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佩服的皇帝,居然是明朝亡国君“崇祯”!

1738年(乾隆三年),二十八岁的弘历第一次到历代帝王庙祭祀。据《清史稿》所载,这一年国运不济,水、风、旱、雹、蝗灾频发。而且宁夏和甘肃还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火灾和多处河堤决口。当时的乾隆虽心怀大志,但是对于如何驾驭这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他当时有些惶恐不安。
时隔九年后乾隆,第二次亲祭帝王庙,这次的祭祀乾隆并没有留下什么感言。只是为了修缮帝王庙。在1764年乾隆第三次亲临致祭,并写下《历代帝王庙瞻礼诗》和《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镌刻在帝王庙的石碑上。是年乾隆已经54岁,而这个阶段也是他统治的巅峰时期:先后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和大小和卓,并且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此时的满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且人口增长,而f疆域辽阔,此时的乾隆本人也是踌躇满志,颇为得意。

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农历二月, 65岁的乾隆第四次来到了帝王庙祭祀,并在庙内写下《躬祭历代帝王庙礼成有述》。随着乾隆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对古代帝王们有了自己新的认识。他写道:“圣惟吾法庸吾戒,法者实稀戒实多。”意思是指:我要效法那些历史圣贤之君,对那些昏庸之君则应该引以为戒。然而纵观这些庙里入祀的这些帝王,值得效法的实在是太少了,要引以为戒的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相比上次祭祀提出的“法戒并举”,这次乾隆更强调“的是戒”。

乾隆于四十八年(1783年)的农历三月,第五次来帝王庙内祭祀。而此时乾隆年逾古稀(73岁),他写下了《癸卯暮春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诗中大意说:“我要摆出供品请帝王们飨用,史书记载中的朝代更迭则让我心生畏惧。在祭典完成之后起驾回宫,我欲还频频回首,倍感思绪万千。”此时的乾隆已经暗下决心,要对帝王庙进行一番改革了。

明太祖的朱元璋最早在南京建帝王庙之时,只供奉了16位帝王和37个陪臣。而清代的康熙皇帝在去世之前曾提出:“应将曾在位、除无道被弑的亡国之君外,尽宜入帝王庙崇祀。”而雍正则秉承康熙遗愿,将入祀帝王庙的人数增加到164位帝王和79个陪臣。当时乾隆认为,康熙和雍正的做法是“至大至公”。其实早就在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就曾增加一帝王入祀,他就是明朝的建文帝。乾隆在其谕旨里追谥建文帝为“恭闵惠皇帝”,并且将建文帝牌位放在明太祖的牌位旁边。

那么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又下了一道很长的圣谕,对帝王庙入祀帝王的增减做出很大变动。乾隆首先肯定的是明朝崇祯皇帝。他认为,当时明朝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万历和天启皇帝不理朝政,以致于法度废弛。而在崇祯继位之时,国事已不可为,崇祯虽然辛苦经营十七年,仍是不能“补救倾危”,最后竟然以身殉国,此做法当真是令人敬佩。所以乾隆把崇祯的牌位添进帝王庙内,而不入祀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个明帝,在乾隆看来,这实乃是“千古大公定论”。
山东水塘下发现墓葬 陪葬品都是牲畜(奇怪墓葬)
三官庙汉墓的陪葬品令专家十分奇怪。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三官庙村,一位村民正在给自家水塘清理淤泥,随着水位不断下降,淤泥中竟然出现了一些青砖,村民好奇的用手机拍下了水塘中的异样。很快视频被传到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立马给出判断,水塘中的建筑实际上是一座古墓,专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进入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27:190004科技考古揭秘二里头遗址隐秘的细节
新时代,科技在考古领域“大显身手”。先进的科学技术综合运用于多个考古领域,衔接过去与未来,从整体上提升考古学研究的历史科学价值。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综合运用各领域科技考古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遗址之一。在由中科院考古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中,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科技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37:470000河北一座古墓 考古队发现已经被盗了准备撤离时 民工:这里有宝
1974年的冬天,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农民们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平整农田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发现了一个大土丘,经过不断的平整土地,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土丘其实是一座古墓。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迅速出动,考古队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大土丘已经遭到了一定的毁坏,很有可能被盗墓贼光顾过了,只能进行抢救性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1:19:56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33:090000虚形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3米/骨骼中空/健跑能手)
虚形龙其实就是腔骨龙的别称,它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腔骨龙科恐龙,诞生于2亿2800万年前的三叠纪末期,成年后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3米左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外形酷似鸟类,即是优秀的狩猎者也是强健的奔跑能手。虚形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3:3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