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
中国以其绵远悠久的古代文化著称于世,其标志之一是传世古籍的丰富繁多。人们形容中国典籍,常说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并非夸大之辞。古书可以认为是前人遗留的信息。过去的世代早已消逝,但就像我们的感官接受远方传来的声波、光波一样,通过书籍所蕴含信息的传递,能够认知古代的存在。
在历史上长远的时期里,书籍是认识古代文化的唯一渠道。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播着这种信息,古书在传抄,在出版,维持着古代文化的生存。书籍的绝大多数读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对古籍中显示的信息是信任的,只是对这些信息作出不同的解释说明,很少有人去考察信息本身的传递过程。直到近代,当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得不变革的时候,才出现对信息的怀疑,要求对传世古籍重行系统估价,于是涌现了“疑古”或称“辨伪”的思潮。大家都记得,这一思潮怎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心目中中国古代的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可说是对古书的一次大反思。
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为认识古代文化提供了另一条渠道。文物和遗迹的发现和研究,是对古代遗存的直接接触,与通过书籍取得的信息难免有某种变形是不同的。上面谈到的对古书的反思,仍然是就书论书,一般只能是揭示古书内容可能存在的种种矛盾。考古学的成果则在书籍之外提出客观依据,特别是近年,从地下发掘出大量战国秦汉的简帛书籍,使人们亲眼见到未经后世改动的古书原貌,是前人所未曾见的。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将能进一步了解古籍信息本身,知道如何去看待和解释它们。这可说是对古书的新的、第二次的反思,必将对古代文化的再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对上一次反思的成果重加考察。
研究新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的过程中,有下列十种值得注意的情况:
第一,佚失无存。地下发现的简帛本古书,不少是不见于现存著录的佚籍。例如在最近发现的江陵张家山竹简中,有一种数学书题为《算数书》,其写成年代早于今本《九章算术》的成书,堪称中国数学史上的惊人发现。这部书并未见于《汉书•艺文志》以及其他著录。另外还有一些简帛本书,虽曾见于著录,却在时间的长河中久已湮没无存。例如临沂银雀山竹简中的《孙膑兵法》,当即《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齐孙子》,可是此书估计在东汉末年即已散佚了。如所周知,《汉志》著录的书籍能保存至今的不很多,看来《汉志》没有著录的古书还不知有多少种[1]。
第二,名亡实存。有的简帛古籍前所未见,实际其内容仍保留在后世的书里。例如最近发表的长沙马王堆帛书《胎产书》[2],其开首一大段托名禹问、幼频答。这篇帛书字体较早,很可能抄于秦代,内容应是先秦作品,而上述一段现存于隋唐著作《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中,只是语句略有改易,却被说成是北齐名医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方”。《胎产书》的这一段,事实上并未佚失,只是被改头换面,以致无人得知。
第三,为今本一部。马王堆帛书有《战国策》,发表时称《战国纵横家书》,共二十七章,其间十一章见今《战国策》或《史记》。按传本《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纂辑,其叙云:“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脩书》。”帛书本应为其中一种,只能算今本的一部分,但就其性质而言,仍然属于《战国策》。
第四,后人增广。古书开始出现时,内容较少。传世既久,为世人爱读,学者加以增补,内容加多,与起初大有不同。如阜阳双古堆和定县八角廊都出有一种竹简古籍。审其内容,大多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查《汉书•艺文志》,记述孔门事迹的书有《论语》、《家语》,此书体裁与今《家语》接近,许多内容同于《说苑》等,也与今《家语》一致。今本《家语》久为人所怀疑,指为王肃伪作。从新发现看,《家语》还是有渊源的,只是多经增广补辑而已[3]。今本后序所述《家语》传流经过,也许并非尽出子虚。
第五,后人修改。古书传流多赖师传,有时仅由口传,没有书于竹帛,因而弟子常据所见,加以修改,不能斥为作伪。在新出简帛中,例如长沙马王堆帛书和江陵张家山竹简都有《脉书》(帛书发表时题为《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经研究系今传《内经•灵枢》书中《经脉篇》的祖本,有很多文句是相同或类似的。不过,《经脉》比《脉书》要丰富得多,而且即以最中心的脉数而言,《脉书》是十一脉,《经脉》则增加到十二脉。这不只是文字内容加多,而是在观点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虽有这样的重大改动,仍不能否认《脉书》是《经脉》的滥觞。
第六,经过重编。以马王堆帛书《周易》为例[4]。帛书有经有传,其传文多与今有异。与今《易传》“十翼”对比,可知“十翼”中的《系辞》《说卦》都曾经重新编写,其文字和编次有许多不同。帛书本好些富有哲理的段落,也不见今本。至于帛书《周易》的经文部分,是对传世本加以重编,在卦序上更合于阴阳学说,其年代反晚于今本经文的成立[5]。因此,出土古籍有时也不一定是最早的本子。
第七,合编成卷。如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以《老子》两篇同《五行》《九主》《明君》《德圣》四篇抄在一起,成了一卷书。这些内容思想倾向很不相同,虽然有某种联系,却分隶不同学派。尤其《五行》出于子思、孟子一派之手,和《老子》不能同日而语。传世古书也有这一类混编的情形,如《逸周书》《管子》之类,各篇年代和思想多有差异。《管子》中收入《弟子规》,尤为明显。帛书《老子》甲本,以《黄帝书》(可能即《汉志》的《黄帝四经》,发表时称《经法》等)同《老子》合写,虽同属道家,有“黄老”之称,究竟不出于同时同人。不加区别地抄为一书,总是易滋误会的。
