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往事:燕道成通水渠出玉器,雷站长有情义封“院士”
三星堆新祭祀坑的发掘节后就要正式开始了,当然也离不开这些为三星堆考古奉献了一辈子的人。
假期也过了几天了,高速公路上的堵车暂停了,舟车劳顿也暂告了一段落,老李今天接着给大家说说三星堆的人和事。三星堆现在的站长是雷雨先生。他可能是考古圈子里头摄影最牛的,当然他的事迹远非如此。




今天要说的话题,缘起于不久前老李在网上曾经看过一篇短文,有网友写了一篇关于三星堆考古工作站曾院士的文章,写了一位长时间参与三星堆考古工作的农民考古技工的日常生活。看完之后老李觉得很有意思,考古工作和多时候要依靠技工师傅们,当然应当写写他们,这才是考古的温度。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曾院士这个封号到底是怎么来的?所以,最近老李在与雷雨站长聊天的时候,自然也就这个疑问请教了雷站长,如下,把我们谈话的一些内容整理出来与各位分享:
根据雷雨的介绍,三星堆考古让两位附近的农民伯伯成为了名人,另一位更早的农民伯伯是燕道成先生。
1929年,广汉农民燕道成在三星堆月亮湾台地通水渠时发现一坑400余件精美的玉石器,一时间,“广汉玉器”声名鹊起,从而拉开了持续近百年年的三星堆考古的序幕。
关于燕道成先生发现玉器这件事儿,网上也有不少文字记载,我就不啰嗦了,那么从雷雨站长那儿得了一些照片儿,和当时的发现有关。
这张合影中,坐在前排戴帽子的就是燕道成老先生;两人合影的这张,左边的这位是燕老先生。


燕道成老先生当时是为了疏通田里边的水渠而发现的这些玉器,这两位踩着水车的女士所面对的水渠,就是当时最早发现三星堆玉器的地方。

这两张黑白照片的玉器就是1929年出土的。

现在说说曾院士。这个封号是怎么来的?
雷雨答道:90年代我去了三星堆,成了陈老站长麾下的考古队员。那时候,老子头发还很多啊。这显然是川普的味道,不是指人家的大统领,是雷站长的普通话;当然,咱们祝愿大统领早日康复。

那时候(90年代),我和老曾一起发掘,他在三星堆的时间我比我早,天天在一块儿,老曾不仅懂得多,干活麻利;不在话下,有一天,忘记了具体时间,我看着他,突然发现,老曾非常有气质。为什么有气质?你看人家,说是农民伯伯,留着大背头,每天头发经常搞的非常精细的样子,不像我,两个月不理发;我就说:老曾啊,你哪里是农民,你完全就是咱们三星堆的院士啊!结果这些话被旁边人听到,就传开了,一直叫到现在;看来现在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啊。
顺便说一句,雷站长的别号不知是哪位后生给册封的,唤作云叔。
雷站长好摄影,因为有感情,为老曾拍了不少考古艺术照:



雷雨站长说起老曾,那也是经常夸赞的对象。多面手,从钻探到发掘、拼对陶片到陶器修复,全能!是多面手。

在三星堆,一晃就是好多年,他们都整出情感了,也就难怪雷站长为老曾拍了不少那么讲究的照片,曾院士的头发虽然和雷雨一样,随着岁月递减,但还是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样子啊。
图片由雷雨先生提供。
END
挖掘到九岁女孩儿的墓穴 四个大子专家傻眼(盗墓手笔)
盗墓贼给棺椁上面留下了一行字。大概在1957年陕西西安的某个建筑工地正在施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十分强烈的咣的一声,等到包工头来到这里,挖开一看,就发现了几块十分巨大的青石板,其中一个已经断裂,于是包工头联系到了当地的保护部门。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把上面的青石板给取了出来,然后看到了里面棺椁,可是棺椁上面的几个字居然让专家们哭笑不得。开馆者死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0:490001收藏热催生盗墓,民国资深玩家竟被外甥造假货骗了,从此退出江湖
原题:“市场规律”刺激下的民国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盗墓活动的疯狂,与当时“市场规律”的过度刺激是有直接关联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5:560000夜盗国家重点保护古墓被抓,同伙围住警察要人,“不放就开枪”
山西省一起令人吃惊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山西有个闻喜县,现在行政上隶属于运城市,是中国风水鼻祖郭璞的家乡。别看“闻喜”二字名字很俗,但大有来源,乃御赐县名。闻喜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古称“桐乡”,秦始皇改名“左邑”。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收拾南越国。次年,刘彻派路经左邑桐乡时,刚好接到攻破南越国的喜讯,遂诏改左邑为“闻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0:550000“土夫子”加入考古队 挖出神秘小箱子 箱中藏有失传两千年古籍
湖南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诸侯封国,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废除于公元7年,共计209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悠久,文献资料中对于长沙国的记载十分有限,甚至让人产生疑虑。为了证实长沙国的真实存在,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证据,证明它确实存在于历史舞台上。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如果没有物质证据与文献相互印证,那么有关长沙国的任何文字记载都会显得十分虚无。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33:180000收藏家拿文物鉴宝 被专家说是赝品(明朝皇冠)
专家称藏宝人的明朝皇冠是假的要求上交节目组。西安资深的一位收藏家拿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个金罐前来建头,当把宝物拿到专家面前时,所有人很是惊讶,整个金罐采用鎏金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金冠的前方九条金龙栩栩如生,龙纹、龙鳞都被工匠焊接而上,清晰可见。在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研究后,专家竟然果断的说,这是一件赝品。赝品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2-02 11:31: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