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迁都失败,直接导致了宋朝灭亡?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来到河南洛阳出巡,洛阳不仅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赵匡胤回到洛阳后,心情非常愉快,甚至还从旧居的某一个角落找出了儿时的玩具石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宋朝国力鼎盛,政治清明,随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兴,也都非常轻松,尽力哄赵匡胤开心。这次西巡洛阳看上去是像是君臣共饮的怀旧之旅。没有想到,这种轻松的氛围被一个炸弹般的消息打破了,赵匡胤突然宣布他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赵匡胤索性在洛阳住下来,拒绝回开封都城,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赵匡胤在洛阳住了两个月,最后在赵光义的劝说下,赵匡胤才心有不甘地打消了迁都的念头,悻悻然回到开封。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迁都之议”。赵匡胤并不是出于自己对洛阳的偏好而作出的冲动决定,迁都洛阳的想法实则为深谋远虑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后世研究者认为,赵匡胤的想法没有付诸实施,其实为宋朝留下了亡国之患,如果当时赵匡胤真的迁都洛阳,或许宋朝的历史将会得到改写。
基于国家安全考虑,赵匡胤选择迁都洛阳是个明智之举。从地形来看,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洛阳因为有如此的地理优势,常被很多统治者定为都城。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历史上的秦朝,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都曾建都于此。赵匡胤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军费开支,减少百姓徭役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

可惜赵匡胤的远见卓识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当他提出迁都洛阳的决定之后,群臣以各种理由反对。有的大臣指出,开封交通方便,曹芸四通八达,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很容易就能运到此处,如果迁都别处,就会动摇国家根本。最终让赵匡胤放弃迁都决定的,是赵光义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这一理由。
据历史记载,放弃了迁都计划之后,宋大祖赵匡胤忧心仲仲地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赵匡胤的这句话此后变成了现实。

开封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是长江下游,漕运对于开封城的安危非常重要。因此,在争锋北宋期间,运河的开挖和维护是头等大事,动用了无数民力,老百姓徭役负担很重。此外,为了保卫开封,宋朝还在开封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大量财力。
果然,过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几乎耗尽,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挥戈南下,包围开封。第二年,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
孙华、黎婉欣:中国上古太阳鸟神话的起源与发展
2001年初,在四川成都的金沙村遗址,大量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被意外发现。其中有一件用黄金薄板锤揲的圆形饰件尤为引人注目。该金饰中心镂空成个拖有十二条锯齿状尾巴的旋涡,其外有四只镂空的大鸟逆旋涡方向飞翔。如果我们将这件金饰放在红色的衬底上观看,不难发现,它内层的旋涡形图案就是个旋转的火球,外层的飞鸟图案则是围绕着火球飞舞的火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3:53:140001地下文物看陕西:武王灭商时期的周文化
礼乐之邦——武王灭商经过百年发展,文王姬昌时,周已是商统治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霸主。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定都镐京。在殷商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西周王朝建立了更加强大的王权体系。周公制礼作乐,礼制高度发达,对其后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也由此成为礼仪之邦。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52:52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河南安阳陶家营遗址
发掘单位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孔德铭陶家营遗址位于安阳市北关区柏庄镇陶家营村北地,西南距殷墟宫殿遗址7.2公里,南距洹北商城3.8公里,东北距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2.6公里(图1)。2021年4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安阳市宏居万金城项目,对项目占压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以商代、战国、汉代、明清等时期为主体堆积的大量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6:330003湖南工人挖出一枚20字竹简,揭露关羽死亡的真实原因,并非是大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的走马楼,一处工地和往常一样,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建设。此地历史悠久,在汉代的时候,已经是长沙郡的中心,后来虽历经时代的变迁,但它依然稳坐中心的位置。到了明朝时期,走马楼还成为了吉王府的故地,走马楼便是府内的地名,这名字也被延续到今天。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0:52: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