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75

樊树志|明神宗的决策:东征御倭援朝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58:350

明神宗根据朝鲜使节的报告,得知朝鲜国王处境危险——“存没未保”,向兵部发出指示:“朝鲜危急,请益援兵,你部里看议了来说。王来,可择一善地居之。”尽管有一些传闻,神宗朱翊钧还是决定,接受朝鲜国王的请求,东征御倭援朝,接纳朝鲜国王避难。

兵部对敌情估计过低,仅仅派“游击”(中级军官的职称)史儒率领少量兵马前往朝鲜。由于不熟悉地理,又遭连日淫雨,史儒兵败阵亡。副总兵祖承训随后统兵三千前往增援,又遭败绩,祖承训只身逃回。

初战失利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动。神宗皇帝决定采取大动作,任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为蓟州、保定、辽东等处“备倭经略”,任命正在宁夏平定叛乱的总兵李如松为“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命令他“克期东征”。

宋应昌受命后,立即去山海关整军备战,声称平日讲求一字阵法,需要士兵一万,战车三百六十辆,火炮七万二千门,弓弩二万七千副,毡牌各二千面,弩箭数百万支,火药铅子及轰雷、地雷、石子、神球、火龙、火枪等,要求兵部拨给钱粮,制造备用。狮子大开口,流露难以掩饰的怯敌情绪。御史郭实弹劾宋应昌出任经略不称职。宋应昌乐得顺水推舟,请求辞职。这一下激怒了皇帝,严词谴责宋、郭二人:

宋应昌已奉命经略,只为郭实一言,遂畏避不肯前去,沿海边务责成何人?浮言反重于朝命,国纪何在?倭报已紧,宋应昌可即日择行。九卿科道依违观望,今亦不必会议。郭实怀私妄奏,阻挠国事,着降极边杂职用。再有渎扰的,一并究治。

神宗所说的“依违观望”者,首当其冲的就是兵部尚书石星。

掌握军事大权的石星,对于“东征”没有信心,寄希望于谈判,美其名曰“招抚”,因此,派遣精通日语的沈惟敬,冒用“游击将军”头衔前往平壤探听虚实。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如是说:

沈惟敬,浙之平湖人,本名家支属,少年曾从军,及见甲寅倭事。后贫落,入京师,好烧炼,与方士及无赖辈游。石司马(兵部尚书石星)妾父袁姓者,亦嗜炉火(烧炼),因与沈善。会有温州人沈嘉旺从倭逃归,自鬻于沈……且云关白(丰臣秀吉)无他意,始求贡中国,为朝鲜所遏,以故举兵,不过折柬可致……司马(石星)大喜,立题授神机三营游击将军。

沈惟敬受命前往朝鲜,表面上是“宣谕倭营”,实际上是去和平谈判的。

在平壤城北降福山下,他与小西行长会谈,小西诡称:“天朝幸按兵不动,我亦不久当还,当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归朝鲜。”于是双方达成休战五十天的“协议”。沈惟敬返回后向兵部作了汇报。朝廷官员议论后,以为倭寇欺诈多变,不可相信,我军利于速战速决,催促宋应昌立即带兵出征。

宋应昌实在不是一个恰当的人选。文秉《定陵注略》对他有一段描述,很能说明问题:

宋应昌有口才,酷好术数,为山东巡抚时,倭寇朝鲜,警报旁午。守(宋应昌)檄登、莱两府收鸡蛋数万。或问何用?曰:“倭寇舟来,我以鸡蛋掷之,舟滑站立不住,悉成擒矣。”远近闻者大笑。兰溪(赵志皋)在政府,独奇之,擢为兵部侍郎,总督征倭军务。又有方士张君就者,挟变幻小术,守(宋应昌)延至幕中。既至辽东,则索民间桌二百张叠加高数丈,张披发持剑立桌上,施符演法,号于众曰:“三日后当有天兵十万助我灭倭。”次夜,张潜入娼家宿,与一武弁争,抉其目负伤遁去,宋(应昌)大沮丧,复谬言:“我有神术,当令倭酋自缚来降。”呜呼,朝廷纵乏人,奈何令此辈当一面,亵中国之威灵,而取外夷之轻侮哉!

