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 宋元景德镇窑瓷器
江西省景德镇是著名的千年瓷都,相传此地的陶瓷业起源于汉代,到了南北朝晚期的陈朝开始声名远播,唐、五代时期景德镇陶瓷工艺逐渐成熟,以烧制青瓷和白瓷为主。
宋代窑业发达,南北各地名窑林立,景德镇的瓷业也开始繁荣起来,烧制出品相独特的青白瓷,深受时人所喜爱。元朝入主中原后,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除了延续青白瓷的传统之外,也开发出卵白釉、高温颜色釉及釉下彩绘等新品类,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本文选择五件代表性的器物,介绍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的特色。
1.宋青白瓷刻花瓶

此器的釉层透明度高,平面处为白色,深刻处因积釉而呈淡青色,俗称「影青」。
图片来源:《宋瓷展 朝日新闻1999》,页85,图48。
宋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产品有瓶、碗、盘、枕、水注等品类,在形制上常有花口沿、瓜棱身、长弯流等变化,胎体表面多用刻花、划花及印花等工艺技法装饰。
例如上图为宋代的青白瓷刻花瓶,此器的瓶口往外翻折,颈部略长,肩部圆缓向下倾斜,瓶腹稍深,腰部以下略为收窄,器底具有圈足,足底外撇,与上方的折沿口彼此呼应。
瓶口部分做成凹凸曲折的花瓣状,犹如一枚盛开的花朵,颈部排列一圈窄长的叶片纹,腹部雕刻繁密的花卉,花叶轮廓采深刻法勾勒形状,局部浅琢细密的篦纹,表面罩上一层透明釉。
釉色青中带白、白中闪青,正是青白瓷的典型特征。刻纹处因为积釉而显得略为青暗,如影随形一般,故又称为“影青”。
2.宋青白瓷鸭形薰炉

胎体细白,釉面透明,深刻处因积釉而为淡青色,呈现精巧细致、莹润似玉的质感。
图片来源:《白磁 平凡社中国的陶磁5》,页64。
根据学者专家的研究,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当地的瓷石制胎,用釉果和釉灰调配釉料,釉灰采自当地石灰石加草木灰拌匀而成,釉果则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
景德镇的土质不错,素有“水土宜陶”之称,尤其北宋中晚期所用瓷石位于上层,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都很优越,所以能够烧制出胎质精细、薄而透光、釉色莹润、质感如玉的青白瓷产品。
例如上图为宋代的青白瓷鸭形薰炉,此器为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品,全器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制作为鸭禽,昂首张口,引吭鸣叫,中段制作圆柱形炉身,外侧以双层莲瓣承托,下段为折沿盆式的底座,炉身和鸭嘴处透穿小孔排烟。
此器的胎体细白,全器满釉,釉色晶莹,透明度高,精巧细致的造型与莹润似玉的釉色相互辉映,是宋代青白瓷的代表器物之一。
3.元青白瓷贴花玉壶春瓶

此器表面有堆贴连珠纹、堆塑花叶及刻划壼门纹边框等多重装饰,风格繁复而华丽。
图片来源:《世界陶瓷全集13辽金元》,页57图43。
元代改用麻仓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法制作瓷胎,青白瓷产品的胎质、釉色、造型及纹饰都与宋代不同,尤其注重器面装饰,除了传统的刻花、划花及印花之外,还用堆贴、点彩及镂空等技法,营造多重装饰的特色。
例如上图为元代的青白瓷贴花玉壶春瓶,此器的瓶口外敞如喇叭状,颈部略长,肩部斜溜,腹部外扩如鼓,底下具有圈足。它的胎体较厚,全器满釉,釉色白中泛青,属于元代的胎釉特征。
瓶身表面堆贴连珠纹,在颈部串成蕉叶,环绕一圈,并在腹部构成四个菱花形的边框,花形边框内部堆塑花朵和枝叶,形成镂空装饰,腹底刻划壸门纹边框,整体装饰繁复而华丽。
除此之外,连珠纹也可串联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等吉祥文字,丰富的装饰纹样呈现元代青白瓷之风格。
4.元代枢府窑印花纹碗

