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冯素弗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14:431阅

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这里是冯氏陵园“长谷陵”所在地。1965年辽宁省博物馆发掘。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415)。该墓是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


两墓为同冢异穴。其妻属墓早年被盗。两墓都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枋,椁内绘壁画,有星象、人物、建筑等内容。冯素弗墓椁长4.25米,宽1.34~1.53米,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见有幼儿乳齿,推测系以小儿袝葬。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


两墓出土遗物有陶、铜、铁、玉、漆、玻璃等器500余件,包括工具、兵器、铠甲、马具、仪仗车器、文具、印章、服饰等。其中龟钮金质“范阳公章”与鎏金铜质“大司马章”,说明北燕的官制和印制皆用汉制。金冠饰的形制下为十字形的梁架,上为穿缀活动金叶的顶花,可能即鲜卑贵族习用的“步摇冠”。其冠前饰片有的锤鍱佛像,说明早期佛教的东传和在北燕的发展。两只马镫以桑木为心揉作圆三角形,上出长系,外包钉鎏金铜片,是早期马镫中有确切年代的一副,是研究马具的发展和断代的重要资料。玻璃器有淡绿与湖蓝色的碗、杯、鸭形水注等,是罕见的珍品。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帝陵
西汉和东汉的皇帝陵墓。分别分布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其年代约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1970年以后,曾对西汉帝陵的方位和陵园形制作过调查验证,还发掘过西汉帝陵附近的陪葬墓。汉代帝陵的形制为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0:090000对付点过名就溜“老油条”,古代一考勤办法很有效,迟到早退很难
古人上班与违纪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班,已成现代人日常工作状态。古代呢,一部分人也有班上。比如京官就要上班,称为“上朝”。如果不去,要提前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在“花名册”上注明不上班的原因,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适,便在自己的名字下注“病”字。相对京官来说,地方官员要自由得多,但同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也要点名或签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5:270000晁福林:文明起源研究三题
0000大型二齿兽类:肯氏兽 体长3米(酷似犀牛和鳄鱼)
肯氏兽是一种二齿兽类的远古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的中早期,体长2-4米,体重可达1吨左右,外形和原角龙非常相似,嘴巴是鸟喙状,鼻部非常的厚实,仅仅只有两颗大牙生长在上颌骨前端,但下颚肌肉发达,能够轻易的切断植物的根系。肯氏兽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28:500000秦始皇陵墓到底被盗墓贼挖过没有?传清朝时有土匪摸进地宫
秦陵真的保存完好没有被盗?本文作者倪方六对不少网友来说,中国古代第一帝陵——秦陵的最大悬疑,恐怕并不是藏有多少宝物,而是到底被盗墓贼挖了没有。秦陵是历代帝王陵中,使用反盗墓手段最多\最丰富的一座帝王陵,而且明确记载地宫有反盗墓机关。我在写作《中国人盗墓史》时,曾对秦陵的反盗墓手段做过详细的研究。秦陵最基本反盗手段一是“深挖”,再是“加固”。(秦陵陵山)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30:010000