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自然史》:丝绸是树上羊毛织成的?山西又新出土了石蚕蛹
#历史真相官##趣逛博物馆#
古希腊人相信,丝绸来自东方“赛里斯”国,Seres,意是“丝国”。并且,用来纺织丝绸的丝是树上长的珍稀“羊毛”。
古代罗马作家,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公元23或24~79年),即老普林尼先生,中国处于东汉最初的两位皇帝在位的时间(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普林尼先生在其所著《自然史》书中记录了中国和丝绸:他基本继承了希腊人的这个说法,说中国的丝是一种在树上结成的绒,他们向树木喷水,把树叶上的白色线毛冲刷下来。然后,他们的妻子就把这些羊毛纺成线、织成布,这种布就是丝绸,令罗马贵族趋之若鹜。

1926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说明距仰韶文化时期即养蚕取丝。最近有发掘出土了四件石雕刻的蚕蛹;上世纪50年代之后,在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蚕宝宝)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丝绸纺织证据,说明我国丝绸悠久的历史至少在七千年上下。1982年,老李在山西曲村实习发掘时,班里同学负责的西周墓葬出土了数量不少的蚕宝宝玉器,可见西周时北方对蚕的认识也非常普遍。


最新出版的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中的一些珠饰,以及广州天河区恒福路银行疗养院工地西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古罗马帝国式样的黄金戒指等考古材料表明,至少西汉时期,地中海东部地区与广州之间有密切的海上来往。这些证据都表明在老普利尼之前,希腊、罗马与中国都有过交流;《后汉书》所记罗马使者来汉则是老普林尼过世百年后的事情了。


历史的真相是:中国养蚕纺织丝绸的的历史很早,蚕宝宝吃桑树上的叶子,并在类似树的枝丫上吐丝结茧,人们收集蚕茧并抽取蚕茧之丝用来织布;而古罗马与中国的交流,也肯定早于老普林尼先生著书的年代。至少西汉时期的考古发现材料说明,老普林尼先生有可能听或见到从中国返回的南亚商人或西亚地区到欧洲的商人所描述之丝绸故事。老先生的说法虽有谬误,也并非完全不着边际,没有提到蚕宝宝,直接就说到了树枝上的蚕茧,显然信息传递有缺失,但十分有趣。虽然有如此谬误,并未妨碍中国的小小蚕宝宝通过所吐之丝,连接起古代东、西方,并影响了世界历史,它才是丝绸之路的最初啊。

丝绸不知为什么没有被列入四大发明?但以后至少要考虑传统养蚕-丝绸纺织技术成系列的申请为非遗吧,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之一。
各位如果对丝绸有兴趣,可以到广东省博物馆观看正在进行的三城记展览,领略丝绸的美与魅力。
河北发现一座北宋古墓 墓主身份很离奇(宋代墓葬)
河北发现的北宋墓葬主人与孙策大乔有关。2020年3月的一天,在河北邢台广宗县的大王村,几位村民在废弃的鱼塘取土的时候,无意中挖出了一个古墓。邢台市文管部门的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了现场。经过初步的调查与勘探,这是一座北宋时期的砖室墓,清理掉墓室内部杂乱的淤土与墓砖以后,考古专家发现这处墓葬早已被盗,墓中既没有棺椁,也没有墓主人的尸骨,更没有任何陪葬品。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7:48:000004蒙古恐龙:足龙 具有典型夹跖特征(奔跑速度极快)
足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隶属于阿瓦拉慈龙科,第一批的足龙化石发掘于蒙古的乌哈托喀,不过化石比较破碎。足龙的外形很像鸟类,尤其是后腿非常修长,所以奔跑能力极强。足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19:180000为什么三星堆不敢继续挖了(资金、技术、政策)
三星堆的发现,震惊了中外的考古界。随着三星堆不断出土文物,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三星堆的历史都非常好奇,但是三星堆现在却突然间不再挖了。三星堆不再继续挖的原因比较多,首先要面临的第1个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7:46:170004副栉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10米/距今6500万年前)
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大型恐龙有很多,它们大多是食草恐龙,分别在全球各地,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副栉龙,它体长可达10米,是种鸭嘴龙科恐龙,它行走时四足,觅食时为了吃到更多的食物,通常会二足站立,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副栉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29:400003还有2天,截止报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还有2天截止报名关注我们,进入公众号点“暑校专区”或在后台发送“2019”可获取暑校最新消息!(封面来自GotCredit.com)(本号编辑:散步君)长按指纹一键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1: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