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评十大考古: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历史开讲#河南是目前我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最多的省份,虽然上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下有郑州、洛阳这样强地级考古机构,夹在中间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着实憋屈了些。但是从省院依然发掘出不少大发现,比如去年的南阳黄山遗址,再比如今年的开封州桥遗址。

众所周知,开封是一个古今多重重叠的城市,特别是多年的黄河淤积的泥沙,使得大量古迹被埋藏在地下十几米。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清开封城。所以多年来,开封地区的考古工作是相当难做,开封也成为考古成果最少的古都。然而州桥遗址的发掘改变了这样的历史。

首先说一下州桥,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都有它的身影。《水浒传》里,但凡写到京城里发生的事,州桥总是频频出场,成为故事背景。杨志卖刀的地点就在州桥。梁山好汉元宵夜闹东京,也数次在州桥附近逡巡。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州桥便是北宋开封城繁华的缩影。对州桥遗址的发掘,也就走出了揭露清明上河图,繁华北宋东京城的序幕。

那么这处历史的交汇点州桥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因在州之南门故名“州桥”,五代称“汴桥”,开封也有汴河,开封也叫汴梁,现在汴依然是开封的一个别称。州桥到宋时期被改称为“天汉桥”,因这座桥“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也可以说这条桥是可以直通皇帝的大内的。后经金、元、明修缮、改建使用,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
那么是什么机缘巧合使得考古学家开始发掘州桥遗址呢?其实1984年考古部门就曾经对州桥遗址进行局部的试掘,发现砖石结构的桥面顶端距今地表深4.5米,保存基本完好。所以,州桥遗址并不算是个新发现,而是早知道这个点下边有这么个宝贝,只是缺乏发掘的契机而已。直到2018年,为了大运河文化带增添新的可展示的重要文化遗产点,为了实施开封宋都古城保护和修缮工程,为了建设宋都古城中轴线文化带,为了深入开展北宋东京城大遗址保护等等原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当地文保部门开始发掘州桥遗址,特别是2022年州桥遗址显然是能出大成果的,便被国家局列为“考古中国”的项目。

那么吹了这么多,州桥遗址都有哪些成果呢?首先,通过发掘,大家明确了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

其次,经过考古发掘可知,目前发现的州桥是一座砖石结构单孔拱桥,时代为明代。符合这个桥宋代之后屡次被修缮,直到明代被黄河洪水淹没的史实。

再者,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推测:宋代州桥为柱梁平桥,桥下密排石柱,现已不存;现存州桥为明代早期修建,是在宋代州桥桥基基础上建造的单孔砖券石板(拱)桥。所以,某种程度这种遗址的发掘也为日后文物保护,以及桥梁的复原,并为日后申遗、旅游等事提供了重要资料。

然后,昨天我们讲了长城考古这个专门方向。今天就必须提下运河考古。要知道长城本来是为了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后来慢慢有了民族融合的作用。而运河自开通之日起便是联通各地,特别是隋代的大运河和后来的京杭大运河,那就是古代的经济大动脉。而运河给大家留下的遗迹除了码头就是桥梁。州桥不仅是北宋东京城的重要遗迹,也是当年大运河的重要节点。

接着,本次考古发掘,在州桥东侧的汴河河道南北两岸发现有巨幅石雕祥瑞壁画遗存,其上雕刻有海马、瑞兽、祥云等。这些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毕竟是都城遗址内的重要桥梁,也代表当时最高水平。最重要的是这些石刻遗迹,如果保存好是很吸引群众看的,远远比我们先秦那些土遗址来得震撼和好看。

最后,我们还是要对这个遗址能否进入十大做一个推测。今年河南有三个项目进入全国十大的最后20强,省院一个,社科院两个,殷墟王陵区大概率入选,二里头名头大但重在科研,可能重在参与。而河南省考古院即将成为宇宙第一大院,必然得拿出点东西呀。州桥遗址从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力,历史价值,都是相当可以的,其主要竞争对手宋元明清那几个其实不那么强。理论上是相当有可能的。

男子欠债后挖自家祖坟 倒卖文物获利百万(挖祖坟)
男子挖自家祖坟卖掉文物后获利480万最后被警方逮捕处罚。王某平时游手好闲,欠了一屁股赌债的他,一天正巧听到朋友说自家坟里埋藏着很多宝宝,于是他萌生了盗掘自家祖坟的想法,王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一直对古墓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次债务缠身,说干就干,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古墓方面的知识后,开始拿自家祖坟练起手来。祖坟里的宝贝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53:320000“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新实证
#2022十大考古#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考古工作者坚持在田野考古第一线踏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的22项考古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11项历史时期考古成果中,唐代以后的项目有6项,既有中原地区的新成果,也有边疆地区的新发现,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证。0000浙江一小区出现钱币 遭遇民众哄抢(古代钱币)
浙江一个小区里出现了上万枚古钱币。相信现在有很多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文物价值都是比较高,而大家所常见的文物可能是一些瓶瓶罐罐或者是古代流传下来的钱币,比如说很多人家里都会有着开源通宝这样的古钱币,虽然它的价值并不算特别的高,但是多多少少也算是一个文物,放在家里也能够拿出来吹嘘一下。在2022年7月有网友爆料说浙江金华的一个小区里进行下水道改造的时候,挖出来了大量的钱币,遭遇到了当地居民的哄抢。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14:550000浙江发现了传说的姑蔑国的王陵?且看有哪些新发现
最近考古圈最大的新闻就是刚被表扬过的浙江考古人,发现了传说中姑蔑国的王陵,虽然可能有的夸大,但是应该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下面咱就具体来讲讲。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20000为何用“寒”字称最冷节气?从西周铜鼎上发现的一个字,给出说法
古人为何用“寒”字定义最冷节气?本文作者倪方六1月5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小寒的到来意味着真正的严寒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天寒地冻”模式。小寒在时历和民俗学上均有重要意义,为什么选择“寒”字定义节气?为什么又说“寒以成物”,特别在意小寒?均有讲究。(小寒,天寒地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