龙江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65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黑龙江省发现了6种恐龙,其中就有今天要介绍的阿穆尔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阿穆尔龙基本资料体型:阿穆尔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米,与蓝尾龙、肃州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12位,生活在距今7400万-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2:11:350003斯石不朽 兹山永固——读《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
2023年1月21日,即农历大年三十下午,当我收到洛阳龙门石窟研究员杨超杰寄来的新作《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时,既感到意外,又觉得亲切,见书如见人,这才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一书,为杨超杰、陈莉、朱佩三人合著。全书包括序言《龙门石窟纪年造像概说》、凡例、图版目录、正文、索引等五个部分。共计30.9万字,图版244幅,四色印刷,334页,16开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4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