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岭南最宜人,采石英州画不如
“首届英石赶山节”与“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等展览活动系列活动于11月6日--16日在英德市博物馆热展中。老李这篇短文带您将英德市博物馆的里里外外都逛一下[大笑],也借此机会,为您说说英德的石文化的前世今生。


英德,美丽的北江城市。玉带绕英城,翠峰相对出;由于独特的石灰岩地貌,风景如画,历史上以石文化而著称;“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石是全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德是中国英石之乡。英石假山盆景技艺是英德民间手工艺的一大特色,英石假山盆景的制作以自然奇石为原料,顺英石之气势,制成盆景被喻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应当说,英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天炼成的,特别在老李眼中,什么都要考一下古,在老李看来,英德的“英石假山盆景技艺”作为英德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英德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两万多年前,英石的产地—石灰岩溶洞中,就有人类生存,英德青塘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时间上而言,开启了英德石文化的序幕;

正在发掘的青塘岩山寨遗址发现了石峡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其中一些墓葬出土的玉器为英德石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历史的脚步进入到唐宋时期,英德的石文化正式登场。随着岭南的开发,经济繁荣,英德的山水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唐元和六年(811年)贞阳县令侯著为南山“涵晖洞”题名石刻,唐元和六年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等,都是南山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此后宋代石刻中,更有大文豪苏东坡所留石刻。(链接:《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队伍中,走出了一位知名女考古学家 》一文中介绍苏东坡这通石刻能够流传下来的一段小故事,可参看)


宋代文学艺术的发达,举世闻名,更是对英石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

在英德为官期间,酷爱英石,并将英石艺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乃至当今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他提出的英石审美原则:“瘦、透、漏、皱”四字诀,仍然是英石审美原则不可动摇的基石。

而英德的茶叶种植与制造,可谓英德石文化中的奇葩。明代以来,英德的石牯圹联山茶、横石圹石文台茶、石灰铺亚婆障茶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地方著名品种,从这些地名中也透出了如同英德红茶般的醇香味道。现代的英德红茶既是发展当地经济,为脱贫奔康贡献力量的产业;又是远销海外的英德制造,更是英德石文化的升级版本之载体,为丰富世界人民的生活做出了独特贡献。

因英石说起英德石文化的历史与现代,让咱们回到英石的话题上来。如今,随着英石品种多样性,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瘦、皱、透、漏”标准,还有所创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也是英石的发展传承的必然历史选择。老李在学习之后,尝试介绍几种,与各位分享:
大自然造化,鬼斧神工;石美无需字,意境在其中。
线状花几款


平台石

图片提供:英德市博物馆、英石文化研究会、英九庄园,特此鸣谢!
#趣逛博物馆#
170万年前的人都发现了,为啥4000年前的夏朝,却始终得不到证明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从部落,到各朝各代;从甲骨文的诞生,到秦朝统一文字,这些都表明,中国文化是有传承性的。然而,人们耳熟能详的朝代并不一定真正存在过,比如夏朝。根据资料记载,夏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但是,除了一些零散的文字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却没有留下任何证明其存在的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19:18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象山王氏墓地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5:560001笔记与随感|郭静云:“什么是历史?” 讲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笔记与随感“什么是历史?”讲座主讲人:郭静云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整理人:周毅(河南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8:250000一个盗墓者自述:群里买墓葬资料、联系同伙,风水师圈定盗挖位置
网上相约盗墓被逮到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好玩吗?好玩,但千万别当真,当你真的拿起洛阳铲,就不再好玩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主角,很喜欢阅读盗墓文章、小说,遂联系群友一起“体验”,结果到墓地仅仅挖了3铲子,便被抓住了,上个月(2021年6月)才出来。其尊姓大名就不说了,说不定他还能看到我这篇头条号文章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7:310000先秦古遗址考古发现一处地下墙壁厚达3米,做啥用?肯定不是城墙
夏日冷饮的发明人是谁?本文作者倪方六端午假期这几天,气温升得很快。在夏天,人们最乐于消费的大概就是冷饮了。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冷饮的事,我在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是发表过相关的稿件,这篇文章就是原文的一部分。(古代北方饮食壁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5: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