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最新贡献
在“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王红英介绍,在蒋刘遗址中首次发现了仰韶晚期笄形骨器,其功能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还发现了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属于近年来仰韶考古特别是仰韶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获。而在该遗址中发现的“割体葬”和“套头葬”,则体现出较复杂的文化内涵。

王红英表示,笄形骨器是古代纺织业和制骨业的重要线索,在蒋刘遗址58座仰韶墓葬中,有27座出土骨器,男女墓葬中均有。出土位置多位于墓主左臂外侧,数量1-37根不等,成束放置,长短不一,器型有别。

在蒋刘遗址中发现了3种类型的骨器,a型是头尖,另外一端平齐,有背有刃,长度一般为16-18厘米 ,无使用痕迹。b型是两头尖,有背有刃,长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无使用痕迹。c型是一头尖,另外一端有凹槽装饰,长度一般为14-15厘米 ,无使用痕迹。

这些骨器出土位置比较固定,多位于墓主左臂外侧,数量由数件到三四十件不等,成束放置,长短不一,器型有别,功能尚不明了。


在墓葬中数量丰富的笄形骨器是仰韶考古的首次发现,出土位置明确、埋葬背景清晰,其功能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红英介绍,在蒋刘遗址中发现的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是近年来仰韶考古特别是仰韶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为深入分析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


“较之仰韶中期,蒋刘环壕规模更宏大、墓葬分级更明显,暗示着蒋刘仰韶晚期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层次分化,是仰韶晚期社会更加迈向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体现”,王红英介绍,蒋刘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陕西地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获。
王红英介绍,在该遗址中还发现了“割体葬”,此种葬式在新石器时代流行范围广、存在时间长的一种葬俗,一般是将死者的肢体切割后下葬,文化内涵复杂。

蒋刘仰韶墓地内发现集中分布的成人墓葬58座,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割体”现象较为常见,大多数是手掌或手指被割离。

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在墓主头部套于陶罐中的“套头葬”以及墓主盆腔内留有胎儿碎骨的现象。墓葬中出土随葬品包括骨器、玉器、石器、石串饰、绿松石串饰、陶器等。
蒋刘遗址发掘严格贯彻执行了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推行的“片区制”考古工作理念,避免了因不同工程建设对遗址发掘和研究造成的人为割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蒋刘遗址文物信息和考古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中国重名最多30个名字中有27个是单字,起名爱取单字与一说法有关
古人为什么喜欢取单字名?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户籍统计发现,中国人重名现象严重。名字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重了会引起麻烦和误会。如何避免重名?最好不用单字,多取双字或三字名。警方曾公布,中国重名最多的30个名字(见上图)中,有27个是单字,只有王秀英、李秀英、张秀英是双字。日本人为什么重名少?与他们姓与名多为双字或三字有直接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44:3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巩县宋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1:340000海特兰龙:亚洲巨型蜥脚类恐龙(仅一节尾椎出土)
海特兰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类恐龙,是泰坦巨龙类的一员,诞生于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发现的,不过当时只挖掘出一节尾椎骨,所以目前关于它的资料非常少。海特兰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28:400000打开皇后的棺材,跟老爸一起盗墓的儿子竟吓昏了,到底看到了啥?
原题:二盗清东陵(五)本文作者倪方六白天太忙了,这篇文章是半夜上来更新的。上面一连发了几篇二盗清东陵事件,此事没有聊完,这里接茬再说。上一篇说了盗清东陵时发生的诡异现象,康熙皇帝地宫棺内竟然出鬼火,这一篇要说的,比出鬼火更少见,事发惠陵地宫,盗墓贼打开同治皇帝和皇后的棺材后大吃一惊,真是活见鬼了,与老子一起盗墓练胆的小盗墓贼竟然吓昏了过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