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40

考古发掘与礼制研究——读杨华先生《古礼新研》与《古礼再研》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50:230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认识杨华先生时,他正在写作博士毕业论文。礼制问题当年在学术界还是一个相当冷僻的领域,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揭示中国文明的内在结构和核心价值,根本不可能绕开它,尤其是考古发掘和研究。

相对于其他领域,专门从事礼制研究的学者仍然人数很少,原因很简单,难度太大。历代经学家、礼学家为之皓首穷经,清代学者更是集其大成,留给后来人的学术空间非常狭窄。要超越传统经学,无非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新方法,二是新材料。随着考古发掘的广泛开展,尤其铜器铭文和简帛材料的出土与研究,为礼制研究带来了生机。对礼制研究者来说,可谓躬逢其盛。

《古礼新研》

作者:杨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定价:58元

《古礼再研》

作者:杨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定价:128元

杨华先生就是利用简帛材料研究礼制问题的代表性学者。他先后出版了《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古礼新研》(商务印书馆,2012年,以下简称《新研》)、《古礼再研》(商务印书馆,2021年,以下简称《再研》)。除了与其他学者合著的几种《中国文化史》著作之外,其他著作都送给了我。

有一位学术前辈曾经直白地对我说,考古发掘人员对自己的发掘所见,非常缺乏礼制方面的认识。我自己参加过一些考古发掘,深深感觉到这一点。拜读《新研》和《再研》时,会时常联想到自己参加过的一些考古发掘,加深自己事后对这些考古发掘的认识。阅读其他学者的发掘简报和考古报告时,也会有这样的联想,深深感觉到考古工作者需要加强礼制方面的文献修养。

台湾出版的《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包括《新蔡简所见楚地祭祷礼仪二则》《新蔡简祭祷礼制杂疏(四则)》《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出土日书与楚地的疾病占卜》《“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先秦血祭礼仪研究》《先秦衅礼研究》《楚地水神研究》《襚·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制研究》《<序宁祷券>集释》等15篇文章,除了3篇未收入后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礼新研》中,其他内容基本都在其中了。只要细读《新研》和《再研》,便很容易将二书涉及的礼制问题与自己的考古发掘相结合,并且用来指导随后的考古研究。

《新研》和《再研》的主要侧重点,是用新出的简帛材料讨论上古礼制问题。作者将简帛记载,尤其是卜筮祭祷简、日书等材料与古人的生老病死过程结合考察,进而研究当时人的疾病状况、死亡过程、丧葬仪式、崇拜对象等。在这一系列研究中,他时常拿“三礼”文献的记载与考古发掘进行对证,对于数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例如“六宗”、祭祷、楚先、庙数、用血等,都得出前人未有定论的新说。

关于“五祀”(即门、行、户、灶、中霤等五种家居小神),古代礼学家向来存在着两种见解:一派认为按照天子、诸侯、大夫、士的等级,贵族们分别祭祀七祀、五祀、三祀,具有等级差别;另一派则认为不分等级,恒祭五祀。近现代学者如章太炎等人,也对之争论不休。《新研》在《“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中,通过排列楚简、秦简中的祭祀签牌和祷祠名称,认为古人祭祀这五种小神时从来没有等级差别。这对于“恒祭五祀”的观点,可谓一锤定音。

众所周知,《仪礼》《周礼》和《礼记》是儒家的经典文献,它们不一定完全实用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也不一定完全在考古发掘中得到呈现。但是,杨华先生的《新研》和《再研》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且将这些礼制材料与考古发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踵武前贤,渊源有自,是两册具有学术性、思想性与通识性的著作。下面从这两部专著中选取几例略作说明,便可一目了然。

2005年底,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倗伯”及夫人墓葬M1,出土了罩在棺木上绘有图案的丝织品,此即“三礼”文献上的“荒帷”。此墓下葬时间在西周中期,说明那时贵族丧葬仪式与《仪礼》的记载大体相同。这种“荒帷”在新郑及江陵的战国墓中也有所见。可见这种礼制在先秦时期相当流行,且在汉代前期的南方墓葬中仍在延续。西周时期的有铭铜器如小孟鼎、虢季子白盘、敔簋等铭文中,也有所反映。

张亚初、刘雨先生合著的《西周金文官制研究》说明礼制在墓葬的使用上,至迟可上推到商代。杨华先生的《再研》中有《叶家山曾国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一文,通过考察叶家山墓地中的丰碑和桓楹、毁兵和毁器、族墓与都城、族徽与助丧这四种葬俗,指出西周早期居于南方汉水流域的曾国,其丧葬礼制与同时期其他各国并无大异,而且特别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内容反映了西周早期的丧葬礼制,这对于研究儒家的起源问题也具有学术价值。

宋镇豪《从花园庄东地甲骨文考述晚商射礼》(中国文物研究》2006年第1期)一文,特别研究了商代的用弓和弓法,认为商人视所获猎物有无废矢而品评优胜与否,并且在射后实行享祭先祖之礼,这与文献记载的周代射礼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早期的甲骨文、金文记载的多是祭祀祖先的内容,最早的青铜器,也是祭祖礼仪的法器而不是生产工具。这正是中国早期文明区别于他国文明的地方之一(详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国维《释礼》一文指出,繁体字“禮”字就是向神奉献祭品的象形。上半部象二玉之状,下半部则是笾豆供奉的器形。文献中的礼制活动都配有音乐,早期文明中,诗、歌、舞、乐合为一体,西周春秋时期宫廷所用与礼制相配的音乐,被称为“雅乐”,它主要是钟、鼓、磬等打击乐,后来才出现丝弦乐(详杨华《先秦礼乐文化》)。周一良先生《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文物》1985年第7期)已指出,礼制实际上是深入平民百姓之中,由平民而流传。

杨华先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把古文献中的礼制问题活学活用于考古发掘中。可以说这两部专著对考古发掘所见的礼制问题大体都有涉及,这屡屡见于他的引述之中。若读他的《新研》和《再研》,自然会使读者联想到在现场所见的考古发掘,从而加深对这些考古发掘的认识。这说来简单寻常,实则非经一番精研覃思,是很难达的。

20世纪以来,是先有考古发掘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才出现对礼制问题的重新研究,这与传统礼学中的经学研究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陈公柔、沈文倬二位学者的著名争论,就是这种方法的表现。《仪礼》的士丧礼、士虞礼等记录了上古时期的丧葬仪式,在目前发掘的东周墓葬中,大都得到了证明。如江陵马山战国楚墓M1所出土的女墓主,包裹尸体的方法和层数(21层),就与《仪礼》《礼记》等古文献记载大体一致。其他南方楚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卜筮祭祷简,记载着墓主生前祭祷神灵的时间、地点、仪式、神灵名称,这些与古文献上的礼制记载也大体吻合,埋葬棺椁中的赗书(吊丧时送礼的清单)、遣策(所有随葬物品的清单),已有大量出土的实例,与礼制记载也能大致相合。这些都在杨华先生《新研》的各篇中分别进行了讨论。

《新研》和《再研》这两册著作中的各篇文章、各个角度,其基本方法是将“三礼”文献与考古发掘相结合,需要具备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功底,要下大力气、大功夫才能融会贯通,这并非易事。细读二书,对于我们的考古发掘工作一定会有不少启发。在《古礼再研》的后记中,杨华先生自称想赓续旧章,再写作《三研》、《四研》之类。我们期待这《三研》《四研》早日出版!

作者:夏麦陵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