其实石星也不是兵部尚书的合适人选。当时“倭警告急”,有人向石星献策:可征用江南沙船沙兵。兵部武选司员外伍袁萃向石星道明真相:“所谓沙船者,乃太仓、崇明等捕鱼之具。所谓沙兵,非兵也,即捕鱼之人耳。只能于海滨行驶,不入海洋,不习水战,将焉用之?”希望石星取消此议,石星说,已经得到圣旨批准了,怎么可以中止?后来石星果然征集到一百多艘沙船,全都破烂不堪,随船的二千“兵员”,都是市井乌合之众。石星居然任命一名游击率领这批沙船沙兵出征,行至天津外海,遇上大风,船多倾覆,那名游击溺水丧命。对于石星的此类荒唐举动,当时人感叹道:“朝廷以虚声集事,每每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东征只能寄托于李如松了。十二月,戎马倥偬的他从宁夏赶来,履任蓟州、辽东、保定、山东等处军务提督之职。他是辽东名将李成梁之子,从小跟随父亲征战,深谙兵机韬略,又熟悉朝鲜情势。朝廷任命他为东征提督,是最佳人选。为了激励李如松所部的士气,皇帝特发十万两银子犒赏,并且宣布重悬赏格,以期战则必胜。

此前沈惟敬已同小西行长和谈,朝鲜国王颇有微词:“小邦(朝鲜)与贼(日本)有万世必报之仇,前日坚守五十日之约,以待天兵(明朝军队),今反有意许和,以堂堂天朝,岂和小丑讲和乎!”沈惟敬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与小西行长会谈。李如松接到沈惟敬的报告:小西行长愿意接受“封贡”,请求退至平壤以西,以大同江为界。李如松不相信这种谎言,怒斥沈惟敬“险邪”,要把他处死。参谋李应试从旁劝说,不妨将计就计,出奇兵偷袭。兵不厌诈,一向骁勇善战的李如松,这番要尝试一下智取的谋略。他派沈惟敬先去平壤,与小西行长约定:李提督即将抵达平壤附近的肃宁馆,举行“封贡”大典。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四日,李如松率部到达肃宁馆,小西行长派遣部将前来迎接“封使”,李如松突然喝令拿下,捉住三人,其余将领逃脱。小西行长闻讯大吃一惊,问沈惟敬:这大概是翻译没有把意思转达明白吧?随即再派亲信小西飞随沈惟敬前往说明。正月初六日,李如松率军抵达平壤城下,小西行长派部下夹道迎接,自己在风月楼观望。明朝军队怀疑其中有诈,没有进城,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正月初八日黎明,激战爆发。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这样描写道:

倭炮矢如雨,军稍却,李将军手戮一人,我师气齐,奋声震天。倭方轻南面为丽兵,承训等乃卸装露明盔甲,倭急分兵拒堵。李将军已督杨元等从小西门先登,李如柏等从大西门入,火药并发,毒烟蔽空。方酣战时,吴惟忠中铅洞胸,血殷踵,犹奋呼督战。而李将军坐骑毙于炮,易马驰堕堑,鼻端出火,麾兵愈进。我师无不一当百,前队贸首,后劲已踵,突舞于堞。倭遂气夺宵遁。

日军先是退保风月楼,半夜时分,小西行长渡过大同江,退保龙山。

李如松初战告捷,给朝廷的战报称:“斩获倭(首)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乘胜追击,一气收复开城、黄海、京畿、江源四道,日军退守王京(汉城)。

取胜后的李如松显然有点轻敌,贸然率领轻骑向碧蹄馆进发,一月二十七日的碧蹄馆之战,遭到败绩,退回临津江南岸。此次战败,明军锐气受挫,李如松在奏疏中向皇帝感叹:“众寡不敌,臣病甚,请以他人代其任。”经略宋应昌本来就倾向于议和,便根据沈惟敬的建议,向小西行长送去兵部的照会:“汝等果能涤志湔非,尽还朝鲜故土,并还两王嗣及陪臣等,归报关白,上章谢罪,本部即当奏题,封尔关白为日本国王。”并且派游击周宏谟与沈惟敬前去谈判。

