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到底该不该出现在教科书内?学者提出正反两种观点
中国一直以来就提倡应试教育,倡导学生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完成相应的测验,并且能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课本的选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层层过滤筛选出来的中华精品。但在近来这些年突然有很多声音冒出来,他们竟然主张移除初中课本中鲁迅的文章。

要知道鲁迅在中国文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奇人,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以杂文著称。因为他的文章代表了那个时代一些针砭时弊的现象,所以一直以来鲁迅都是初中课本中的"常驻钉子户"。即便后来初中课本经历了几次改版,鲁迅的文章却始终活跃在其中,导致不少初中生纷纷"吐槽"读书最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大多数都是白话文形式的,也难怪习惯了现代汉语的初中生们觉得有点难了。

有教育学家对于那些声称将鲁迅作品从初中课本中移除的人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中发现基本上主张移除鲁迅文章的人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因为鲁迅擅长写杂文,而那个交替时代作家们写文章都偏向于用一些暗喻和反语,读起来不是很直白,基本上通篇看下来都要文章下的注释来帮忙理解,导致很多现代读者在欣赏他的文章时有点吃力。因为鲁迅写的文章用词语言上偏冷僻和生硬,毕竟白话是脱胎于文言文的,大量使用白话文写文章自然是避免不了生硬的这个弊端。和现在成熟的白话文章相比,鲁迅的白话文就显得不太能部分初中生接受了。

况且很多中学老师在讲鲁迅先生的文章的时候往往没有注意方法,有的还对文章内容过分拆解并刻意解读,使得很多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老师们推崇用面面俱到的授学方法将鲁迅的文章,使得学生们对鲁迅文章更加排斥。最重要的一点则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激进而且直指人性,作为一个思想特立独行的大文豪,鲁迅对于各种社会现象都做了一次批判,对于他不喜欢的作家们更是大肆评论了一番,这种激进的方式对于有的中学生来讲有点过猛,导致很多人难以接受。

不过不管怎样,经过多次的教材改版鲁迅文章始终未被撤下,这就足以说明鲁迅先生的文化地位,他的作品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精髓,时代在进步它的作品始终不落伍。即使有声音表示要撤下他的作品,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只要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再晦涩再难都不能停止去学习!
陕西的一座古墓,历史上40万人都没有挖开,震动了整个盗墓界
在我国陕西省的咸阳市有一座古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盗墓贼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历史上有人动用了40万人都没有将这座古墓挖开,从而震动了整个盗墓界,它就是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古墓,因为历代盗墓界的人士,面对此古墓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又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24:550000元朝严禁出售堕胎药和帮人堕胎,首创“堕胎罪”
古代的避孕方法与堕胎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前面的《中国古人如何采取避孕手段?》一文,再往下避孕话题。古代比较安全的避孕方法,还有“麝香避孕法”和“藏红花避孕法”。传说这两种避孕方法多为皇帝的妃子和上层女性使用。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多女人如果全都生育,皇帝后宫岂不成了超级幼儿园?所以皇帝都会实行计划生育,皇帝“幸”后往往让太监给妃子采取避孕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00:230000讲座:何驽: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2022生机大会#讲座伊始,何驽老师提到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精神文化考古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相比传统考古学的研究,精神文化考古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与前景,并鼓励青年学子们在这个方向进行硕博论文选题。讲座主要分为前提概念理论界说、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简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理论框架四个部分。受讲座时间限制,何驽老师重点介绍了前提概念理论界说和理论框架及实践个案两个部分。一、前提概念理论界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8:010000葡萄牙巨龙:欧洲植食恐龙(体长22米/仅一块躯干化石)
葡萄牙巨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腕龙科,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最大的体长可达22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是超巨型恐龙的一种。最早一批葡萄牙巨龙的化石是出土于葡萄牙境内,数量非常稀少,仅仅只包含了一个躯干骨骼碎片。葡萄牙巨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7:350000失传了1800年,“扁鹊医书”重见天日,考古家:要改写历史
失传了1800多年的古籍是什么?或许不少人以为是出土自南昌海昏侯墓的《论语·齐论篇》,实际上在这《齐论》之前,我国同样考古出土了不少历史失传古籍,且不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以及江陵楚墓群出土的各种竹简。2011年,我国四川在挖掘地铁隧道时,无意间挖出了一座汉墓,而这一部稀世古籍的出土也拉卡了序幕。我要新鲜事2023-04-21 20:22: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