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评述(东赵、郭家庙、禁山)
2014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19年分布相对均匀相比,可谓是历史时期考古和边疆考古的大胜,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项目就是全军覆没。
史前时期
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夏商周时期
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汉魏时期
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
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唐宋时期
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评述
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博物馆、
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幼平
这又是一个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发现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出土的文化遗物展现南江乃至广东数十万年前居民的生存状态,而这个时代基本与北京猿人同期。从石器相似性看,和广西百色旧石器文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从而可以推断,广东人起源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

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发掘领队:顾万发
东赵遗址是夏商考古近些年来的一大突破,以它从新砦期到二里岗期的时代跨度和先后的三重城垣,使得这个遗址的发现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这个遗址就在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的家乡。所以李先生认为,该遗址新砦(小城)、二里头(中城)、东周(大城)三座城址是中原乃至全国新石器时代末至青铜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新砦城址对于研究河南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的变迁、二里头城址对于研究二里头文化与先商文化关系及与郑州商城出现的关系、东周城址对于西周初年管邑的探索等学术课题分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年代序列清楚,对于补充和完善郑州地区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亦将有重要参考价值。

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方 勤
又是一处曾国墓地,可以联系一下19年的枣树林墓地,然后再向前推应该还有好几处重大发现呢。郭家庙墓地的发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文物千余件,其中青铜鼎、盘等有“曾子”铭文。墓地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一处以曾国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的曾国公墓地。在年代上,郭家庙墓地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

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祥云县文物管理所
发掘领队:闵 锐
边疆地区的考古发现,也是近些年来十大考古发现的热门候选,因为过去做工作少,所以一旦有好的发现,必然是新的突破,比如这处云南大波那墓地、西藏阿里的墓地和贵州杨氏墓地,就是今年的边疆考古的大收获。大波那墓地为云南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大型高规格墓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出土了铜棺、铜鼓、编钟等重要青铜器发现。此次发掘,除了墓地,还在遗址西区发现有房屋、柱洞、灰坑、灰沟等遗迹,其中房屋应为干栏式建筑。此外,还在南区发现26座墓葬,葬式也多为多人二次合葬。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博物馆、上虞越窑青瓷发展研究中心
发掘领队:郑建明
这个也是属于早期瓷器起源研究的重要发现,可以联系16年苦寨坑遗址的发掘。不过苦寨坑的是迄今知道原始瓷发掘最早的,而上虞禁山窑址则是早期青瓷,已经不是原始的了。禁山窑址遗迹丰富、窑炉众多而保存完整、堆积丰厚、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超、时代延续时间长,代表了从东汉到三国西晋时期成熟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尤其是东汉全新成熟青瓷类型及东汉至三国、西晋时期完整的窑炉发展序列的发现,更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系列的考古工作再次证明了上虞的曹娥江流域是中国成熟青瓷的起源地与第一个烧造中心。

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发掘领队:仝 涛
曾经听这个项目的领队老师讲过,阿里地区特别远,条件相当差,当年那里的考古发掘没人去,他作为年轻人,就鼓起勇气去一探究竟。那里的土地多为石头地,所以一旦发现墓地,绝对是未被盗的墓葬,就会是大发现。果然13年14年,他发掘到了两处重要墓葬,其中出土的“王侯”汉子织锦、天珠和黄金面具可以说是国宝。但是18年国家文物局再组织好几家单位一起发掘的时候就没多少收获了。所以,作为小辈,他就再次搬家了,这不19年发掘青海乌兰的壁画墓,今年再次十大考古发现,可谓运气相当好啊。

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局、
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正镶白旗文物管理所
发掘领队:陈永志
这又是一处边疆地区的墓地考古。 伊和淖尔墓群是目前在国内发现的纬度最北的北魏墓群,周边为典型的草原地貌环境。2010~2013年间抢救性发掘3座北魏时期的长斜坡墓道土洞墓(M1~M3),出土了保存完整的木棺和大量精美的文物。2014年发掘了2座北魏时期的长斜坡墓道土洞墓(M5、M6)和1座辽代的土坑竖穴墓(M4)。5座北魏时期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规格较高,出土有木棺、金器、银器、铜器、铁器、漆器、釉陶器、玻璃器、丝织品、皮制品等珍贵遗物,其年代大致在北魏平城时期。这批北魏墓葬集鲜卑文化因素和欧亚草原文化因素于一体,部分遗物系中西亚舶来品,为研究北魏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边疆历史及民族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是近年来我国边疆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