第八,篇章单行。古人抄书很不容易,书不易找,书写材料也有困难,因而大部头的书籍有时只有部分篇章单行,普及于世。清人刘宝楠《愈愚录》曾专论及此,举了不少实例,其间有《保傅传》。《保傅》是贾谊《新书》里的一篇,又收入《大戴礼记》。现在在定县八角廊竹简中,果然发现有单行的《保傅》[6]。由这个例子,可知新出简帛中有些单篇,不一定意味当时还没有全书,只不过藏简帛的墓主人仅有此篇就是了。
第九,异本并存。上面已经谈及马王堆帛书和张家山竹简的《脉书》。书中发表时题为《阴阳十一脉灸经》的部分,又抄在《导引图》帛书上。马王堆帛书该卷,在《脉书》前又有现题《足臂十一脉灸经》的一篇,也是论十一脉,而又有不同。同样是《灵枢•经脉》的渊源,但同见于一卷帛书上面,显然是不同本子的并存。帛书《周易》与传世本经文是并存的,上文已论。同样,帛书《老子》先《德篇》后《道篇》,曾引起学者惊异,而今传河上公注本实际也不是晚出的,汉初也可能存在。这些,都是异本并存的例证,不可见新发现之本而摈斥传本。
第十,改换文字。古人传流书籍系为实用,并不专为保存古本。有时因见古书文字艰深费解,就用易懂的同义字取代难字。《史记》引用《尚书》便用过这一方法,看本纪部分即可明白。临沂银雀山竹简《尉缭子》的发现,初看与今本不同,颇多艰奥文句,细察也是经过类似改动,以致面目全非。这大概是由于《尉缭子》是兵书,更需要让武人能够学习理解。
以上十点,概括得恐怕不够完全,希望读者由此能认识到古书的形成每每要有很长的过程。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立于学官,或有官本,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那些仅在民间流传的,变动自然更甚。如果以静止的眼光看古书,不免有很大的误会。
通过这些年来整理出土简帛的经验,又使我们认识到古代发现佚书时,整理的要求和标准可能和今天不一样。历史上有两次发现大量古籍,一次是西汉时的“孔壁中经”,一次是西晋时的汲冢竹书。壁经以古文《尚书》为主,汲冢所出则有《纪年》、《穆天子传》、《师春》等等。古文《尚书》东汉末始多流传,今本出于晋代梅赜所献,自孔安国起的整理过程是很漫长的。清代学者批评今本古文《尚书》,其中有些问题也许就出于整理的缘故。至于今本《纪年》,有的疑难同样可能是当时整理方法的结果。[7]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讨论。
对古书形成和传流的新认识,使我们知道,大多数我国古代典籍是很难用“真”、“伪”二字来判断的。在“辨伪”方面清代学者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其一些局限性延续到现在还有影响。今天要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应当从这些局限中超脱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在学术史研究上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注释:
[1]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第234-235页,中华书局,1983年。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四)》,文物出版社,1985年。
[3]参看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序。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
[5]李学勤:《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卦序卦位》,《中国哲学》第14辑。
[6]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
[7]参看陈力《今本竹书纪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8辑《研究生论文选刊》,1985年。
来源:《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20页。
舞马衔杯银壶,禁止出境的国宝,却讲了一个倒霉悲惨的故事
考的是古,说的是今,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陕西是中华文明核心区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170余万件(组)文物。在这些如星辰般灿烂的文物中,称得上国宝级文物的只有18件(组),而其中,从不出境展览的文物只有两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08:060000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0000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唐宋时期的森林
三、唐宋时期的森林这一时期森林地区继续缩小,由于远程采伐的范围不断扩大,山地森林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一)这一时期像关中等平原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森林可言。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下还有“万株果树”可以与樊川碧波相映成趣[1]。洛阳城外则连这一点都说不上了。唐代末年,诗人韦庄登上洛阳城外的北原,回首下望,仅看到城中树木重重,都是人家宅旁院侧所栽种的。至于城外,他就只能见到一些桃树[2]。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4:300005姜义华: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动能到底是什么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9:590000带你看展之《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02》
佛陀像祈愿塔菩萨头像弥勒菩萨头像弥勒菩萨坐像金刚法菩萨像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像文殊菩萨像白文殊菩萨像胜乐金刚像诃利帝与半支迦诃利帝与半支迦宝藏神度母像摩利支像尊胜佛母像般若佛母像佛坐像佛塔须大拿本生故事佛钵须大拿本生故事佛钵佛教故事圆盘佛教故事圆盒弥勒佛像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