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从中亚石印谈汉字起源
按:关于中亚石印,早于2001年李学勤先生对此已有相关论述。小编检索到李先生文章,全文转载,以便读者了解我国前沿学者的基本态度。

2001年5月13 日美国《纽约时报》在第一版上刊登了中亚安诺遗址新出一件石印的消息。
这件石印是2000年6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伯尔特(F.T.Hiebert)博士发现的。2001年5月上旬他于宾大研讨会上作了报告,5月12日又在哈佛关于语言、考古的会议上进行讨论,引起预会者浓厚兴趣。

安诺遗址属土库曼斯坦。报导称该遗址的文化为Bactria Margiana Archaeology Complex,简称BMAC(毕玛克)文化,并说这种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有土坯房屋和人工灌溉,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有精致的陶器与雪花石膏器物,黄金和宝石的佩饰。其年代。据碳14测定为公元前2200至前1700年,即略当我国的夏代。
对于安诺遗址,中国学者不会感觉陌生。这个地名,《纽约时报》作Annau,实应作Anau,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东南12公里,靠近伊朗边境。1904年美国考古学者彭北莱在那里发掘,出有彩陶。后来瑞典安特生看到仰韶文化的彩陶,就引安诺材料,提倡中国文化西来说。西来说早已被否定了,但大家都会记得安诺遗址的名字。
安诺所属文化,前苏联学者做过一系列工作,命名为安诺文化,是铜石并用时期的彩陶文化,定其年代为公元前第5千纪至前第3千纪初,这比现在报导的年代早。同时,过去只知道该文化有红铜小件工具和饰物,今报导则说有青铜斧。是不是现在发掘到的是该文化的延续?需要等待新发掘报告的发表。

石印出于一处多间土坯房址中一间的地下。质料是有光泽的黑玉(jet stone),印背有横置圆柱形钮,印面正方,边长稍小于1英寸。面上刻有4或5个符号,笔画里有红色。对与石印共存的炭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这个数宇略早于报导所述BMAC文化的年代上限。
出席哈佛会议的学者指出,石印上的符号肯定是文字,但不是两河流域、伊朗或印度河谷的古文字。他们认为中国那时还没有文字。
中国文字的起源目前尚在探索中,安诺的石印符号与中国文字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不过像近年发现的山东邹平丁公陶盆残片和山西襄汾陶寺陶背壶上面的符号,多数学者承认是文字,年代也在公元前第3千纪后段。
安诺石印,如果年代可靠,还是能给我们研究文字起源一些启迪的。印上的符号均由简单的直线构成,没有任何象形意味,这一点同中国常见的陶器符号相似。
报导还提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考古研究所的克洛契柯夫(R.S.Klochkov)博士,两年前在安诺以东的BMAC文化遗址哥诺尔(Gonur)发现一件陶片,上面刻有4个符号。希望这一类材料及早公布,使学术界对人类发明文字的历程,通过比较研究,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洛阳发现的魏晋墓葬群 揭开了下葬的限制(墓葬限制)
魏晋时代的墓葬群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在我国的封建王朝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等级是非常森严,不光是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之后更是如此,通过之前洛阳发现的一个魏晋时期的墓葬群里面的规格可以揭开这一现象。魏晋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5:10:06000190年四川村医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巨大金棺,陪葬品令专家脸红不已
文|天色渐明编辑|林画1990年的一天,一个消息在四川泸州合江县榕右村炸开了锅:村医李道在山里发现了两口巨大的“金棺”。很久之前,村里就流传着山里有金棺的传说,这次李道的发现印证了之前的传闻。事关重大,村子里迅速把这一重要发现上报给文物部门,第二天考古专家就来到村子里找到了李道发现的两口金棺。令人称奇的是,金棺位于山里一处悬崖之上,棺材悬在半空像是随时要掉下来一样。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3:41:500000从上下到五方:礼仪的色谱与“五色”概念之形成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699-702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下编第四章从上下到五方:礼仪的色谱与“五色”概念之形成一、上下和中方:礼仪中颜色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40:270000国家文物局领导参观“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萃展”
王娟7月1日,国家文物局机关处级以上干部50余人在北京文博大厦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集体参观了“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萃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43:450000书评《反思早期中国文化之成因》
《反思早期中国文化之成因》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吉德炜所著,全文主要为了说明两个基本问题:中国成为中国的过程如何?如何界定“中国的”一词?为了说明这两个问题,作者概括了自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国的宗教、社会、艺术和政治习俗等方面,并穿插与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解释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6: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