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东:西王母形象的历时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

西王母的原始身份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于西王母从战国末期到北宋年间的形象变化,却可以通过画像、文献勾勒出一个大概。
西王母的政治待遇
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的早期身份似乎只是昆仑丘原住民的管理者之一,职位不高,政治待遇不算优厚,手下的侍从也只有三青鸟。据郭璞的解释,西王母很可能是天界“司法干部”。从《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的故事来看,汉代的西王母已经辞去司法部门的领导职务,改任仙药管理部门的“总经理”,在其身边聚集了玉兔、蟾蜍以及青鸟等侍从。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写过一篇《大人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西汉时期的西王母尚未搬入瑶池,依然满头白发,处在戴胜穴居的在野状态;第二,西王母大概掌握了长生不死的秘诀;第三,西王母清静淡泊,只有三足乌为她提供日常服务。汉哀帝年间爆发了一场末世恐慌,当时西王母的地位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变身为末世度劫的救世主。
西王母最早的居所在玉山,为帝都昆仑之远郊,住宿条件也不大好,《山海经》称其“穴处”。直到西汉年间,西王母一直住在这里。大约在西晋初,西王母搬到了瑶池,其具体行政职务大概相当于昆仑帝都的“墉城区区长”。道教神仙谱系建立之后,将所有女仙的“户口”都落到了墉城区,这样一来,西王母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全仙界“妇联主席”,进入道教“全仙界中央委员会”。
西王母的仪仗与仪容
西王母的座驾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俭入奢的过程。右表显示了西王母容貌及着装的改良进度。
从表中可见,随着西王母行政职位的提高,衣服越穿越繁复,相貌越来越年轻,容貌越来越美丽。最后返老还童为一个20岁左右的美貌姑娘。
有汉一代,“戴胜”一直是西王母的标志性装束。随着西王母地位的提高,文学家们不断对“胜”进行美化和升级,由普通的“胜”升级为“玉胜”、“七胜”。到了《汉武帝内传》,道教文学家们突然对西王母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大洗底,甚至把她的标志性饰物“胜”都给撤掉了,换上一顶“太真晨婴之冠”,进行全方位的整容和改装。
“层累造史”与“弃胜加冠”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被后人简称为“层累造史说”。顾颉刚使用了“譬如积薪,后来居上”以说明“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的道理,基本上只讲了“层累”、“积薪”、“重复”、“愈放愈大”的一面。事实上,顾颉刚在孟姜女研究的系列文章中,更多地强调了“变”。对于故事演变,他曾先后使用过“演化”、“变化”、“迁流”、“变迁”、“讹变”、“纷歧”、“改变”、“发展”、“转变”、“转换”等不同表述。既然是“变”,当然既包含着“加法”的变,也包含着“减法”的变,而不是单纯层累叠加的“譬如积薪”。可是顾颉刚本人并没有专门论述过加减法的问题,所以后人往往以单纯的“层累递加”来理解顾颉刚的“层累造史说”。
从西王母形象的变迁中我们看到,并非所有功能都是可以累加的,“弃”是故事演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弃”,就是在进行加法运算的同时,还得有相应的减法运算。当道士们给西王母戴上一顶“太真晨缨之冠”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摘下西王母头上戴了上千年的“胜”。
从“胜”到“玉胜”、“七胜”、“七种”,是一个层累增饰的过程,但是,从“胜”到“太真晨缨之冠”,却不是单纯地将新冠加到西王母头上,同时暗含了将旧冠放弃的过程。在“层累造史”的过程中,“加”是显性的,是有明文说明的,而“弃”却是隐性的,是内含在过程之中,没有明文说明的。
总之,用顾颉刚“层累造史”理论分析西王母形象的变迁,我们看到,随着西王母政治地位的不断攀升,其居住条件、仪仗规格、座驾档次、侍从人数等各项生活待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是,我们同样看到了“层累造史”的另一面:当西王母戴上“太真晨婴之冠”之时,也是“胜”被摘下之时;当身边站满美貌侍女之时,也是三足乌下岗之时。在“层累造史”的过程中,虽然加法是主要方面,可减法也不可忽视。在历史的维度上,我们正是通过对各个局部“弃胜加冠”结果的有序排比,来完成对于整体“层累造史”的叙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23日第216期
巧合角龙:大洋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12亿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发现恐龙最多的地方,而大洋洲和南极洲则出土恐龙最少的地方,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巧合角龙,它就发现于大洋洲,体长仅有2米,生活在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吧!巧合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31:530000陕西考古:像世界杯一样燃:从卡塔尔走来的丝路国际交流合作
#2022世界杯#北京时间11月21日0时,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幕!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1:2不敌沙特阿拉伯队,法国队4:1战胜澳大利亚队......球场上鏖战正酣,球迷们心潮澎湃,一个个不眠之夜,一份份意外与惊喜,瞬间点燃了全世界激情。陕西文博人不会忘记,8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卡塔尔,孕育了26年,跋涉了整整8年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终于梦圆卡塔尔首都多哈!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7:200003新发现 | 山东吕村遗址发现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早期大型环壕聚落
为配合“潍烟高铁”项目建设,2021年4月至11月,烟台市博物馆组织队伍对新发现的莱州平里店镇吕村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受近现代整地运动破坏影响,本次共揭露工程占压区面积3500平方米,确认该遗址是一处主体遗存时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涵盖汉代、宋元和明清时期,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图1吕村遗址范围和发掘区域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27:230001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曹秉进)发掘单位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何嘉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对古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青藏高原征服及适应进程也始终是困扰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6:490000向金辉:中国磨制石器起源的南北差异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8: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