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涛:“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是怎么被推翻的?
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
迄今百年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础最早奠定于史前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作为黄河文化早期最重要代表的仰韶文化,在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开展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从此揭开了考古学探索我国灿烂古代文化,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重大贡献的恢宏序幕。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正式考古发掘,由受聘于中国政府的瑞典学者安特生主持。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发掘与研究成果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学术界将目光和精力投向广阔田野、探讨中国文化源头问题的热情及期盼,找到了通过发掘出土古代实物研究中国历史的新方法、新思路与新的学术类别,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建立的进程。
安特生指出仰韶文化人种当为现代汉族的远祖或与汉族极近之一民族,明确仰韶文化为“中华远古之文化”或“早期中国文化”,这对中国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文化史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仰韶文化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认为,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中有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地位。
仰韶文化是我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共涉及河南、陕西、山西等10多个省区,并且应是遗址数量最多的史前文化。其年代跨度约距今7000至4700年,长达2000多年,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仰韶时代”。
仰韶文化彩陶发达,尤以庙底沟期彩陶为其典型代表。庙底沟期彩陶以弧边三角、圆点纹为主要构图元素、富有特色、线条柔美流畅的彩陶图案在周边诸多文化内大范围传播,达到史前艺术巅峰。

为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提供重要文化基因
中国史前文化有多个文化圈,而仰韶文化圈与其他文化圈的互动从未停止,中华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逐渐出现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提出,正由于仰韶中期的强力影响,使得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交融联系形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为后来统一文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根基,可称之为“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简称“早期中国”。
到距今5000多年,仰韶文化后期已经正式进入文明社会,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最早的中国文化圈是有中心、主体和外缘三层次的多元一体结构。豫西、晋西南及关中东部为中心区,为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分布区。向外是主体区,即黄河中游地区(南侧还包括汉水上中游、淮河上游等),也就是除核心区之外的整个仰韶文化分布区。再向外即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仰韶文化的邻境地区,包含诸多考古学文化。三层次的早期中国结构长期延续,至商周时期甚至发展为四层结构,与文献记载商周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吻合,成为秦汉直至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元一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中华各民族之间形成基于文化认同之上的“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各民族相互交融历史的正确认识。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参照补充,丰富完善着这一历史认知。通过一个世纪的辛勤探索,仰韶文化研究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重要地位已被初步揭示。
原文于2021年11月19日刊发在《中国民族报》
终于发现成周历史遗址!中国考古专家与周厉王谁更有科学精神?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是中国考古界为了破解中华民族文明起源而持续实施的两项国家级重大科技工程。探源工程考古专家组,为了早日实现把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打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核心,开启夏商周三代文明,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协作,系统开展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工作。2023年5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再获2022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殊荣。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24:110000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签订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合作协议
4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就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签订合作协议。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总编辑李让、副总编辑李学良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科研处负责人刘国祥主持签约仪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2:260000长沙马王堆女尸“全面体检”,评估以前保存情况,还能保存多少年
马王堆古尸还能保存多少年?本文作者倪方六1972年,距今两千多年的汉朝古尸(女尸),在马王堆出土,轰动国内外。48年了,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这具中国最著名古尸目前保存情况如何?还能保存多少年?马王堆古尸的出土,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当时正处于那个特殊年代,但古尸的保护仍得到了当时国家最高层的关注和重视,国家组织了国内十几所重点医学院校来长沙,对古尸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0:320003商代强大500年,为何周代仅强150年,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诗歌)刺(讽刺)。”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周朝实力衰退,狄夷轮番入侵,甚至一度兵临镐京之下,导致周懿王(前937年—前892年)不得不迁都,竹书纪年中说“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此后,周朝江河日下,周幽王时西周灭亡,东周之后周王室就更惨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17:530002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三国至隋唐(一)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20:0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