碗内有模印法压印的纹饰和「枢府」二字铭文。釉色卵白,略带青灰,是元代枢府窑的特色。
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3辽金元》,页59,图44。
枢府窑之名,源自于元代景德镇瓷器上曾经发现的“枢府”字铭,然而同期器物上还有“太禧”、“福禄”等字样,其中的枢府和太禧为元代官府机构的简称,所以世人所称之枢府窑瓷器,可能是官府定烧的产品。
例如上图之元代印花碗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此器的口沿外敞,腹部略深,器壁以圆缓的弧度向下收窄,底下具有圈足。碗内采模印法修整造型、压印纹饰,并有“枢府”二字铭文,即是枢府窑瓷器。
碗体内外施釉,釉色卵白之中带有一点青灰色,并且呈现乳浊状的质感。碗的底足露胎无釉,口沿处则有垂釉,显然当初采“仰烧法”放入匣钵内烧制,提供我们元代枢府窑装烧工艺的参考。
5.元青花双龙赶珠纹盖罐

元代青花瓷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画纹饰,色泽浓艳,并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图五)
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4江西》,图134。
元代景德镇窑除了烧制青白瓷和卵白釉瓷之外,还生产高温蓝釉、高温红釉、铁褐彩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红绿彩瓷、五色花戗金瓷及孔雀绿釉瓷等等,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器物就是青花瓷。
元代青花瓷以二元配方之瓷土制作胎体,表面用钴料绘画纹饰,罩上透明釉后高温烧制成器。当时除了改良胎土之外,也调整了釉料的配方,釉色呈现白中带青、肥厚润泽的质感,纹饰则由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画,色泽浓艳靓丽。
例如上图为元代的青花双龙赶珠纹盖罐,此器出土于景德镇珠山地区,造型呈圆口鼓腹之状,罐口有盖扣合,表面绘画云龙纹,纹饰深蓝靓丽,并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正是苏麻离青料的特色。
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凭借着青白瓷、卵白釉瓷及青花瓷等艺术精品,获得举世闻名的瓷都地位,它的崛起与发展为明清陶瓷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盗洞非常巧妙地打在太子墓上,推测不是当年知情人,就是盗墓高手
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房陵大长公主墓和长乐公主墓,这篇头条号来说说废太子李承乾的墓。在原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东周新村西边,有一个呈圆锥形的封土堆,南北约6米长,高约2.5米,当地人世代相传叫“牛犊冢”。为什么叫牛犊冢?埋的是牛犊子?不对,是形容这座墓不大,与邻近的古墓相比,显得实在太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9:130002刘备墓考古新发现,三峡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无法继续往下挖
甘夫人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已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多次刘备成都惠陵的真伪问题(最近一篇见《三峡工程已把刘备真身墓淹了?三峡蓄水前寻找刘备墓真相》一文)。这一话题真的说不尽,孰是孰非很难说。在1990年代后期,当时四川、重庆两地的媒体都称,刘备墓是否在奉节可望揭开。但可能是没有找到确切的东西,三峡蓄水前奉节老城的考古发掘情况后来就没了下文,令外界失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1:4100002020年新发现物种:巨型管水母居首,长度打破世界纪录
尽管地球上的生物已被人类发现很多,但新物种依然存在许多,并且每年都有发现。2020年是一个坎坷年,幸运的是新物种也发现了不少,其中大多发现于海洋,以下是5个2020年新发现物种,巨型管水母打破世界最长生物纪录,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No.1巨型管水母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13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雍城遗址
东周时期秦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秦国从德公元年(公元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在此建都近300年之久。1973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勘查与发掘。雍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秦国早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45:240001战国时期的祭酒青铜器 已经用到物理学手段(大气压强)
青铜酒器使用了大气压强作为原理而制造。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铜祭酒器,可以说是妥妥的一件黑科技产品,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利用大气压原理铸造的青铜器。它通体高65.2厘米,下端是一个雕饰呈莲花瓣形状,内部中控的球形器。它的底部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圆宝,球的上方是一个中空竹结形长柄,长柄中有一个黄豆般大小的方孔洞,顶端为封闭的龙首衔环竹节形肠柄,与莲花瓣状球形器上下贯通。黑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2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