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浚县文物旅游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王 炬(回洛仓遗址)、刘海旺(黎阳仓遗址)
中原地区的都城考古很多,作为古代都城一定会有大粮仓作为存储地,但是多年来发现很少,因为遗迹很难辨认。而回洛仓和黎阳仓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粮仓,经过多年的发掘终于发现。回洛仓遗址的发掘展示了隋代都城具有战略储备和最终消费功能的大型官仓的储粮规模和仓窖形制特征,仓窖大而深,容量大,数量更多等;黎阳仓则显示出依托黄河和大运河而具有中转性质的大型官仓的形制特点,仓窖口大而较浅,便于粮食的储备和转运等。两处粮食仓储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隋代社会经济、政治、工程技术及俸禄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同时,也为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提供了隋代大运河开凿和利用的珍贵实物证据。

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发掘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发掘领队:刘乃涛
回顾19年的西吴壁、16年桐木岭、、15年大冶铜绿山之后又一处矿冶遗址。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水泉沟、铁炉村、汉家川、慈母川等地。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并且找到了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遗址类型比较系统、丰富。 矿冶遗址开采矿石的矿洞遗迹分布在半山坡范围内;考古发现保存相对完整的冶铁炉10座;发现生活及作坊遗址3处;作坊遗址区发现道路和车辙遗迹;生活遗址中的房屋坐北朝南,由院门、院墙、正房、东西厢房等组成,房屋内设有火炕。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炉内结构完好,鼓风口清晰可见。发掘所揭示的炉型结构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物局
发掘领队:赵小帆
元明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实施了土司的管理措施,而这多在史书记载,在考古方面很少有证据。但随着杨氏墓地的发掘,则为西南地区元明时期,土司管理制度以及当地汉文化和土著文化交融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杨氏墓地和其他相关遗迹的发掘,不仅使得这些遗址集体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也获得了2016年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1981年,工人采石发现汉代古墓,谜团太多故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在封建社会,组成社会最基本的架构是等级制度,王权是最顶级的权利,在王下面还有十分完善的官员贵族等级,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将尊卑等级也写进了法律条文中,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等级制度不只是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甚至在人死后也能够体现出来。不同等级的人有着不同等级的墓地,也有着不同等级的陪葬品。可以说古人从生到死都伴随着等级制度。所以在考古学上,人们通过对墓葬中的陪葬品来判断墓主人的等级,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26:380000刘统:林彪请田余庆讲史的前前后后
2014年底,北京大学历史系田余庆教授逝世后,弟子和朋友们纷纷撰文表示哀悼,回顾昔日的受教和交往。我不是田门子弟,又自愧脱离古代史学界多年,不好意思参与这些活动。但是回想起来,我与田先生曾有过一次对话,似可为先生的人生经历增添一些花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9:590001陈志华: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造园艺术在世界上自成体系。世界上大致有五个造园体系:意大利的、法国的、英国的、伊斯兰国家的和中国的。其中,意大利、法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园林都是规则的几何形。英国和中国则同是自然风致式,但英国园林以天然牧场风光为基本格调,大面积的缓坡草地,点缀一些疏林老树和池沼,中国园林则以典型地再现荒莽的山水之美为特色。0000考古学家透露秦始皇陵内藏奇怪生物,所以一直不敢挖掘
中国最为著名的皇陵秦始皇陵,自发现40多年以来,仍然没有挖掘的迹象。更让人不解的是,秦始皇陵早已没有了以前那样坚固,可就是没有一个盗墓贼光顾。一位考古学家透漏说,不是他们不想挖,而是秦始皇陵里面有一种奇怪的生物,而且数量庞大。仪器进不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怪东西。但是他们猜测,秦始皇陵里应该布满了蝙蝠。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2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1958~1960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勘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6: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