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日课||No.5
论语(钱穆新解)
学而篇第一
(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
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见。惟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意,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
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亦不主张死后有灵魂之存在,然极重葬祭之礼,因此乃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之表现,即孔子所谓之仁心与仁道。孔门常以教孝导达人类之仁心。葬祭之礼,乃孝道之最后表现。对死者能尽我之真情,在死者似无实利可得,在生者亦无酬报可期,其事超于功利计较之外,乃更见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于死者尚所不忍,其于生人可知。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肯定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确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门重仁道之一端也。
白话试译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曰趋于笃厚。”
(一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陈亢字子禽,即原亢。
子贡:端木赐字子贡。二人皆孔子弟子。
闻其政:预闻其国之政事。
抑与之:抑,反语辞。与之,谓人君与之,”自愿求与为治也。
温、良、恭、俭、让:温,柔和义。良,易善义。恭,庄顺义。俭,节制义。让,谦逊义。五者就其表露在外之态度,可以想见其蕴蓄在心之德养。孔子因此德养,光辉接人,能不言而饮人以和,故所至获人敬信,乃自以其政就而问之。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语辞。诸,许多义,亦一切义。孔子闻政之所异于人者,不只一端,故连用其诸为问辞。孔子之所至而获闻其政,直是自然得之。因承子禽问,若谓即是孔子求之,亦异乎他人之求之。
子贡善言圣人,此章揭出温、良、恭、俭、让五字,而孔子之心气态度,活跃如见。学者细玩之,可不觉其暴戾骄慢之潜消。亦知人间自有不求自得之道。此与巧言令色之所为,相去远矣。然孔子亦固未尝真获时君之信用而大行其道于世,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亦己心自修当然,而非有愿于其外。
白话试译
子禽问子贡道:“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把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一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观其志:其,指子言。父在,子不主事,故惟当观其志。
观其行: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本章就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子孝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或说:古制,父死,子不遽亲政,授政于冢宰,三年不言政事,此所谓三年之丧。新君在丧礼中,悲戚方殷,无心问政,又因骤承大位,未有经验,故默尔不言,自不轻改父道。此亦一说。然本章通言父子,似不专指为君者言。《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如此章或谓乃专对当时贵族在位者言,非对一切人言。无改父道,乃指政治措施,不指日常行为。否则父在时,其子岂无日常行为,而仅云观其志?或通指父子,重此道字。谓若父行是道,子当终身守之。若非道,何待三年?或则从三年上寻求,谓三年不改,即是终身不改。疑辨纷纭。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如据三年之丧为说,是专务考古之失。
如云父行非道,何待三年,是专论大义之失。其实孔子此章,即求之今日之中国家庭,能遵此道者,尚固有之。既非不近人情,亦非有乖大义。孝子之心,自然有此。孔子即本人心以立教,好高鹜远以求之,乃转失其真义。学者其细阐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
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孙权奶奶怀孕时做了个怪梦,很害怕,邻居说未必不是好梦,啥梦?
孙坚墓:高陵——与曹操年同生陵同名本文作者倪方六孙权能当上皇帝则要感谢他的老子孙坚。孙坚是汉末枭雄之一,先后任过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职,官至破虏将军,故而又称“孙破虏”。孙坚的经历很不简单,在其在娘肚子里时,就有异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3:270000赵辉:当今考古学的陶器研究
一、为什么重视陶器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陶器,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陶器是数量最大、最为主要的考古资料门类从陶器产生以来,陶器大概是考古学遗存里数量最大的人工遗物类别,直到明清,也是这样,只不过陶器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已经进化为瓷器了。2、陶器形态复杂多变,是各种考古遗存中最为“敏感”的门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6:380000终于发现成周历史遗址!中国考古专家与周厉王谁更有科学精神?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是中国考古界为了破解中华民族文明起源而持续实施的两项国家级重大科技工程。探源工程考古专家组,为了早日实现把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打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核心,开启夏商周三代文明,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协作,系统开展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工作。2023年5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再获2022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殊荣。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24:110001山西考古:酒务头,探寻商代古“匿”族王室墓群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处,西距闻喜县城约18公里,东、南距中条山脉直线距离约3.5公里,北距涑水河支流沙渠河约4.5公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44: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