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3号汉墓的这件文物,证明了墓主人身份,还推翻了历史记载
在马王堆1号汉墓的光环下,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马王堆3号汉墓。这次的发现大概能让一些人注意到马王堆3号墓。
3号墓出土文物也是很丰富的,有千余件,主要有帛画、帛书、简牍、兵器、乐器、漆器、木俑、丝织品等。
以下为墓中所出的部分重要文物
帛画: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车马游乐图、导引图

帛书:《老子》甲本、乙本、《战国策》、《周易》、《五星占》、《相马经》、《医经方》、《地图》3幅等。

3号墓的墓主人是谁?
1号墓的墓主,即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2号墓墓主是軑候利苍,而3号墓的墓主人是谁?这是一个比较重要,也是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3号墓棺椁保存完整,结构与1号墓大体相同,但规模要小。3号墓的尸身已腐烂,只剩下散乱的骨架。墓主人为男性,去世时三十多岁。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3号墓墓主人应该是利苍的儿子,但是,是不是史料中的第二代軑侯利豨呢?这个存在争议。
3号墓中出土了一只很重要的木椟,上面写着:“十二年二月乙巳朔辰家丞奋移主藏……”这是判断墓主人下葬时间的一个依据。
西汉初期纪年超过十二年的就只有汉高祖和汉文帝,但可以排除是汉高祖在位时,因为3号墓中发现了带有“軑侯家”字样的漆器,此时利苍还不是軑侯,他的儿子更不可能是軑侯了。
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也就是3号墓墓主人下葬时间。也是因为这个时间,《马王堆二号三号墓发掘简报》排除了3号墓的墓主人是利豨的可能,因为根据记载利豨死于汉文帝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
不过,尽管如此,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3号墓的主人就是利豨。

①3号墓有一枚残损的封泥,虽然只有一半大小,但可隐约辨认出上面的字为“利豨”。这枚封泥很大概率上证明了墓主人就是利豨。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利豨生前亲自选好了一些物品作为自己的陪葬品,然后亲自封缄。很可惜,这枚封泥具体的出土情况不是很清楚,当时也没引起发掘者的注意,也是时隔很久才有学者辨认出这枚封泥的文字。
②3号墓为三层套棺,目前所见的长沙汉初诸侯墓都是这个形制。
③3号墓发现了不少遣策,其中有“美人四人,其中二人楚服,二人汉服”,“右方女人明童凡百八十人,其八十人美人,廿人才人,八十人婢”,“美人”、“才人”这是天子及诸侯才有得,这也证明了3号墓的墓主人的身份是诸侯。
再结合“十二年二月”的木椟,墓主人应该就是第二代軑侯利豨了。那么,是《史记》、《汉书》中记错了吗?不然怎么解释这3年的误差?
对于二号墓墓主人,第一代軑侯“利苍”,《史记》中写“利仓”,《汉书》中将“利苍”写作“黎朱苍”,即证明了即便《史记》、《汉书》也是有错误的。而且,考古订正文献中错误的例子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呢?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是在汉文帝十二年这一年去世的很可能是利苍之妻。
《兰亭序》摹本传奇:摹本起拍3800万,41字拍3亿,真迹值多少钱
《兰亭序》摹本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王羲之与兰亭序”展览,仍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中,展期将至2023年4月23日结束,有关《兰亭序》仍是中日网友间有兴趣的话题。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兰亭序》的摹本之谜。《兰亭序》摹本内容,古今探讨甚多,即便在头条号上,也能搜出不少相关文章,但真相到底如何呢,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什么说话都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180002近鸟龙:一种小型四翼恐龙(长0.3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
在中国,辽宁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锦州龙、热河龙等,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近鸟龙,一种已知最小的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近鸟龙基本资料体型:近鸟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小动物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0.3米,比小盗龙都小,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705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7:480000大同区开启考古勘察 目标是九间遗址(大同考古)
根据日前消息,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的考古工作者就联合起来开始了对于九间遗址的勘察。不过勘察工作现在还是在准备的状态,根据官方放出来的消息,大概会在今年的7月份开始正式动工,其实在这之前,大庆市已经对于九间遗址进行了几次的挖掘,而这一次将会是在五年当中的第四次挖掘,可以说明九间遗址对于当地的考古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次活动。九间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58:100000大同发现北魏时期的古墓 墓中出土精美的石椁 你猜猜它值多少钱
北魏时期,作为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政权极力推崇汉文化,在其统治期间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墓葬。其中,在山西大同考古研究所的新征土地范围内,发现了11座北魏墓葬,其中砖室墓5座,其中一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具精美的石椁。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16:050000数据库建设为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新的着力点——写在“中国动物遗存数据库”建成之际
作者:吕鹏袁靖张学宝郑闯闯随着考古工作科学性的全面提升,科技考古领域在实物和数据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技考古基础资源,且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的趋势。此类资源不仅是开展文物考古科学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而且在当前生物多样性、生物遗传基因、生态环境和绿色农业等国民生产和生活领域亦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35:4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