四月八日,双方在汉城府龙山谈判,达成四点协议:

1. 返还先前加藤清正俘虏的朝鲜王子;

2. 日军从王京汉城撤往釜山浦;

3. 布阵于汉城的明军,在日军撤出汉城的同时撤退;

4. 明朝派遣使节赴日本讲和。

四月十八日,日军放弃汉城南撤,退保釜山,汉江以南千余里朝鲜故土得以恢复。根据协议,明朝讲和使节谢用梓、徐一贯抵达日本名护屋(名古屋),谒见丰臣秀吉。六月二十八日,丰臣秀吉提出议和七项条件:

1. 迎接明朝皇帝之女备为日本天皇之妃;

2. 两国年来因间隙而断绝的勘合贸易应予恢复;

3. 明朝大臣与日本大名之间交换通好不变之誓词;

4. 朝鲜一分为二,北部四道及京城返还朝鲜,南部四道给与日本;

5. 以朝鲜王子及大臣一二人作为人质送往日本;

6. 归还去年俘虏的朝鲜王子;

7. 朝鲜大臣向日本提出誓词。

明朝使节提出三项条件:

1. 返还朝鲜全部领土;

2. 朝鲜王子归国;

3. 丰臣秀吉谢罪。

九月间,日本方面请求“封贡”。所谓“封贡”,有“封”与“贡”两层意思,“封”就是册封日本国王,“贡”就是开通朝贡贸易。朝廷的态度仍然不肯松动,通知宋应昌,不宜允许“封贡”。一向主张“封贡”的宋应昌上疏申辩。积极支持宋应昌的兵部尚书石星也上疏申辩:“近日议论愈多,观听愈淆,其势必至尽没将士血战之劳,大陷经略叵测之谋,臣之狗马愚衷,亦且死不瞑目。”皇帝对于两人的奏疏明确表态:“朕以大信受降,岂追既往!可传谕宋应昌严备,劝彼归岛,上表称臣,永为属国,仍免入贡。”

兵部职方司主事曾伟芳向皇帝提议:为今之计,宜朝鲜自为守,吊死问孤,练兵积粟,其国王可令其“退闲”,另立光海君,或“令众建王族”。皇帝对他所说“宜朝鲜自为守”表示赞许,至于更换国王一事则以为不可。几天后,神宗皇帝致函朝鲜国王,就此次战争向朝鲜国王表明态度:

尔国虽介海中,传祚最久……乃近者倭奴一入,而王城不守,原野暴骨,庙社为墟。追思丧败之因,岂尽适然之故!或言王偷玩细娱,信惑群小,不恤民命,不修军实,启侮诲盗,已非一朝,而臣下未有言者。前车既覆,后车不可不戒哉!惠檄福于尔祖,及我师战胜之威,俾王之君臣父子相保,岂不甚幸。第不知王新从播越之余,归见黍离之故宫,烧残之丘陇,与素服郊迎之士众,噬脐疾首,何以为心?改弦易辙,何以为计?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聘礼文之外,原无烦王一兵一役。今日之事,止以大义发愤,哀存式微,固非王之责德于朕也。大兵且撤,王今自还国而治之,尺寸之土,朕无与焉。其可更以越国救援为常事,使尔国恃之而不设备,则处堂厝火,行复自及。猝有他变,朕不能为王谋矣。

这是神宗朱翊钧对十几天前朝鲜国王“上表谢贺”的答词,虽然以天朝对外藩的“敕书”形式发出,不乏居高临下的口气,但内容并不盛气凌人,而是希望国王好自为之,并且表示了从朝鲜撤军之意。十二月,他下达命令:大兵尽撤。要求蓟辽总督顾养谦代替宋应昌赴朝鲜料理撤兵事宜,蓟镇防务暂令顺天巡抚代理。

本文选自樊树志著《明史十二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