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本人是发动甲午战争元凶,光绪却力邀他来清廷当首辅大臣!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与中国一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有着如此至深的联系,特别是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后,满清帝国惨败于岛国日本,促使了满清当权者和士大夫们的觉醒,探讨泱泱大国为何会惨败于岛国日本之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伊藤博文所领导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强盛改革的结果。认知到此点的清廷欲开启自己的改革之路。

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的知识分子们不但没有形成强烈的反日仇日情节,相反的是兴起了向日本学习和借鉴,甚至对伊藤博文的崇拜浪潮。尤其是在1898年,刚刚辞去日本内阁首相之位的伊藤博文,以个人的身份第一次访问中国之时,这股浪潮在清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作为曾经日本的内阁首相,伊藤博文是发动甲午战争的祸首,马关条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到来却受到了维新派和清廷的热烈欢迎。当时的伊藤博文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来中国的情形:“到了天津,清国的朝野上下,对我的盛情简直无法用笔墨来形容。而光绪皇帝此时正在北京等候我,希望马上快要见到我,甚至有很多的中国人都请求我来援助清廷复兴之路,我实在推辞不得”!

在伊藤博文到达北京城之后,力主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康有为等人,纷纷兴奋无比,立即上书光绪皇帝,要对伊藤博文以贵客之礼待之,并说伊藤博文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期间,成绩斐然,既然伊藤博文可以把日本成功地打造为亚洲顶级强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出任清廷的维新变法首辅顾问。甚至有贵州举人傅夔向光绪皇帝奏请,应该让伊藤博文出任清廷中的宰相之位!

在这样狂热气氛之中,光绪皇帝随后接见了伊藤博文。并积极请教伊藤博文,对于中国变法之举的建议,并有意力邀他出任清廷变法首辅顾问。应该说当时的伊藤博文还是对于中国的变法持着积极的态度。伊藤博文说道:“天道无亲,惟德是亲。愿贵国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持贵国,终如愿以偿,盖天之待下民也,无所偏倚,要在列国自为耳!”

然而让光绪皇帝和维新派们失望的是,伊藤博文虽然热衷支持中国的变法,但是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的猜疑,尤其是维新派对于伊藤博文的狂热支持和光绪皇帝接见伊藤博文之举,令当时的慈禧太后感到无法容忍,慈禧太后随后临朝“训政”,光绪皇帝被囚禁,戊戌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伊藤博文这次的中国之行,反而变成了压垮维新派们戊戌变法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伊藤博文于1909年再次来到了中国东北,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后身亡,而伊藤博文的中国缘也从此画上了句号。虽然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如果让我们大胆妄为的猜想一下,如果当时伊藤博文真的当上了中国的宰相,那么情况又会如何呢?满清的历史和亚洲的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荐书 | 打开蒙元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写在《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出版之际
在蒙元考古与历史研究领域,学者们近年来强化了区域史与专门史的研究,也特别青睐对新材料的发掘与利用。令人欣喜的是,一直处于冷寂状态的陕西蒙元时期出土文献整理研究,近期产出了一项重要成果,那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樊波研究员主编的《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主编:樊波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定价:860元首次系统整理了陕西蒙元墓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5:300002「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元谋人
▲元谋人遗址位置图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元谋人牙齿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元谋人胫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52:040000段晴:最后的斯基泰人——追溯于阗王国社会宗教文化变迁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4:03:590000卜工:“顶级墓葬”源远流长
视点一“顶级墓葬”中国特色何谓“顶级墓葬”?本文是指汉代以前最能反映文明进程核心特色的墓葬。换言之,帝陵、王陵及其祖型都在其中。它们是镶嵌在文明王冠上的宝石,能够折射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9:4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