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峰:大禹治水传说的新证据
2002年春天,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在香港古董市场购得一件西周中期的铜器,叫

公盨,其内底的一篇98字的铭文,引起学术界的震动。铭文劈头便讲:“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乃差地设征。”撇开铭文的其他重要内容不论,仅这十来个字,就说到了中国古代地理的一桩大事,即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每个中国人熟悉的一个历史传说,大概在小学课本中就有了。大禹治水的意义不只是战胜水灾,不只是把洪水疏导光就完事了,这个传说中包含着一系列的整理疆土的伟业。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追溯到的中国大地上大范围的、一体化的人文地理格局形成的起点,就是以大禹治水这件事为标志的。
大禹治过水后,他所经行过的地方,被称作“禹迹”。经过大禹治理的地方,就变得文明,没得到大禹治理的地方依然是野蛮世界,所以“禹迹”就成为文明之邦的代名词。“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在“禹迹”的范围内又划分为九个州,于是“九州”又成为文明之邦的代名词。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九州”比“禹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演进,因为“九州”说出了一套地理分区体系、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格局。从洪荒世界到“九州”的演进,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侧面,一场重要的宏观地理变革,这场变革是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表述出来的。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文献中多有记载,而最经典的历史文本是《尚书》中的《禹贡》篇。在王朝历史时期,《禹贡》属于儒学经典,备受尊崇,人们笃信大禹治水、分画九州是事实。到20世纪初,中国王朝体系崩溃,旧学沦落,新思潮涌现。在这个背景下,一批历史学家对中国早期的历史传说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指出传世文献记录的东西不是那么可靠,于是纠正了不少对早期历史的误传。关于大禹治水这件事,传世文献的记载受到怀疑,而确凿的证据只有东周时期的铜器铭文,所以,大禹治水的传说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谨慎的人只追溯到春秋战国,不敢讲得再早。
现在,

公盨的发现及其铭文的释读,将大禹治水传说的确凿证据提前到了西周时期。有了这个证据的支撑,文献中有关西周时期大禹治水、分画九州的传说的记载也相应增强了可信性。我们可以确信,在大约三千年前的时候,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流行了。
大禹治水是历史“传说”,但传说背后的时代特征与传说表述的观念应当是真实的。在大禹治水、分画九州的传说中,我们最关心的是对大范围疆域得以整治的积极颂扬,和对其做一体分区的认知方式。这些东西都是西周时代地理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些青铜器铭文证据显示,到了春秋时期,无论是东方的齐国还是远在西方的秦国,都存在着这样的颂扬和认知方式。
我们一般把“统一中国”的功劳归于秦始皇,而说周代是一个分封割据的社会。但是在许多观念上,特别是在地理观念上,“一统”化或一体化的东西早已在周代大量出现了。除了“禹迹”这个仍带有原始痕迹的一体性地域概念外,周人还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也是一体,是更成熟的一体性地域概念,“九州”则是它的分区。
值得注意的是,周人所称颂的平水土、画九州的伟业都是在禹的名义下完成的。这说明在周人眼中,禹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而禹所处的夏朝是一个有成就的历史时代。不管周人做了怎样的夸张,但绝不会是无端的编造,我们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时,对于周人所传颂的事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这次发现的

公盨铭文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地理思想史的内容。铭文中将大禹治水与“明德”密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大禹治水已成为“德”的重要例证。“德”,是周人着重宣扬的精神崇拜对象,是一切事物是否具有正统性的标准。大禹治水与“德”的联结,说明“禹迹”“九州”这些连带性观念,都具有了如“德”一般的崇高地位。这一思想发展,为后世以“九州”为代表的大一统地理观念之不可动摇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这是一桩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公盨照片
来源:《华夏文明地理新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安徽出土女尸 打开后居然有奇怪香味(古墓香味)
古墓里的香味是有药草辅佐。2001年,安徽省出土了一座清代古墓。从古墓的规格和陈设来看,专家判断古墓的主人应该来自皇室。在开关的瞬间,专家们惊呆了,一股强烈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首奢华的女诗映入眼帘。这时,专家说,这是香妃吗?香妃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0:010000如何让盗墓者死心?有一古人想出了一个极简单的法子,墓竟然200年没人想挖
“哭穷”,一种简单的反盗墓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来,盗墓话题又热了。根据一些流行盗墓小说改编的电视好几个平台都在热播,我随便看了几眼,觉得挺好玩的。为什么觉得好玩?因为看这种电视,就像看赵本山的小品一样——随他胡嚼蛆,真实的盗墓不会是这样的!(民墓,都堆有坟头)研究了这么多年盗墓,我发现一个问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盗墓手段再好也会被盗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2:020005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等项目负责人雷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8:420000始鸭嘴龙:最古老的鸭嘴龙类(长6米/生于9500万年前)
始鸭嘴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类恐龙,诞生于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为4.6-6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算是鸭嘴龙类恐龙中最原始的一种,有着非常典型的前端无牙鸭嘴,主要以低矮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德州发现的。始鸭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47:500000开拓考古研究新领域:木材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8: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