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快照| 陕西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2:450阅

2022年3—7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咸阳渭城区塔儿坡发掘一处战国晚期秦人墓地,共发掘古墓葬406座(其中战国晚期385座、汉代20座、唐代1座),窑址13座(汉代2座、唐代10座、明代1座),出土文物847件(组)。


该墓地东距秦咸阳城宫殿遗址约12公里,东距咸阳城西界约7公里。199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该墓地东侧的咸阳市钢管钢绳厂分厂建设,发掘清理战国晚期墓葬381座,出版考古报告《塔儿坡秦墓》。
战国晚期墓葬,从形制上可分为竖穴土圹墓(55座)和竖穴洞室墓(330座)两大类。出土随葬品质地有陶、铜、玉、铁、石、骨等,以陶器为主,共292件,器形有陶壶、陶盒、陶鼎、陶釜、陶鬲、陶罐、茧形壶等,部分陶器上戳印四字陶文;铜器、铁器以带钩为主。

本次发掘的战国晚期秦墓与东邻的95塔儿坡秦墓一墙之隔,墓葬形制、随葬品相近,应是战国晚期同一墓地。结合以往的发掘情况,可以进一步确认咸阳东郊是秦咸阳城的墓葬区。从墓葬规模、出土随葬品判断,这批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墓主应是地位偏低、经济状况差的一般平民阶层。
墓葬分布密集,但战国晚期墓葬的打破关系较少,局部墓葬的排列均表现出整体方向的一致性,判断当时对墓地有规划或墓葬之上有明确的标识。局部区域两座或更多的墓葬有规律排列分布,应是夫妻或家庭合葬。
塔儿坡墓地的新收获为研究战国晚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秦墓的区域分布、人口迁徙等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李昆桦、杨灵玲、赵旭阳)
图片来源: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赵旭阳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3年02月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20:100000楔齿龙:大型盘龙目生物(长3米/神经棘极为修长)
楔齿龙是一种肉食性的盘龙目爬行类生物,诞生于2.95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和大部分盘龙目生物一样都和现代巨蜥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上下颌骨前端都长有匕首般的牙齿,背部脊椎处则长有极长的神经棘。楔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00:470000任文洁:小麦的推广种植与先秦时期“四时”观念的强化
在历史早期,人们关于时间的种种观念和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时代中逐步萌发并完善起来的。尽管人们时刻都切身感受着“自然时间”的推移与变化,但能将其转化为一种“社会时间”,留存于自身的观念当中,并指导其依照一定的时间节律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文要探讨的“四时”观念便是“社会时间”的一种体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32:520000瑞氏普尔塔龙:拥有最宽蜥脚类脊椎(宽1.6米/体长30米)
瑞氏普尔塔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可以达到25-30米,属于蜥脚类恐龙中最大的一种,甚至被专家称之为恐龙之王,只有南美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才能与之相比。瑞氏普尔塔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45:400002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6:3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