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写在“二十世纪中国考古”之前
这些年常有人提到,在20世纪中国的各门学术里,考古学是成果最丰硕的学科之一,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

考古学在中国有很深厚的凭藉。翻看文献记载,早在西周初已有文物的收藏,到前汉已有古器物、古文字的鉴定。北宋时兴盛起来的金石学,更为考古学准备了很好的材料和基础。因此,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在中国发展得相当迅速。
1926年,中国学者首次在夏县西阴村主持了田野发掘工作。1928年,开始了殷墟的发掘与研究。1949年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文物考古事业突飞猛进。中国考古学的成果,已经多次震动了国际的学术界以至公众。

中国考古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证明中国人对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贡献。每一位参观过有关博物馆和文物考古展览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难于磨灭的印象。
与历史研究密切结合,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项特色。王国维先生过去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随后的考古学家,也多以重建古史为其职志。事实上,考古学的不断前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动了历史的改写。可以预见,中国考古学今后仍会沿着这样的趋向发展下去。
说中国考古学一开始便同历史学联系,并不意味考古学不是独立的学科。现代考古学是一门有自己理论及方法的科学,它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与有关学科融合接触,特别是吸收和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我们目前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使大家进一步认识考古学这个领域是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的重要结合点。很多关键性的考古学工作和课题,只有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途径,才有可能得到突破和解决。

有人说中国的古业已考得差不多了,这个看法是不对的。中国历史这般绵远,幅员如此辽阔,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很多地区的文化面貌还有待揭示,大量的考古问题没有适当的说明。应该说,我们的考古工作正是方兴未艾,怎么能说差不多了呢?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中国考古学的巨大收获,有益于增强我们的信心,促使考古工作有更大更新的进步。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
卫懿公因痴迷一宠物到极致,而遭到亡国
春秋时期,卫国处于如今的河南鹤壁、安阳地区,过都位于今淇县。那里土地肥沃,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对仙鹤来将是非常适应的栖息之地。仙鹤作为卫国的一种常见动物,以其优雅的身姿和美妙的歌声,受到了卫国人民的普遍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4:290000宋代瓷器莲花纹的大发展
宋辽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南北名窑辈出,官民窑竞相发展。无论是釉色品种还是装饰题材都空前繁荣。在花卉图案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后来居上,作为主题纹饰开始超过莲花。莲瓣纹在北宋早期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后来随着荷塘风光、莲池水禽、婴戏莲花等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图案的大量出现。莲纹逐渐失去了长期以来在装饰领域中的显赫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31:570000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三国至隋唐(一)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20:090000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古人为何宁睡墓地,也不夜宿野庙
相信朋友们都知道咱们中国人自从古时候开始就非常注重风水学,老祖宗们对于风水这块是丝毫不敢马虎,尤其是在殡葬这一点上大家都是非常认真严谨的。就单单从挑选墓地来看其中就有很大的学问,要选一块风水宝地那必须是需要请有经验的风水先生来看一下,所以基本上有墓葬的地方风水都不会太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6:4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3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