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按我的理解,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普通一般人对道德有三种不同的误解:
(一)认为道德是拘谨的。拘谨都是迁就外边,照顾外边,求外边不出乱子,不遭人非议,这很与乡愿接近。所谓道德,并不是拘谨;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我们的行动背后,都有感情与意志的存在(或者说都有情感要求在内)。情感要求越直接,越有力量;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反过来说,虽然有要求,可是很迂缓,很间接,这样行动就没有力量,没有光彩。还有,情感要求虽然是直接,但是很粗,也没有味道。
(二)认为道德是枯燥的。普通人看道德是枯燥的,仿佛很难有趣味。这是不对的。道德本身就是有趣味的。所以说“德者得也”;凡有道之士,都能有以自得—人生不能无趣味,没趣味就不能活下去。人之趣味高下,即其人格之高下,人格高下,从其趣味高下之不同而来;可是,都同样靠趣味,离开趣味都不能生活。道德是最深最永的趣味,因为道德乃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谐。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做人,做得痛快漂亮。普通人在他生命的某一点上,偶尔得到和谐,值得大家佩服赞叹,不过这是从其生命之自然流露而有,并未在此讲求。儒家则于此注意讲求,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儒家圣人让你会要在他的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佩服赞叹,从他的生命能受到感动变化。他的生命无时不得到最和谐,无时不精彩,也就是无时不趣味盎然。我们在这里可以知道,一个人常对自己无办法,与大家不调和,这大概就是生命的不和谐,道德的不够。
(三)认为道德是格外的事情,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很高远的、多添的一件事情。而其实只是在寻常日用中,能够使生命和谐,生命有精彩,生活充实有力而已。道德虽然有时候可以发挥为一个不平常的事;然而就是不平常的事,也还是平常人人心里有的道理。道德并不以新奇为贵,故曰庸言庸行。
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三)2003-2018
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分设田野考古部、水下考古部、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部。2007年合并成立综合考古部,下设田野、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54:230000一座古墓的棺椁上写着:开者即死,考古人员冒险打开,结果很意外
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46:410000畸形龙:欧洲巨型恐龙(长24米/最早认可的蜥脚恐龙)
畸形龙是一种最早被正式鉴定的蜥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38亿年前-1.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4米。也正是因为发现且正确鉴定了畸形龙,才使得科学家意识到之前的鲸龙也是一种蜥脚类恐龙。畸形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15: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