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发现刘备真身葬地,这里“九龙回头望”不生蚊子,旧称皇坟乡
“九龙回头望”,刘备葬在彭山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重庆学者认为,刘备真身墓葬在奉节,但是至今没有找到铁证,虽然从考古发掘、家族传承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见《刘备墓考古新发现,三峡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一文),仍令人遗憾,疑问多多。
其实,刘备的真身葬地除了成都、奉节二地说外,还有一地,就是中国古代第一寿星彭祖的出生地——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

对于“成都说”和“奉节说”,学术界认为还是有可能的。谈到“彭山说”,成都和奉节两地的学者则异口同声,均表示“不可能”,对“彭山说”不屑一顾。但是,彭山当地确实有各种传言,称刘备葬在那里——
“要找刘备坟,新津出东门;离城三十里,金陵埂上寻。”
“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
这些说,在彭山当地已流传了千百年,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在彭山的莲花坝,有一座被称为皇坟的古墓,当地人认为,里面躺的人就是刘阿斗他爹刘备。
皇坟的具体地址一般人可能并不知道,连当地人也认为是“锁在深闺人不识”。皇坟在彭山县牧马乡莲花村附近。
“莲花”一说,是因为当地有黄龙山、青龙山等9座凸起的小山丘,整个地貌看起来就像盛开的莲花,而那9座山丘就是一块块花瓣。

皇坟正好处于“莲花”的中心点上,皇坟北边是黄龙山,南边是青龙山,东边是黄龙溪,西边则是金陵埂。从最高处看,这里气势不凡。
在刘备葬在莲花坝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后,有不少媒体记者曾前来探视,进行实地采访。所见的“皇坟”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皇坟杂草丛生,茶树散落封土上。
此处陵墓,当地史志上有记载。

清嘉庆年间《彭山县志》上“陵墓”条称,“治(县城)北四十里莲花坝有皇陵,并传莲花坝旧有皇庄”、“牧马山莲花坝也有皇陵,则此巨垒为皇陵无疑,至今牧人不敢近”。从方志上看,并未说皇坟是刘备墓。
彭山文管所曾对皇坟进行过勘测,此墓借山势而建,封土略呈覆斗形,垂直高度21米、径110米,斜高50米。墓东曾有石砌拱门,于清末覆盖。

皇坟占地有100多亩,附近村里80%的人家姓刘,代代口口相传,坟里躺着的是刘备。
村民认为刘备葬在这里,还有一原因,彭山是成都的南大门,在古代成都到彭山莲花村的水路交通十分发达,仅需半天时间即可到达。附近的牧马山以前是刘备的养马场,“牧马乡”一名就是由此而来。而在早前,莲花村所在的乡就叫“皇坟乡”,后才叫牧马乡的,现在则合并到武阳乡。

民国时期曾有自称是刘备后裔的人在此结庐守墓,并称有部《刘氏族谱》。因为此人已经去世,记载此处所葬之人是刘备的《刘氏族谱》已难以找到了。
这一带还很难解释得清的现象,山丘地带本是蚂蚁、蚊子、蛇蝎生存的地方,但在皇坟方圆30里内,当地人说从来没有蚂蚁、蚊子、蛇存在过。村民的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彭山文管所的文字资料上是这样说的,“至今,封土区夏天特凉,地下无黑大蚂蚁,叹为神秘。”

还有,皇坟顶上曾经挖出的土多呈暗红色。当地老人称,传说是当时修建墓的工匠被集中在坟顶处死,血浸染后导致的现象。
由于皇坟的文化、历史价值不容忽视,1984年彭山县政府公布皇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级为眉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支锅、倒斗分别是哪里盗墓者的黑话?不知道你就不是正宗鬼吹灯迷
盗墓黑话大起底(一)本文作者倪方六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盗墓圈中,由于盗墓贼的成分复杂、分布广泛,所说黑话也不尽一样。因此,作案时所使用的黑话,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行帮杂合。近几年,笔者走访了一些民国盗墓贼的后人及现代已收手的盗墓贼,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盗墓圈的黑话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2:040003老人捡到金色石头 全村出动最后白忙一场(黄金石头)
老人捡到的黄金石头只是一种硫化铁。老人在河里捡起一块石头,洗掉一层层的沙子后,变成了暴露在金光下的东西,只是觉得它看起来很奇怪,怎么会有那种金灿灿的,虽然这个人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凭直觉知道那一定是一件珍贵的宝藏。看到周围没有别人,于是偷偷地把财宝放进了袋子里。接下来的几天,他每晚都睡不着觉。金子石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7:570000宝藏和主墓室分开,传世国宝因此幸免于难,出土神兽身份却成谜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这些历史留下的最好的财富,就是众多文物古迹,今天笔者就将要继续带领大家,走进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新现场,见证中国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中国古人为何推崇厚葬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08:3700001400年前的月饼长啥样:表面花纹清晰(原料是小麦粉)
吃月饼和赏月是中秋节必有的两种习俗,关于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问题,之前小编已经跟大家讲过了。那么1400年前的月饼长什么样子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1400年前的月饼长啥样9月20日,媒体向大家展示了1400年前的月饼的样貌。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现存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36:500000传统书院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利用——以湖北新洲问津书院为例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一般认为书院之名出于唐中期。湖北书院历史悠久,自孔子使子路问津并在湖北新洲开坛讲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是湖北书院最为繁盛阶段,多达200多所,今存世尚有近100所。书院最初的功能主要是以修书、藏书为核心,后来演变衍生出图书征集、档案收藏编纂与出版、学术研究、宗庙祭祀、传承儒学、培养人才等功能。湖北新洲问津书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01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16:4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