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华光礁一号,梦幻的西沙,神奇的蔚蓝(一)
如果说19世纪及其以前,人类对陆地自然界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彩;20世纪及其以后,人类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水下考古的方式潜入自己蔚蓝的历史,探索自己的另一种过去,同样精彩纷呈;蔚蓝的历史博物馆中,沉船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沉船又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水下考古人则是续写另一半剧本的人。今天老李和各位分享一些中国水下考古人探索续写这一剧本的所见所闻与情怀。本文剧本的主题是“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
“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华光礁之环礁内侧。1996年经当地渔民的偶然发现,发现后的水下考古调查,老李曾经有幸参与接送水下考古队员往返广州与海南,但没下水啊。该沉船后经考古发掘通过对其中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字样的青白釉碗以及其他一些器物的研究,推断该船应是南宋中期,从福建泉州港启航,途径海南,驶向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商船。老李有幸得到发掘领队孙键先生惠允,将他2007年春季,在西沙华光礁水下考古部分工作和生活经历及日记编辑若干期短文,陆续分享给读者,一来让读者对我们的水下考古队员在海上的工作、生活有所了解,二来还可在双节假期,感同身受一下他们听海风、被风浪、潜龙宫、观珊瑚、友鱼虾、探沉船的乐趣。。。
3月15日
下午4点,船出潭门港。08098(座船)、08077、08068
船上的蟑螂奇多,还有鸡笼。




老李:那时,还没有中国考古01号水下考古工作船,都是租用的渔船,从海南的潭门港启航, 给养品种中,还携带了活鸡,当然,船上有煤气有电,基本生活还行,小强们也非常给力的陪着水下队员,也许是怕他们寂寞吧。
3月16日
赶不及潮水,船只不能通过水道进入华光礁盘里面,只好先泊于北礁。船只在北礁外抛锚过夜。南海海水景观远非其他水域可比,水深处墨绿带黑,只有被船艏犁过之处泛起碧绿,洁白的水沫一团团地向远方迤俪而去。放眼望去海天浑然一体,视线所及,波涛浩淼,令人生出无限唏嘘感叹。





老李:礁盘水浅,没法干活儿,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海鲜只需淡水煮熟,加盐;其他都是画蛇添足。据说,孙老师不吃海产,队员一开始大快朵颐,吃海鲜,都嫌弃他榨菜就猪肉罐头,可一个多月下来,石斑鱼煮南瓜,都吃出鱼屎味儿了,纷纷抢夺孙老师的榨菜和肥猪肉罐头,那是后话。
3月17日
24点到华光礁,因看不清暗礁泊于礁外。
入夜,海水如墨、银河灿然。空中星光皎然,大熊座、猎户座恍如航标,古人所见亦当如是。昔魏武云“星汉灿烂,没于期间”诚不余欺!在无垠的大海上仰视夜空,对于人类的渺小与世事的纷争了无意味。大熊高悬、猎户低垂,北斗闪烁,动辄以光年计算距离,以亿万计算时间的宇宙,不禁让人生出宇宙浩瀚,人生渺小,畏惧自然的感觉!
老李:文人啊!
3月18日
上午船进华光礁,个人整理装具。
又见华光、又见华光!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依旧,风雨流年。。。
下午去98年的老地方,海底地貌并无大的改变,早年遗址只是因为散落的破碎瓷片已被海生物侵蚀。年轻人颇为兴奋,海面、水下人影晃动。
傍晚,稀娑小雨不期而至,平添一丝寒意。






3月19日
冷空气突然南下,夜来狂风咆哮不已,0898船的系缆绷断。小艇不能出动,全天休息。
老李:看来并不都是写意的日子啊,不经风雨哪有彩虹。
待续。。。
#西沙##中国水下摄影#
汉朝贵族夏季空调房叫“清凉殿”,有多高级?休息时还有女侍摇扇
汉代贵族的清凉殿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谁都想凉快些,在现代这很方便,制冷设备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人家都可以用上空调的,但在古代,或者说30年前还是稀罕物,家里能有一台窗式小空调算相当有钱了。现代制冷设备都是利用人工冷源,古代夏天降温使用的冰块,都是天然的。冰块,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温的重要冷源之一,这种利用天然冷源给房间降温的手段,至今如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4:380000讲座:张庆捷: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
本文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汉唐考古名家讲座第一季第二讲“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的学术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诸位。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白彬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8:300002故宫的地砖下的秘密 让考古专家惊呆(故宫秘密)
故宫的地砖下还有15层地砖是为了防止有贼人挖地道偷袭。故宫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皇家宫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这座宫殿中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最令人好奇的莫过于故宫地砖下的秘密。地下防御系统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1:40:160005真实的盗墓日记:看看日本人当年在中国是咋“摸金”盗宝的
日本人在华“盗墓笔记”本文作者倪方六日本大谷探险队第三次西域“探险”活动,从1910年(宣统二年,日明治四十三年)8月开始。这一次,橘瑞超差点丧命于西域。其在《中亚探险》一书中几次写到了死。在试图从一结冰处穿过时,结果踩破了一块薄冰,“如果我是一个胖子,或体重较重,肯定淹死在水底了。这次捡了一条命,还多亏我个子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3:520000荐书:《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讲文物》的出版,让很多读者发现,原来除了蜚声中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在文物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当然,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沈从文更为出名的是他作为文学家的身份。沈从文的一生,以1948年为界,划分为了两截。前半生,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边城》被誉为“文学史上最纯净的小说”,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28: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