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日课||NO.10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
论语(钱穆新解)
为政篇第二
(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大夫,三家之一,氏仲孙,名何忌。懿,其谥。其父僖子遗命何忌学礼于孔子,乃孔子早年期学生。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家之都,何忌首抗命。故后人不列何忌为孔门之弟子。
无违:僖子贤而好礼,懿子殆不能谨守其父之教。孔子教以无违,盖欲其善体父命卒成父志。
樊迟御:樊迟名须,亦孔子弟子。为孔子御车,孔子以语懿子者告之。无违父命为孝,此特为懿子言之。父不皆贤,则从父未必即是孝。孔子之告樊迟,殆欲樊迟有所问,可以申其未尽之意。
何谓也:樊迟果不达而问。孔子乃言无违者,无违于礼,能以礼事亲,斯为孝。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必自以合礼者事父母,斯对父母为至敬,此即是孝。若顺亲非礼,是谓其亲不足与为善,又自陷非礼,此乃违逆其亲之甚。故无违为孝,乃为懿子一人言之。不违礼为孝,乃为天下万世一切人言之。其父果贤,子不违,仍是不违礼。孔子两次所言,义本相通。或说,时三家僭礼,故孔子以无违于礼警懿子,欲樊迟之转达。但孔子何不直告,而必待樊迟之再问而转达,似成曲解。若懿子能无违其父使之学礼之命,则其儆三家之僭者亦寓乎其中,可不烦樊迟之再达。
白话试译
孟懿子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懿子之子,名彘。武,其谥。
唯其疾之忧:此句有三解。一,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因此常忧其子之或病。子女能体此心,于日常生活加意谨慎,是即孝。或说,子女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他无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无。第三说,子女诚心孝其父母,或用心过甚,转使父母不安,故为子女者,唯当以父母之疾病为忧,其他不宜过分操心。孟子言父子之间不责善,亦此义。三说皆合理,第一说似对《论语》原文多一纡回,且于唯字语气不贴切。第三说当作唯父母疾之忧始合。今从第二说。
白话试译
孟武伯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
(七)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言偃字子游,孔子晚年弟子。
是谓能养:孔子谓世俗皆以能养为孝。
犬马皆能有养:此句有两解:犬守御,马代劳,亦能侍奉人,是犬马亦能养人。另一说,孟子曰:“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是犬马亦得人之养,可见徒养口体不足为孝。前解以养字兼指饮食服侍两义,已嫌曲解。且犬马由人役使,非自能服侍人。果谓犬马亦能养人,则径曰犬马皆能养可矣,何又添出一有字。皆能有养,正谓皆能得人养。或疑不当以亲与犬马相比,然此正深见其不得为孝。孟子固已明言豕畜兽畜矣,以孟子解《论语》,直捷可信。今从后解。
不敬何以别乎:若徒知养而不敬,则无以别于养犬马。何孝之可言?
白话试译
子游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呀!”
住宅工地上挖出古墓 墓主使用流沙依然被盗(流沙法)
墓葬主人使用了高等级防盗技术依然被盗。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北里王村房地产开发商的工地上,无意中挖出了一座汉代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施工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填土以后,专家发现这座古墓似乎有着非同一般的防盗措施,细沙布满了整个墓穴,也就是说,考古队此次遇上了传说中的积沙墓。流沙防盗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13:040004明朝古墓被盗九次 专家进去后却一脸狂喜(遗留宝贝)
朱元璋儿子的墓里两个青梅花瓶价值上亿。大家都知道是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藩王制度,他将自己的儿子分配到全国各地,光是湖北地区就曾经有过五位的藩王,藩王之一的朱栋就埋葬在了湖北。据说,这座墓的规模是很大,里面陪葬了许多奇珍异宝,因此这座墓成为了盗墓贼觊觎的对象。多次被盗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36:360000农民起早出村捡大粪,发现村头大坟边有新土,细看还有虚掩的盗洞
西晋盗墓的重要文化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有不少文化发现传奇故事,西晋农民不准盗墓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失传已久的珍贵史料填补了部分先秦历史空白,特别是魏国国史的空白。不准生活在西晋初年,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史书上记载他是“耕人”,即种地的农民。咸宁五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或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某一天的夜里,不准盗掘了魏王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0:030000秦始皇祖坟被盗 考古家看到20米盗洞大呼盗墓祖师爷干的
古代的陵墓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探究的重点,因为这些陵墓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物遗产。其中,秦景公的陵墓是一座规模非常宏伟的陵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这个陵墓早在古代就被盗墓贼入侵过,但是在考古学家的勘察下,仍然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有着历史的价值,还有着文化的、艺术的价值。秦景公的陵墓也成为了研究古代陵墓文化的重要案例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58:320001村民把一铜器当水舀子用,专家看后一惊竟是东汉文物,现藏博物馆
谈谈古代的熨斗文/吴甜甜、倪方六(龙柄青铜熨斗)名称:龙柄青铜熨斗年代:汉代出土地:西安收藏地:陕西西安博物院文物价值:汉代青铜熨斗熨斗,日常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的工具,现在,电熨斗已经进入了许多家庭,成为玲琅满目的家电市场上不起眼的一种电器,却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把皱了的衣服烫平,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2: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