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渤海贞孝公主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0:370阅

唐代渤海国公主墓。位于吉林省和龙县东北25公里之龙头山。1980年发掘。墓中的壁画和出土的墓志是渤海国的重要遗迹、遗物。


该墓墓室修于地下,室顶上部筑有方形塔基,塔已无存。墓室呈长方形,四壁以青砖砌筑。甬道内出土圭形花岗岩质墓志一方,通高105厘米、宽58厘米、厚26厘米,汉字阴刻,楷书正体,共18行,728字。墓志记载贞孝公主为渤海第三代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大钦茂之第四女,系贞惠公主之妹,大兴五十六年(729)卒,其年冬陪葬于染谷之西原。在甬道和墓室的东、西、北壁均有壁画,绘武士、内侍、乐伎、侍从等,人像圆脸朱唇,面庞丰腴,头戴幞头或系抹额,着红、青、黄、紫、赭色圆领袍,腰束革带,足踏靴或麻鞋。壁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渤海国的绘画水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者劈开柏木大棺,拖出尸体盗走随葬品,不能带走一物竟是国宝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发现有很大偶然性,据统计,80%的重大发现都属意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春秋莲鹤方壶”,便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家在菜地里打井打出来的,打井选的位置刚好在郑公大墓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5:130002古人旅行一般会带三样东西,其中一样仍是现代人必带 那为什么还要带副扁担?
古代学子出游有什么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暑期到了,暑假游又热了起来,许多学生在考完试后纷纷选择出游。在古代,读书人也喜欢远游,这些人被称为“游士”。游士出游,主要目的之一为是为了学习,故出行时都会带上学习资料。为了路径平安,出行、返回还会择日,有许多讲究。这是我在明天(20176月22日)《北京晚报·五色土》独家专栏“一方钩沉”上将要发表的专栏,这里率先与“梧桐树下戏凤凰”网友分享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0:090001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都有哪些珍宝呢?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的墓葬,位于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考古工作者总共发现了三座马王堆汉墓,下葬年代基本都在西汉初年。早在1951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就发现了长沙东郊的汉墓群,当时只是进行标记,而没有进行实质性挖掘。1972年,考古研究所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发掘工作,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还有很多稀世珍宝,马王堆汉墓也因此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53:120000巨型植食恐龙:丁赫罗龙 最长可达22米(诞生于1.5亿年前)
丁赫罗龙属于梁龙科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的化石是在葡萄牙的劳尔哈自治市的地层中发现的,最初被认为和劳尔哈龙非常相似,因此便将其归于劳尔哈龙的种属,后来才发现它和劳尔哈龙都是属于独立的恐龙种属,于是才设立了丁赫罗龙属,将其归于其中。丁赫罗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44:520000辽宁龙:中国超小型甲龙类恐龙(化石仅长34厘米)
辽宁龙是一种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目前仅仅只在中国辽宁省的义县发现了一批未成年个体化石,它的总体长只有34厘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辽宁龙和其他甲龙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颚骨部分还依然保有外孔洞。辽宁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35: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