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打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饮料来自欧洲一个国家,比可乐还受欢迎
中国古代人喝的饮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正是盛夏,饮料又俏销。
中国自古便有制作夏季饮料的风俗。饮食界认为,宋元时期是中国制作冷饮最有天赋的时代,特别是元代,由于是少数民族执政、加上中西文化的融汇,冷饮业也出现了新气象。

元代最流行的饮料叫“渴水”或“解渴水”,蒙古语称为“舍儿别”、“舍里别”、“舍里八”,这是波斯语、阿拉伯语的音译。宋末元初人陈大震《南海志·物产》中称:“舍里别,蒙古语日解渴水也,凡果木之汁,皆可为之。”
渴水,实际与宋人喜欢喝的果汁饮料“凉水”并无太多区别,与现代超市里的“果汁”类似。不同的是,这种饮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地区,是当年当地流行的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冰镇果子露的变种,其主要成分是糖水加紫地丁露、香蕉露、蔷薇露、桑椹露等。
蒙古人西征中亚时,最先喝到了“舍儿别”,并带回了中原。

元世祖忽必烈父子便好这一口,一直到元朝灭亡,舍儿别都是皇家常用饮料。后来舍儿别的喝法传入社会,普通人也会做了,配方得到改进,时人的“生活指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渴水》中,便记载了不少种渴水的制法。因为制作方法是煎,民间又改称渴水为“XX煎”,如杨梅煎、葡萄煎、木瓜煎。
虽然宫廷的制法比较讲究,但最好喝的渴水却在民间。不少地方的渴水做出名后,还成为贡品。如当年镇江的“舍里别”便很出名,其葡萄煎、木瓜煎、香橙煎都成作为贡品,送入皇宫。

当时宫廷最欢迎的,是“里木”制作的渴水。“里木”即柠檬,所谓“里木渴水”就是柠檬饮料。为保证里木的供应,朝廷在广州置专门的“御果园”,栽植了大小800棵里木树,可见柠檬饮料受欢迎和被重视的程度。
但是,中国正式开始进口饮料的是,应该是在清末。
此时,中国街头出现了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所谓荷兰水,其实就是大家现在常喝的汽水,这也是最早打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饮料,比现在的可乐还受欢迎。清末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对荷兰水有详细介绍——

“以炭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吾国初称西洋货品多曰荷兰,故沿称荷兰水,实非荷兰人所创,亦非产于荷兰也。今国人能自制之,且有设肆专售以供过客之取饮者,入夏而有,初秋犹然。”
从徐柯所述中,可知清末已有汽水专卖店,但均为日本人控制。晚清文人葛元煦《沪游杂记》中记述,时上海的荷兰水最早由日本人带到上海,所以当时的专卖店多是日本人经营,发展到后来,只有在日本人开的冷饮店里的才能买到荷兰水。

除了荷兰水,清代人过夏天还会吃“冷饮冰”。
冷饮冰实是一种冰块,当年走在夏天的上海街头,随处都可听到冷饮冰的叫卖声,而卖冰在唐朝时的街头已出现。荷兰水是当时的高级饮料,有钱人喝的,冷饮冰则是下层普通人避暑佳品,上层人士是不吃的。
这种冷饮冰发展到后来,就是三十年前夏天孩子常吃的价廉“冰棍”。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01:100000「考古词条」金石著作 ·《考古图》
宋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而又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吕大临撰。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并作一定的考证,其收藏处和出土地可考的也加以说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3:580000我的盗墓经历:挖到4件青铜器后不敢再往里挖了,怕洞塌了被活埋
一个河北籍盗墓者自述本文作者倪方六因为盗墓,我被判2年8个月,罚款5000元。出来两年多了,一直不想再提这事情。看到还有不少人想“盗墓致富”,我想说两句,希望别干了,不如打工踏实。我根本就没有盗墓经验,更不是盗墓高手,我是承接工程的,人家大包我小包,就是俗话说的“包工头”。怎么想起来盗墓的?2012年我从老家河北清河到山西浑源做工程,欠了40多万外债,三四年下来也没有还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6:570004最新考古发现,蚁鼻币、鬼脸币之谜终于破解,古人用心良苦!
楚币蚁鼻钱、鬼脸币是中国战国时期在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但也有学者认为,蚁鼻币、鬼脸币为仿龟贝,但究竟是仿贝币还是仿龟贝,钱币学界至今没有结论。我要新鲜事2023-10-04 20:15:250001夏朝有没有文字 考古表明夏朝或已有“成熟文字”
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27: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