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中”非主流“阮籍,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晋书》中曾有一段对阮籍的记载:“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酗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勿忘形骸。”从史书中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阮籍是一个长相英俊、身材伟岸的男子,并且阮籍志向非常远大,很有自己的个性。他开心或者不开心,都不会表现出来。从这点来看,阮籍应该是一个很懂得方圆的人,但恰恰相反,很多人都说阮籍十分癫狂,亦不服礼教和礼法。

年轻的时候,阮籍就十分孤傲。当时的魏晋名士喜欢聚集在一起讨论学术和时事,年轻的阮籍也是这类聚会的常客。但是,到了他发言的时候,他经常尖锐地指出问题之所在,对当时流行的儒家思想更是反感,听到有人位儒家思想辩解,就怒火中烧,听一句骂一句。要是那人不服气,要和他辩论,阮籍就更加来劲,一定要和那人辫个三天三夜,直到那人服输为止。
阮籍喜欢饮酒,每次参加聚会,都要喝醉。如果回家后兴致很高,他会继续喝酒。有朋友来找他说话,他就边听边喝。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已经呼呼大睡。不仅如此,他醉酒之后,还会驾着马车在大街上疯跑,他自己爷不知道要去哪里,马车任意行走,一直到没有路了,再驾车按原路返回。更有甚者,他还会将上衣脱掉,在马车里大喊大叫,或者披头散发在街上弹琴。他的这些行为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种“非主流”的行为,然而,阮籍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受他人的限制。

阮籍很会翻白眼,《晋书》上称之为“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上,以白眼对之”。看到维护礼教的人,他就翻白眼。据说,阮籍的母亲去世后,一个朋友前来吊孝,这个人十分重视礼节,尊崇儒教。阮籍看到他后,就翻白眼看他,这个朋友很生气的走了。另一个朋友听说,就带着酒和琴来吊孝,阮籍十分高兴,就露出黑眼珠来,因此,维护礼教的人都十分讨厌阮籍。
阮籍的朋友裴楷很理解他,并且对阮籍的这种行为十分支持。阮籍的母亲去世,裴楷前去吊唁,看到阮籍披头散发,蹲坐在地上,并且喝得大醉,眼睛直愣愣地看着过往的行人。裴楷吊唁后,安抚阮籍一会儿就离开了。有人就问裴楷说:“一般情况下,在吊唁的时候,主人看到客人要痛哭流涕,客人因为礼俗也会痛哭一番。可你去的时候,阮籍并没有哭,你为什么要哭呢?

裴楷说:”阮籍是一个超乎李诉的人,她不喜欢礼法教典。对于失去亲人形式的表达有千万种,不一定非要按照礼法来行事。我也是一个世俗之人,按照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我的情感,也是阮籍的尊重“。人们听了,都觉得裴楷做得很得体。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史湘云之口,曾说他”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或许是阮籍后来受人敬仰的原因。然而,阮籍并不如人们眼中看到的那样放荡不羁,他只是通过这种猖狂的形式,掩饰自己壮志未酬的悲壮心理。唐代士人王勃曾说:”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佯狂的外表下,绝不是一颗潇洒的心,而是理想与现实冲撞下的一种无奈和悲伤。
栾丰实:蛋壳黑陶:4000年前的高科技
0.3毫米的厚度,是什么现代高科技产品?它就是被称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你一定很奇怪,史前先民为何对黑色情有独钟?什么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做出蛋壳黑陶?它为何享有“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的美誉?它被赋予了怎样的礼制内涵和社会意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接受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带您接触4000年前的高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0:500000西安发现大型流沙墓 让考古队都没办法(墓穴流沙)
墓穴里的流沙让专家和考古队都没办法。2018年的7月份,在西安南郊的北里王村,考古队正在对一座大型汉代诸侯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封土以后,墓坑中填满了沙子。原来,这座墓葬的主人为了防盗,专门从渭河运来河沙盖住墓室。盗墓贼遇到这种积沙墓一般都会十分头疼,因为沙子有很好的流动性,在打盗洞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塌下来的沙子埋住而命丧黄泉。清理流沙我要新鲜事2023-04-09 20:58:240001江西水库水位突降,暴露大量佛像,专家看完:这东西不简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虽然古代技术相对不如现代先进,但是我们仍然对古人所创造的各种工艺品和服饰等感到惊叹。然而,尽管我们费尽心思寻找这些文物,仍然有许多珍贵文物被流失或者还没有被发现。因此,我们期待更多文物的发现,以便再次欣赏古代人民的智慧。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20:060001菜地挖出一颗“玉白菜”,文物贩子出80万收购,老农:无偿上交了
翡翠,也称为翡翠玉、翠玉,是玉的一种,被称作“东方瑰宝”,翡翠传入我国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而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翡翠称为了王公贵族追捧的器物。有人说,翡翠,白色为翡,绿色为翠,要是把一块绿白相间的玉石,雕琢成一颗小白菜,那还真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这样的创意在历史上还真的出现过,而这样的玉白菜就保存在台北博物院中,要了解“翠玉白菜”的故事,就不得不说到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慈禧太后。我要新鲜事2023-07-29 16:52:250000过去有一群体劳动时不穿衣服,原来竟是风俗
三峡纤夫光裸风俗文/倪春明三峡工程上马后,除了自然景区消失外,许多人文景观也再无踪迹了,在三峡生活了几千年的纤夫不再有,有关他们的故事,只在传说中寻找,在景观表演时看到。(三峡纤夫塑像)所谓“纤夫”,是指那些拉船为生的人,“三峡纤夫”自然就是在三峡一带拉船谋生的人。三峡纤夫是外面的叫法,当地人称之“桡夫子”。桡夫子的口碑不好,过去有句俗话叫——“说尽道绝的戏班子,做尽道绝的桡夫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4: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