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良渚墓葬》追溯良渚人的黄泉世界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相信死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继续生活,死是新的旅程和新的开端,墓葬和葬仪是远古先民对于另外一个重生世界的表达,包括墓地选择、墓葬排列、随葬品组合、复杂葬具结构等葬仪也就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同时,墓葬和复杂葬仪更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

中国新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文化,自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开始,至以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文化结束为止。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所在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距今5000年最为耀眼和突出的区域文明,良渚古城开创了同时期都城营建、布局的新模式,良渚玉器是中华玉文化的主要源泉,以反山M12为代表的王陵在同时期显贵墓葬中随葬器物最为奢华。就良渚文化墓葬而言,这一阶段墓地的选择、营建已形成了一整套的模式和规模,葬具中除了独木棺之外,还有罩框形的椁,并形成不同层次的随葬品摆放。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聚落墓地中,随葬品中的陶器、石器、玉器、象牙器、嵌玉漆器等,其种类、数量、组合、品质等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聚落的标识,不少随葬品还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和地域特征,等等。这些都成为聚落内部社会组织和聚落群之间关系的反映,精美的随葬品和同时期的精美实用器,汇聚了这一时期工艺的精华,成为探究这一时期礼仪祭祀、观念形态的重要资料。

土筑、水利、玉器、刻画符号、稻作、手工业、聚落分化体现了良渚文明的特征,同时,作为聚落的重要内容,营造在另一个世界的继续和重生的墓葬,也是良渚文明的主要内涵。高台营建、棺椁制度、以成组玉礼器为代表反映权力和信仰的葬仪、随葬品背后的手工业分化和技术、墓葬等级体现的社会分级和复杂化等葬制、葬仪、葬俗,成为研究良渚文明的必要内容。
自1960年上海闵行马桥、江苏吴县越城首次发掘良渚文化墓葬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大概已经发掘了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墓葬逾4000座。如此庞大的墓葬材料,成为解读良渚社会的重要资料。虽然,考古学对墓葬的分析,难点常常在于如何分辨生死之别,哪些器物是为葬礼或葬俗而制,哪些又是墓主生前使用或社群拥有的?哪些反映了墓主的身份标识——是权力的物化形式,哪些又反映社群的共同习俗、传统和精神世界——即信仰呢?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是古代中国对于生死和另一世界的传统观念,权力和信仰是死后另一个世界的继续和重生的主题,作为良渚文明重要体现的良渚文化墓葬,有着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他考古学文化或区域没有和少有的鲜明特征。
良渚墓地反映了聚落的等级和规模,高等级墓地内按照一定的排序,一般聚落的墓地采用家庭和家族式的相对集中埋设。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出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棺椁葬具,不同层次的棺椁拓展了墓室的空间,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棺椁制度,为后世棺椁制度奠定了基础。墓葬中随葬品的种类和组合、数量和品质,既是墓主人身份、等级和地位的象征,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良渚文化范围内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各自特点。良渚墓葬中的随葬品,尤其是玉器和成组玉礼器,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反映了不同阶层和不同内容的葬仪。琮、璧、(玉石)钺是专门作为葬仪的并反映权力和信仰的礼仪化重器。作为象征生活陶器和生产石器的随葬品,也并非现实生活用具的照搬,而是对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具的归纳或提炼。从崧泽文化开始出现的作为随葬的明器,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体现在陶器上,还在石器上出现,尤其是石钺。
良渚人构筑的死后的另一个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继续,也是另一个世界的开启和重生。
农村丧事孝子要手棒“哭丧棒”,这根棒有何作用?老话讲究多
丧礼中哭丧棒的作用?本文作者倪方六作为孝子,在老人的丧礼中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披麻戴孝”,二是“掼老盆”,三是“捧哭丧棒”。前两件事在我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经说过,这一篇就来说说“哭丧棒”的讲究。(手持哭丧棒的孝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2:120006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0:250001柴尔德与苏联考古学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7:31:360000商周时期的鬼方 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座怪异古墓 揭开历史悬案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消逝在岁月的洪流之中,但这些文明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神秘遐想。如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考古队员们深入一些偏远之地,辛苦挖掘后,才终于能从一些深埋地下的宝物或墓穴中窥见过去的文明面貌。其中一个神秘的文明就是古代的鬼方。虽然它至今为止没有确切的名称记载,只能大致判定它的存在时间以及大致位置,但是它留给人们的重重阴影却足以证明它曾经存在过。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4: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